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友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友粉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本土美食,於2007年入選南寧公布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玉林的牛巴粉同為廣西「四大米粉」。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開胃,冬天吃着驅寒。老友粉是當地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廣西南寧的獨特風味草根小吃之一。[1]

起源

雖然老友粉大行其道,而其原版則是老友面。關於老友面的來歷有一個典故:上世紀三十年代,一位老翁每天都光顧周記茶館喝茶,有幾天因感冒沒有去,周記老闆十分掛念,便將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 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與這位老友吃。熱辣酸香的面頓時使老翁食慾大增,他發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事後老翁感激不盡,書贈「老友常臨」的牌匾送給周老闆,「老友面」由此得名並漸漸名揚八桂,後來發展成今的「老友粉」。

還有一種說法,南寧的「老友粉」、「老友面」是當年子賢公發明的,子賢公用「老友粉」、「老友面」和「挑痧」的本領解除了南明永曆君臣及眾多北方來的兵將水土不服的病痛。

老友粉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夏天吃着是開胃,冬天吃着能驅寒。據說老友粉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通常一碗下肚都會有撐的感覺,讓人飽得很結實。同時它也是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在南寧街頭的小吃店裡,不只聚攏了普通老百姓,你經常可以看到那些開着寶馬的老闆也在一旁排隊等着翻台,就是為能吃碗老友粉。

家庭版老友牛肉粉

食材:米粉,牛肉,酸筍,蒜米,豆豉,蔥花,番茄,姜

調料:生抽,蚝油,料酒,鹽,白糖,澱粉,油

做法

  1. 第一步:先把食材都準備好,牛肉切片後用澱粉,白糖,生抽,料酒,油,薑絲,醃製一會;酸筍清洗擰乾水分;大蒜剁碎;豆豉拍扁;番茄切小塊,蔥花切末。
  2. 第二步:把鍋清洗乾淨,無水無油,下酸筍,把酸筍的水分炒干。
  3. 第三步:酸筍水分炒干後,把酸筍撇過一旁,加入適量的油,再把蒜末和豆豉下鍋爆香。如果吃辣椒的,這時候可以放點辣椒醬一起炒,因為這次煮給老人和孩子吃,所以沒有放辣椒,也一樣很好吃哦!
  4. 第四步:再把牛肉放進去快速翻炒至變色,再加入少許料酒,適量的生抽,蚝油,鹽快速翻炒均勻。
  5. 第五步:加入熱開水或者是高湯,煮開,這時候可以試試湯夠不夠味,不夠味可以添加點鹽。
  6. 第六步:加入米粉,拌勻,加入蔥花拌勻,就可以出鍋了,這一步用時一分鐘不到,粉不要放進去煮太久,煮太久就容易爛,就不好吃了。[2]


裝入碗中,開吃啦!老少皆宜!老人和小孩都吃,所以煮的時候,米媽沒有放辣椒,如果喜歡吃辣的,一定要放辣椒醬一起炒哈!不要放小米椒之類的,辣椒醬炒出來又辣又香!想想都咽口水了!這美味,我家三天兩頭就要吃,吃一次饞一次,吃得連湯汁都不剩。

【小貼士】

酸筍夠酸了,所以不需要加入米醋了,如果是不夠酸,可以適量的加一些;喜歡吃辣的,可以在步驟三的時候,加上辣椒醬一起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