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翟俊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翟俊傑中共黨員。1941年9月出生於河南開封,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1967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歷任《解放軍報》文化處記者、編輯,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兼《八一電影》主編,一級導演。中國電影基金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全軍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

履歷及獲獎

1959年,17歲的翟俊傑從開封考入西藏十八軍文工團當演員,經歷了1959年西藏平叛中的找部隊、送傷員、押俘虜、掩埋戰友、開荒種地。

1963年,從西藏軍區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入《解放軍報社》當編輯。

1967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

1976年,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文學部編劇。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

1982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編導進修班學習,從此開始了電影藝術之路。

1986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戰爭片《血戰台兒莊》。

1988年,編導近代片《共和國不會忘記》

1991年,憑藉執導的戰爭片《大決戰2:淮海戰役》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拍攝劇情片《金沙水拍》

1997年,執導劇情片《挺立潮頭》

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03年,拍攝劇情片《驚濤駭浪》,該片獲得第23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2006年,執導戰爭片《我的長征》,該片獲得第26屆金雞獎評委會特別榮譽獎;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2010年,執導傳記劇《趙丹》

2014年,執導懸疑動作片《一號目標》,該片是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優秀新片展的開幕影片。

2015年12月16日,作為嘉賓出席了第3屆金丹若國際微電影節。

文學成就

著有文集《影壇風景線》、《心游萬仞》[2]

劇本《風雨人傑》、《台灣兒女》、《共和國不會忘記》(合作)、《長征》(合作)、《血刀》、《硬座·臥鋪·軟席》等。[3]

導演電影作品有《血戰台兒莊》、《大決戰》、《長征》、《驚濤駭浪》等。

多次獲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百花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解放軍文藝大獎,

劇本《台灣兒女》獲全軍文藝匯演優秀創作獎。 [4]

新聞鏈接

1.翟俊傑:一輩子能當兩輩子過 (採訪錄)

2.翟俊傑談抗日電影:不贊成把日本鬼子「八格牙路化」

3.翟俊傑談諜戰片:不能把中華民族抗爭史拍成娛樂史

4.全媒體時代的文藝傳播座談會在京舉行(人民網)

5.翟俊傑:為中國電影事業永葆銳氣(2018-12-20 )

6.導演翟俊傑:工作再忙也要陪母親過年 傳承孝道(2016年02月06日)

7.記者手記|翟俊傑:背負國讎家恨拍攝《血戰台兒莊》(2018年11月30日)

相關文章鏈接

1.翟俊傑:影視作品創作存在五類嚴重浮躁現象

2.翟俊傑:一輩子的「長征」(2016年11月10日)

3.中華孝道人物:翟俊傑:用長征精神講好中國故事

4.翟俊傑 用長征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帶着」母親去拍電影)

愛國之家

1941年,翟俊傑出生在河南開封一戶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祖父翟鳳鳴是一位心懷家國的傳統文人,他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取名振華、興華、保華,四個女兒取名淑華、愛華、喜華、育華,期冀每個孩子的誕生,都能為中華振興增添一份希望。排行老三的翟保華,字漢生,正是翟俊傑的父親。

身為開封女子師範學校普通國文教員的翟鳳鳴,家境雖不寬裕,卻珍存了不少書籍。翟俊傑幼時記憶最深的,就是祖父屋裡濃郁的書香味。

「四歲時,祖父就教我念古文詩詞。我人小,沒有桌子高,就跪凳子趴在桌上看書。『之乎者也』不太懂,就硬着頭皮背。我到現在依然清晰記得,祖父教我學《岳陽樓記》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後逐句講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古典詩文對翟俊傑的影響幾乎伴隨了其一生,尤其在從事電影工作後,他仍常常從古詩詞中尋覓鏡頭的靈感。譬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像是一個鏡頭融入另一個鏡頭的「疊化」;「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正是「升」的鏡頭運用嗎?而李白的《靜夜思》,宛若一部微電影的分鏡頭劇本,畫面、構圖、人物、情感、色調乃至若有似無的音樂,都包羅其中。

不僅如此,幼小的翟俊傑還從祖父、祖母的講述中,受到許多民間故事的薰陶,像楊家將一門忠烈,包龍圖為官清正;又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瓦崗寨的綠林好漢……中國人心中最樸實的忠奸之辨,愛恨是非,深深地在一個少年心中紮根。

1938年,父親翟保華參加了抗敵演劇十隊,與《白毛女》的作曲之一、音樂家馬可一起深入城鄉,宣傳抗戰思想。然而,就在翟俊傑出生之際,父親被日本憲兵抓進監獄,遭遇嚴刑拷打。

「我打小就痛恨侵略者,幾歲時就會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我們翟家這個大家庭也為報效國家竭盡了全力。」

的確,除父親外,翟俊傑的二姑也是抗日救亡演劇隊的成員,小姑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參加了革命工作,是河南人民廣播電台第一任播音員。三舅是老志願軍,四舅新中國成立前就參加了地下黨。

翟俊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二舅,這位素未謀面的親人在與日寇的鏖戰中犧牲,長眠於太行山上。數十年後,當他籌拍第一部導演作品《血戰台兒莊》時,腦海中仍迴蕩着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二舅文化程度不高,小學沒有念完。臨走時,他從灶里拿出一塊沒燒完的木炭,在門上寫下『爹,娘。下輩子見吧』,從此杳無音信。多少年後,才得知他參軍犧牲的消息。二舅死後,姥姥、姥爺勸二舅媽趁年輕帶上孩子改嫁。可是,她拒絕了,就這麼鬱鬱而終。」

從小發酵的家國大義與革命之火,讓翟俊傑充滿了軍人的血性。而傳統文化與淳樸民情的濡染,則為他日後毅然從軍,立志為革命書寫鋪就了道路。

相關視頻

1.翟俊傑-著名導演 丁堡文化傳媒

 

2.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翟俊傑 沙龍訪談

3.翟俊傑:戰火洗禮讓我更加懂得感恩和責任( 2016-06-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