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姑山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姑山羊

美姑山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美姑山羊是20世紀90年代初,在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發現的一種高繁山羊類群。該品種是通過引進的兩種

山羊(一種稱為九爾子羊,另一種稱為馬羊)與本地山羊雜交,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群眾的自發選育

而逐漸形成的。該山羊類群耐粗飼,生產性能明顯高於本地山羊,特別是繁殖率高,在中國山羊品種

中尚屬罕見。美姑山羊肉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此外富含17種氨基酸,氨基酸的總量高達22%。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美姑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中文名美姑山羊產地名稱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品質特點肌肉豐滿、顏色鮮艷、水嫩多汁地理

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364號批准時間2010年03月25日

外在特徵

美姑山羊被毛以黑色和黑白花色為主,約占70%左右,少數為麻色、白色和雜色。毛色澤光亮,

除胸腹部和腿部有少許長毛外,其餘均為短毛,極少數羊被毛內層着生少量的絨毛。公、母羊均有角,

角為偏角,向後方成外八字形,再向兩側扭轉。公、母羊均有毛髯,長短不一。少數羊頸下有肉髯。

頭部中等大,兩耳短側立,額較寬,鼻樑平直,上嘴唇比下嘴唇略長,唇薄。頸部長短適中,

頸肩結合良好,背腰平直,後腰略凹。尻部斜長,四肢粗壯,蹄質結實,蹄冠黑色。

公羊胸腹較平直,前胸欠發達。母羊面目清秀,乳房發育良好,後軀較發達。

土壤地貌

美姑縣位於涼山州東北部,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距州府西昌171千米。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橫

斷山脈與四川盆地西南邊緣交匯處,境內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均海拔2000米,

最高海拔在大風頂為4042米,最低處640米。地形以山地為主,丘陵和平壩只占總面積的8%。土壤有17個土類,

以黃棕壤、暗棕壤、紫色土、草甸土為主。全縣天然草地面積193.35萬畝。草地共有8類:亞高山草甸草地

面積44.53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23.03%;高寒灌叢草地面積10.79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5.58%;

高寒沼澤草地面積0.27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0.14%;山地疏林草地面積25.28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13.07%;

山地灌叢草地面積25.27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13.07%;山地草叢草地面積18.86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9.75%;

山地草甸草地面積25.89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13.34%;農隙地草地面積42.46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21.96%。

天然牧草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人工牧草主要種植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光葉紫花苕、紫花苜蓿、皇竹草等。

水文情況

美姑山羊產地區域河流為內陸河,全縣大小河流和溪溝159條,總長287千米。東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馬邊河,屬岷江水系,河流全

長45千米;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內幹流總長142.5千米。全縣河流年涇流量29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氣候條件

美姑縣境內山嶺連綿,異峰疊起,大部份為高山谷地,最高海拔的大風頂為4042米,最低海拔640米,海拔高差懸殊很大,

立體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1.4℃,日溫差較大。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時,雨量充沛,

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長達135天,年均霜期125天。優越的自然

環境孕育出了性情溫順、繁殖率高、屠宰率高、膽固醇含量低、肉質好的美姑山羊。

歷史淵源

美姑縣是直接從奴隸社會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彝族聚居縣,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山羊是彝族人民在婚喪嫁娶、

畢摩法事、過年過節、走親訪友、招待貴客時必需宰殺的牲畜,它的地位僅次於牛。由于山羊兼具了「偶蹄四肢」和皮

毛可利用、肉質細嫩鮮美等食用貴重動物的特徵,且其個體適中,價格較牛更容易讓廣大彝族人民能夠承受,

因此,使用範圍比牛廣,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彝族人民家家戶戶歷來都有飼養山羊的習慣。

20世紀90年代初,美姑縣畜牧工作者在以縣境內巴普鎮俄普村為中心區域一帶的地域範圍內發現了一種高繁山羊類群,

暫定名為美姑山羊,其形成歷史近30餘年。據調查,美姑山羊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美姑縣巴普鎮俄普村一

帶駐地彝民族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下和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下飼養的山羊逐步培育形成的。由於當地交通不便、

地域封閉、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人丁興旺、人多地少,除耕地外基本上沒有什麼牲畜放牧用地,因此,

該村除極少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戶能飼養1-2隻山羊外幾乎沒有飼養其它草食畜。在山羊的飼養管理過程中,

農戶只能將山羊關在圈裡同豬一起餵養或將山羊用繩索套牢牽至耕地附近進行拴牧和牽牧,由此逐漸形成了以圈

養為主的山羊生產模式。由於放牧場地有限,每家每戶飼養的山羊數量也有限,少量的飼養使農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使當地的山羊得到了精心的飼養,生產性能不斷得到提高。在生產過程中偶爾出現的一些一胎兩羔,甚至多羔的

山羊母體和後代羊不斷被農戶長期留養,如此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群眾自發選育,農戶自發將產雙羔以上的公、

母羊作為種羊再進行選育、培育,逐漸形成了具有繁殖率高、前期生長發育速度快、適應範圍廣、性情溫順宜圈養

飼養效益高等特色,並深受當地養殖農戶喜愛,生產性能穩定的地方優良山羊類群—美姑山羊。由於美

姑山羊的飼養較為簡便,沒有什麼特殊的條件限制,特別是美姑山羊黑色、光亮的被毛特徵迅速受到了廣大

彝族人民的歡迎。美姑山羊很快成為當地彝族在傳統的過年過節、迎親嫁娶等喜慶的日子裡贈送親友的珍貴畜種,

收到美姑山羊這一貴重禮物的親友也倍加珍惜和愛護這一畜種而予以精心餵養,使得美姑山羊的飼養範圍越來越廣,

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在美姑範圍內形成了特有的地方山羊類群。

經過畜牧部門十多年有計劃的選育和推廣,美姑山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到2800米之間的

巴普鎮、農作鄉、巴古鄉、佐戈依達鄉、依洛拉達鄉、牛牛壩鄉、九口鄉、洛俄依甘鄉、井葉特西鄉等全縣36個

鄉(鎮)136個村。在美姑境內海拔700米到2800米之間的不同地方飼養都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和高繁性能的

遺傳穩定性。同時美姑山羊的飼養方式既可舍飼也可放牧,不但適合於半農半牧區發展,也適合於農區和牧區發展。

生產情況

1997年,美姑縣僅有3個鄉3個村中不到100戶農戶飼養美姑山羊,存欄量不到400隻。

2008年,美姑縣有36個鄉(鎮)136個村的8000多農戶飼養美姑山羊,存欄量發展到59150隻,核心群達9640隻,選育群達12200隻。

2009年,美姑山羊的存欄量已經是原來的100多倍,養殖的總數量有5.9萬多隻,年出欄量有1萬隻,給養殖戶帶來的收益超過500萬元。

產品榮譽

2009年,美姑山羊被審定為國家級的畜禽遺傳資源。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美姑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域保護範圍

美姑山羊地理標誌畜產品產地範圍為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所轄的36個鄉鎮291個村。

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3′—103°29′,北緯28°02′—28°53′。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美姑山羊是在美姑縣境內的原生態環境條件下生長的,生長環境具有獨特的高原氣候、純天然、無污染

的優良天然草質。由於美姑縣基本沒有工業污染,土壤、空氣狀況良好,飲用水水質良好,所以在制

定《美姑縣無公害肉羊飲用水技術要求》時規定了「飲用水應來源於清潔的山泉水,清澈、透明、無雜質、

無異味」,標準內容更符合當地實際,操作性強。縣內36個鄉(鎮)291個村均具有無工業污染,土壤、空氣、

水質良好等原生態環境條件,境內山地灌木叢林多,水草豐茂,保持了較完整的原始生態,植被多樣性豐富,

有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等眾多天然牧草品種,種植有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光葉紫花

苕、紫花苜蓿、皇竹草等人工優質牧草,提供了豐富的飼草資源,是放養美姑山羊的好地方,農戶所用的補飼料

都是自家生產的玉米、蕎麥和豆類籽實或粉碎料以及農副秸杆等。全縣境內無工礦企業,環境無污染,境內環境、

飲用水、大氣土壤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1)、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T/T391—2000)的要求。非常適合無公害美姑山羊生產。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美姑山羊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為選育而成的,生產中選擇的羊符合以下特徵和要求:其被毛黑色、光亮,

允許胸腹部和腿部有少許長毛外,其餘均為短毛,極少數羊被毛內層着生少量的絨毛,公母羊均有角,

向後方成外八字形,再向兩側扭轉,公、母羊均有毛髯,長短不一,少數羊頸下有肉髯,頭部中等大,

兩耳短側立,額較寬,鼻樑平直,上嘴唇比下嘴唇略長,唇薄,頸部長短適中,頸肩結合良好,背腰平直,

後腰略凹,尻部斜長,四肢粗壯,蹄質結實,蹄冠黑色,公羊胸腹較平直,前胸欠發達,母羊面目清秀,

乳房發育良好,後軀較發達。六月齡母羊能達到體高53.71厘米、體長55.74厘米、胸圍64.04厘米、

管圍7.11厘米、體重21.29千克。12月齡母羊能達到體高57.21厘米、體長59.74厘米、胸圍69.16厘米、

管圍7.46厘米、體重27.91千克;成年母羊能達到體高64.04厘米、體長66.74厘米、胸圍74.166厘米、管圍7.58厘米、

體重41.21千克。美姑山羊性成熟較早,公、母羊在3—4月齡就可發情配種,初配年齡在6—7月齡,發情周期20天,

妊娠期147—151天,大多數母羊年產2胎,初產母羊和經產母羊平均產羔率達140.06%和215.66%,核心群

達164.20%和232.14%,斷奶羔成活率達90%以上。六月齡羯羊屠宰率:51.33±2.06%,淨肉率:39.83±1.36%,肉骨比:3.39—4.27。

(3)生產過程管理 飼養方式:飼養方式採用放牧和半舍飼半放牧飼養,低山河谷飼養1—2隻母羊的農戶採用拴放或牽牧,飼養3隻以上母羊的採用

半放牧半舍飼,二半山區及高山區全放牧,歸牧後將弱羊、母羊單獨補充精料。放牧地選擇在地勢較平坦的地方,不宜在陡坡上放牧或遠牧。

飼料選擇:飼養戶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植0.25—5畝不等的多年生優質牧草和糧草輪作光葉紫花苕2畝以上。

飼料搭配按照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為輔的原則進行。飼料清潔衛生,無毒無害。精料根據各鄉村

生產的糧食種類情況而定,主要用玉米、蕎麥、黃豆等經粉碎後做為精料或直接用玉米、蕎麥籽實餵養。

豆科牧草在始花期到盛花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到花開期收割,飼料玉米與大豆在籽實接近飽滿時收割。

乾草的曬制方法採用田間自然曬乾法或放於木製架上曬乾法。為提高青乾草的利用率,在飼餵前將草切成3厘米左右或打成草粉飼餵。

管理方式:種公羊全年保證供給較高的營養物質,並給予適當的運動,在配種集中的季節,每天每隻羊餵青干

草1—2千克外,要增加補餵精料1千克左右。後備種公羊與母羊分開飼養,便於補飼及管理。羔羊出生後,

要在12小時之內吃上初乳,出生三周後隨其母羊放牧,有條件的農戶可將玉米、黃豆等經粉碎後作羔羊誘食料,

羔羊三、四月齡時自然斷奶。母羊因長期處於妊娠或哺乳狀態,除放牧飼養外,要長期補餵農戶自產精料,平均每

天每隻母羊補精料0.3—0.5千克,舍飼飼養的按羊只體重大小,調整粗飼料和精飼料的飼餵量。

圈舍模式:飼養戶視羊只多少利用自家院落的圍牆搭建5—20㎡不等的上下兩層漏縫式樓圈,冬春季節,羊只在下層(地面層)關

養休息,上層用於乾草儲存,利於羊只的保暖和飼料的儲備;夏秋季節,羊只在上層關養休息,便於羊只的通風涼快和糞便的收集利用。

疫病防治: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羊只口蹄疫的防疫注射,根據地方疫病發生情況進行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

所用疫苗全部來自上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嚴格按照《獸醫管理條例》和《無公害食品肉羊獸醫防疫準則》

(NY5149—2002)的標準使用獸藥和疫苗。在縣動物防疫監督站的指導和監督下,

由各鄉鎮畜牧獸醫員負責疫病防治各項具體工作。[1]

參考資料

  1. 美姑山羊,搜狗,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