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浮恆望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羅浮恆望天主教堂位於東興市東興鎮楠木山村恆樂屯西面,這是一座低調且鮮為人知的教堂,其建築為典型的歐洲教堂式建築,由法國傳教士始建於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

羅浮恆望天主教堂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聖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如今的羅浮恆望天主教堂只剩下教堂,鐘樓和仁愛堂,相隔幾十米,總占地大概800多平方米。

羅浮恆望天主教堂鐘樓長約5米,寬4米,高12米,呈五層結構,內外飾有彩色圖案,頂端懸着一口大銅鐘,為平時做聖事敲鐘所用。

修女樓原名仁愛堂,兩層樓房,呈「T」形走向,青磚瓦面。原為修女居住和做功課之用,故房間和殿堂相連,結構布置合理緊湊,整個建築呈現典雅莊重之風格,如今已淪為危房。

傳教士

傳教士亦作宣教師或宣教士(英語:Missionary),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會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着絲綢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講道的傳道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