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麵館(趙明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麵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麵館》中國當代作家趙明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麵館

江面水鄉總是帶着「軟」的,吳儂軟調、青磚綠瓦、小橋人家,碧綠的水涓涓流淌,流進每一個江南人的心房。

李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陝西]]西安人,有着一手拿手的陝西硬菜——油潑麵。熱油澆在面上,香味被激發得瞬間猶如所向披靡的將軍勢不可擋地沖在軍隊的最前方,那一刻面是燙的,心也是燙的。

而這道陝北硬菜卻在八年前開到了「軟鄉」里。

李叔的兒子李想畢業後留在了南方發展,即使電話里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李叔也深知年輕人在異鄉生活不易。於是,在李想工作的第二年,李叔毅然決然地來到了兒子身邊,與他一起來的,還有李叔在陝北開了二十多年的「老麵館」。

東天邊還未亮,「老麵館」店門前的燈卻早已明亮起來了。店內七八張桌子坐滿了客人——都是早些年南下的打工人。李叔繫着圍裙,身影在後廚轉個不停。

店門再一次被推開,一聲雄厚的聲音闖進了每個吃麵人的耳朵里:「老李,老樣子,牛肉麵!」

李叔從後廚里遞出一張馬扎兒:「沒地了,先坐這個。」

又有人笑着從面碗裡抬頭:「老高,又吼秦腔呢。」

被叫老高的人搖搖頭:「今天不吼,今天沒勁。等吃完飯再蓄蓄勁。」

一位剛吃完面的中年男子側坐着身子,抽了張紙巾抹嘴:「大伙兒都覺得老李的油潑麵好喝,偏你愛喝牛肉麵。嘿!反調唱的怪起勁兒。」

老高端着個馬扎兒找了個空地兒坐:「我還奇怪嘞。我一個正宗的渭南人,偏就愛牛肉麵這個味兒!」

吃麵的人都笑:「那你就是不'正宗』了!」

後廚的帘子被撩起來,李叔端着牛肉麵過來:「快!」

老高從馬扎兒上竄起來:「來嘍!」

吃麵先喝湯。老高拿起筷子撥了撥面,沿着碗邊吸了一大口,又燙又鮮。

「好喝!」

這才挑起一筷子吃進嘴裡。

「哎,老李,」挑起面的筷子又抻了抻,「今天怎麼那麼高興?有啥好事了?」

李叔一直揚着的嘴角又揚的高了些:「這麼明顯嗎?」

「不明顯!眼邊的褶子都能夾蚊子啦。」

「嘿嘿!」李叔笑了兩聲,「也沒啥,兒子要回家了。」

「回家?李想不昨兒才來過嗎?就這麼想兒子。」

「傻!是李想要辭掉工作回來陪老李了!」

老高笑着說:「那不正好,我還能喝到小李的手藝。」

李叔的笑容突然顯的侷促起來,他雙手放在圍裙上搓了搓,又搓了搓,才對老高道:「我們……是回陝北……」

老高吃麵的手一頓。

老麵館所有人的動作都一頓。

半年前的一天,李想回到老麵館幫忙,在去儲貨間拿麵粉的時候又看到掛在牆上的掛曆。李叔每年都會掛,每次李想去儲物間也都能看到,但這一次「想翻一翻」的念頭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強烈。

掛曆很厚,從李想工作的那一年直到今天,總共八年。這厚厚的八年是李想在異鄉摸爬滾打的八年,也是李叔遠離陝北的八年。八年,與人的一生比起來並不是很長,但李想總覺得太遠了,遠到他已經忘掉了大唐不夜城的夜景,也忘記了陝北「老麵館」的味道。

最終,鳥兒決定歸家了。

那天老高的秦腔還是沒能吼起來,牛肉麵也沒能把他的勁兒蓄上。他一聲不吭的吃完面,又一聲不吭的走出了麵館。

又過幾天,老高在吃麵的時候碰到了李想。

「小李,咋想着要回陝北了?」

「也沒想啥,就是覺得心走的遠了些,也該回家了。」

老高愣愣的;「確實走的遠了些……」

回家的日子是個難得的晴天,李叔把所有的東西裝進箱子,最後又拆下了刻着「老麵館」的木匾牌,拿濕布擦了擦,「咱們今天回家。」

李想來催李叔上車,李叔站在店門口:「再等會,再等會。」

「高叔還沒來?」李想掏出手機,「要不我打個電話問問?」

李叔按住他拿手機的手:「不用,一會就來了。」

日頭一直升到了頭頂,卻仍不見老高的身影。

李叔跟在李想後頭,一步三回頭,坐進車裡。

跟吃麵那天一樣雄厚的聲音突然響起:

「別離了漢宮淚漣漣 ——怎忍朝漢室錦繡河山——無端歹賊弄朝權——漢劉王忒煞懦軟——」

那天沒唱的秦腔終是在今天吼起來了,一直伴着汽車駛離視野

耳邊秦腔的聲音漸小,李叔正欲傷感,微信提示來了視頻電話,李叔接通。

「哎呀,小李,你車開的太快了,我這也還沒吼完呢!老李?老李!聽我先吼完啊……」

「文官臣濟濟全無用——武將們森森也是枉然——卻要奴紅粉去和番——臣僚啊於心怎安——」

經過手機電流的秦腔依舊響亮,甚至因為在封閉的車廂里而震天響。

李叔把視頻靜了音,屏幕里動作誇張、寂靜無聲的老高顯得格外滑稽。

前面開車的李想憋着笑:「《昭君出塞》?高叔這是要將你這個'昭君』送走啊?」

李叔面無表情,一把將手機反扣在座椅上,聲音硬邦邦的。

「不是!」[1]

作者簡介

趙明瑤,女,國花學校高三求是部18班學生,喜歡閱讀、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