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武莊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武莊鄉隸屬於南華縣,地處南華縣西邊,距離南華縣108公里,到南華縣道路為土路及柏油路,交通不方便。東鄰一街,南鄰紅土坡,西鄰彌渡,北鄰一街、祥雲。轄羊歇地、阿腦、羊成莊、樹密鮓、三家、臧當、祭龍山七個村委會,八十九個村民小組,七十二個自然村。現有農戶3250戶,常住人口12099人(2017年)。[1]

中文名稱: 羅武莊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雲南省南華縣

面 積: 123.4平方千米

人 口: 12099人(2017年)

自然資源

全鄉國土面積123.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600毫米,適合種植烤煙、水稻、玉米、小麥、紅花等農作物。全鄉耕地面積12214畝,(其中:田1684畝,地10530畝),人均耕地0.98畝,擁有林地1103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07.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水面面積351畝,其中養殖面積3畝;草地5579畝;荒山荒地17258畝,其他面積14368畝。2006年全鄉經濟總收入3941.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8元。該鄉屬於貧困鄉,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烤煙、水稻、玉米、小麥、紅花等作物;主要種植核桃、柑桔、板栗經濟林果。有磺礦、煤資源。

教育狀況

羅武莊鄉建有小學26所,校舍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擁有教師76人,在校學生965人。建有中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408平方米,擁有教師22人,在校學生363人。現在整個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28人,其中小學生965人,中學生363人。

經濟概貌

2008年,羅武莊鄉農村經濟總收入63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85萬元,占總收入的52%;畜牧業收入1903萬元,占總收入的3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366頭,肉牛908頭,肉羊75頭);林業收入460萬元,占總收入的7%;第二、三產業收入630萬元,占總收入的5%;工資性收入304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286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26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6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258人,到省外務工160人。

特色產業

羅武莊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種植業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968.5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另外,羅武莊鄉現在正在發展核桃、烤煙、柑桔、松茸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烤煙、柑桔、松茸等產業。

基礎建設

羅武莊鄉到縣城道路為通路;進鄉道路為土路路面;鄉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全鄉共擁有汽車14輛,拖拉機44輛,摩托車760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826畝,有效灌溉率為3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82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5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90戶;建有小水窖4256口;無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鄉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0自然村已通路;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截止2006年底,羅武莊鄉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鄉有218戶通自來水,無農戶飲用井水,有303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3%)。有3250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432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078戶(分別占總數的44%和33%)。

資源介紹

羅武莊鄉有耕地總面積12214畝(其中:田1684畝,地10530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烤煙、小麥、玉米、水稻、紅花等作物;擁有林地1103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07.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核桃、柑桔等經濟林果。鄉內擁有水庫2座;常年畜水66萬立方,小壩塘37個。河流2條,可灌溉農田1600畝。

民族人口

羅武莊鄉現有農戶3250戶,常住人口12099人(2017年)。該鄉以漢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為主。

人文地理

新中國成立後,羅武莊鄉鄉貌煥然一新,人們樹立了新思想,新觀念,新意識,靠勤勞致富,創造了新生活。同時,教育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振興彝州,教育先行」取得了明顯成效,群眾文化活動日愈豐富,如每年全鄉都舉行「火把節」等各種節日盛會,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歡慶喜日,鄉民們端起酒杯,唱着酒歌,而後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彈起弦子,跳着彝族的「左腳舞」,盡情歡樂。羅武莊鄉屬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是彝、漢、白、哈尼族混居地。由於與外界相對隔絕,羅武莊鄉仍保留着以彝族為主的傳統文化,彝、漢、兩族人民通過長期交往,相處甚為融洽,其風俗習慣也大致相同,形成了二元一體的地方民族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