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羚羊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羚羊鎖》又名《大同府》,古裝戲,該劇1981年由三門越劇團演出,葉麗雲、陳安華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羚羊鎖》李碧岩、沈祖安、胡慧汝、盧炳容編劇。寫北宋神宗熙寧年間至哲宗元袼年間,當時趙宋王朝逐漸衰微,國家版圖日益縮小,長城以外,大部分淪於北方部落之手,書生李炎,困居寧武縣城,以賣字畫為生。其同窗好友周魯在宣府、大同一帶任閉練使,書信約李炎前去輔助。李炎久居邊塞,對長城內外山川地形,十分熟悉,並制就邊關十三路要塞的地形岡,以為進身之階。不料金兵進犯,與妻子苗郁青逃難中途失散。李炎將羚羊鎖繫於剛彌月的李姣身上,望日後相認。不料又被金兵虜獲,李炎屈身投敵,並獻出山川地形圖效命金邦。十七年後,苗郁青賣唱來到大同府,被無賴糾纏,幸虧大同府守將季良佐解救。並將苗送到大同府節度使周魯府中。周得悉苗乃好友李炎之妻熱情收留,其時李炎已招贅為金邦駙馬,此番興兵來犯山西,不能攻克,乃喬裝來遊說周魯時發覺苗亦在,倉皇離去。苗郁青得知丈夫已投金邦,即冒險夜闖金宮,苦勸李炎反戈報國。李炎因貪戀眼前富貴,與苗翻臉成仇,並將她關在獄中,幸獄卒念及鄉誼,陪她逃往中原,不料中途又被周魯捉住。周魯接李炎密信,設宴誘殺季良佐,季已得訊,將計就計,於席前擒捉周魯,並救出苗郁青,苗受刑致傷,季將所佩羚羊鎖當換銀兩,為苗煎湯治傷。苗方知季即為十七年前丟失的孩兒李蛟。季良佐設伏誘敵,活捉金邦太子及李炎,解除重圍收復失地。李炎被押進轅門,苗郁青出堂痛責,李炎厚顏求饒:,季良佐知李炎即自生父,正為難處,苗郁青曉以大義並拒不與李炎相認。季良佐毅然將李炎斬首。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羚羊鎖 相關視頻

中國戲曲絕活展示
【紀錄片】中國戲曲瑰寶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