耆那教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耆那教石窟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編號第30至34窟,建於9世紀至13世紀。耆那教石窟內多為裸體立像,兩腿兩臂纏阿着擎藤植物[1],長髮披肩,象徵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樸歸直之意。三種宗教在這裡異彩同放,埃恪拉石簡是香火不斷的聖地,儘管它的歷史沒有阿旃陀石窟那麼悠久,但其壁畫和雕刻同樣價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藝術的又一字庫,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規模不如其宏偉壯麗。第30窟稱秋達凱拉薩,是仿製第16窟凱拉薩神廟的作品,從天然岩石中鑿出佛像作品,但規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第32窟稱因陀羅瑟帕,建築雕刻[2]最為精美華麗,在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雕刻有一尊高達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創教始祖筏馱摩那大雄的石雕,坐於蓮花台,蓮花台下有金剛座,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濕塔米內的作品。另外兩位大教長——巴濕伐那陀和戈摩達希瓦爾的雕像是裸體像,腿臂上纏繞着藤蔓,長髮披肩,象徵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相關諮詢
壁畫
壁畫是牆壁上的藝術,即人們直接畫在牆面上的畫。作為建築物的附屬部分,壁畫的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它成為環境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壁畫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我國早在漢朝就有在牆壁上作畫的記載,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觀的牆壁。
壁畫指繪在壁上的畫。原始社會人類在洞壁上刻畫各種圖形,以記事表情,這是最早的壁畫。據歷史記載,漢武帝畫諸神像於甘泉宮,宣帝圖功臣像於麒麟閣,也都是壁畫。自魏晉到唐宋,佛道兩教盛行,寺院道觀多有壁畫。敦煌壁畫保存了當時大量傑出的藝術作品。明清捲軸盛行,壁畫漸衰。唐駱賓王《四月八日題七級》詩:「銘書非晉代,壁畫是梁年。」唐段成式、張希復《游長安諸寺聯句·諸畫聯句》:「惜哉壁畫世未殫,後人新畫何汗漫」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江瀆廟西廂有壁畫犢車。」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太微宮裡面有壁面,是名畫家吳道子的手筆。」
在建築物上的壁畫,大致可以分為粗地壁畫、刷地壁畫、繪製壁畫、浮雕壁畫、馬賽克鑲嵌壁畫以及其他工藝材料壁畫等等。傳統的刷地壁畫又分濕壁畫和干壁畫。中國古代壁畫一般以繪製場所的不同而區分,有店堂壁畫、寺觀壁畫、石窟壁畫、墓室壁畫、民居住宅壁畫等。現代壁畫主要目的是建築裝飾,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的協調、融合是最重要的,材料更加多樣化,具有耐久性。
參考文獻
- ↑ 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發條逸致生活,2019-07-30
- ↑ 雕刻時光:中國皮影雕刻的造型流派 ,搜狐,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