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華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華縣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二十二年(1285年)南州由欠舍千戶所改為鎮,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鎮南縣,1954年10月鎮南縣改稱南華縣,意為「祖國西南美麗的地方」。

南華縣地處滇中高原、川、滇交通要道,素有「九府通衢」的美譽,是茶馬古道上的商貿重鎮,歷來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國土面積2343平方公里。南華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氣候以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兼有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特點,立體氣候十分明顯。正常年景平均氣溫14.8℃,年均降雨量843.2毫米。[1]

區域經濟

綜述概述

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38606萬元(現價,計算速度用可比價,下同),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711萬元,同比增長5.8%,拉動經濟增長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2900萬元,同比增長18.5%,拉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25995萬元,同比增長10.0%,拉動經濟增長4.1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6%、50.2%和36.1%。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9:32.1:42.0。

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即按全社會從業人員計算的人均GDP)37455元/人,比上年增長9.4%。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2303元,比上年增長11.2%。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2310元(按年末人民幣匯率折算折合3213美元),比上年增長11.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28418萬元,比上年增長13.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4%,比上年上升0.3百分點。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4%。在八大類居民消費品價格變化中,食品煙酒上漲2.4%(糧食價格上漲3.3%);衣着上漲4.2%;居住上漲0.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訊下降0.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0%;醫療保健上漲1.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

年末全縣全社會從業人員143799人,比上年增長2.1%,其中:單位從業人員10868人;城鎮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20747人;農村從業人員112184人。農村從業人員中,從事非農產業的22655人,占農村從業人員的20.2%,比上年增長0.8個百分點。

全年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629641萬元,比上年增長6.2%;實交各種稅金5303萬元,比上年減少29.2%。

年末有個體工商戶8470戶,比上年增加591戶,從業人員8936人,比上年增長7.7%,註冊資金33501.25萬元,比上年增長7.5%;私營企業1564戶,比上年增加340戶,從業人員26266人,比上年增長14.0%,註冊資金266347.36萬元,比上年增長29.3%。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57625萬元,比上年增收5705萬元,增長11.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331萬元,比上年增收3370萬元,增長8.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7887萬元,比上年增支6648萬元,增長4.0%。

第一產業

201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1547萬元(現價,計算速度用可比價,下同),比上年增加16704萬元,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126778萬元,同比增長3.0%;林業產值30329萬元,同比增長10.7%;牧業產值111882萬元,同比增長8.3%;漁業產值2558萬元,同比增長6.5%。

全縣糧食種植面積379956畝,比上年增加2285畝,增長0.6%。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04844畝,比上年增加5866畝,增長2.9%,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8230畝,比上年增加4430畝,增長6.0%;油料種植面積35304畝,比上年減少300畝,減0.8%。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比為65∶35,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比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

全年糧食總產量123978噸,比上年增加1969噸,增長1.6%,其中:夏糧34272噸,增長2.6%。

全年共採集各種野生食用菌3898噸,比上年增加463噸,增長13.5%,其中:松茸123噸,增長9.8%;牛肝菌1266噸,增長9.0%;其他野生菌2509噸,增長16.0%。

年內豬出欄數289918頭,比上年減少1.1%;牛出欄數37289頭,比上年減少0.3%;羊出欄數70690隻,比上年減少0.4%;家禽出欄2585295隻,比上年減少2.5%。全年肉類總產量36008噸,比上年減少391噸,減少1.1%,其中:豬牛羊肉31459噸,減少0.9%。水產品產量1700噸,增長5.9%。

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9.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2%。年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27千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9.13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8.22千公頃,水利化程度達63.9%。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8758噸,增長1.1%;農藥施用量314噸,增長5.7%。

第二產業

2016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3893.3萬元,比上年增加76743.6萬元,增長17.6%(現價計算),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2742萬元,比上年增長20.2%(可比價計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4580.7萬元,比上年減少36.6%;實現利潤16322.5萬元,比上年減少42.8%;應繳增值稅5499.8萬元,比上年減少24.3%。

全縣6家資質建築企業共完成總產值183196萬元,比上年增長33.9%,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3201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實現工程結算主營業務收入106864萬元,比上年增長24.9%;實現利潤總額8077萬元,比上年減少22.3%;上交稅金及附加5964萬元,比上年增長54.6%。

第三產業

2016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640.7萬元,比上年增長13.3%。批發業銷售額41878萬元,增長16.4%;零售業銷售額325300萬元,增長17.2%;住宿業營業額10906萬元,增長20.0%;餐飲業營業額58228萬元,增長18.5%。

全年郵政營業總收入完成569萬元,比上年增長0.5%。電信業務營業總收入完成20379萬元,比上年增長39.8%。

全縣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168.87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35580.94萬元。「咪依嚕風情谷」接待旅遊者67.59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收入3379.35萬元。[2]

社會事業

教育

2019年,年末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4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88所(含教學點),幼兒園92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有教職工2427人,其中:專任教師2077人。在校學生(不含幼兒園,下同)25502人,當年招生6078人,當年畢業生6680人。全縣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園率達78.59%,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階段入學率達99.9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2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02%。

科技

2019年,全年組織申報省、州科技計劃項目4項,獲得扶持資金211.71萬元。

文化

2019年,年末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年末藏書6.71萬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個,城鄉文化站10個。

衛生

2019年,年末全縣設縣級醫療衛生單位5家,鄉鎮衛生院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村(社區)衛生室128家,民營醫院3家,個體診所13家。衛生機構床位1199張,其中:醫院床位923張,衛生院床位276張。全縣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21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337人。傳染病發病率128.94/10萬人,比上年下降11.69個百分點。

體育

2019年,全年共組織群眾體育運動68場次。組織參加楚雄州青少年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州級決賽、2019年楚雄州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菁英杯」足球賽等州級各種賽事活動10次,取得金牌5枚,銀牌8枚,銅牌12枚。

人民生活

2019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5元,比上年增加1011元,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005元,比上年增加277.5元,增長3.2%。

2019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0元,比上年增加2874元,增長8.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780元,比上年減少8950.9元,減36.2%。

2019年,年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居住面積79.6平方米,比上年減少6.6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3.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平方米。[3]

社會保障

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和再就業人數3061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18人;特殊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86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73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3%。

2019年,全年共組織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2325人,全年共實現勞務收入總額33487.5萬元。

2019年,年末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0823人,全年收繳企業養老保險金總額7883.23萬元。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7200人,全年共發放失業保險金151.01萬元。

2019年,全縣共有142725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年征繳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1337.65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6.5%。

2019年,全縣共230302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其中:城鎮職工參保12439人,全年支付基本醫療保險金總額2551萬元;城鄉居民參保217863人,全年支付基本醫療保險金總額13858萬元。

2019年,年末共有城鄉敬老院10所,床位253張,在院收養老人 99人。全年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19.24萬元,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404.3萬元。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446.52萬元。

資源環境

2019年,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1.44萬畝,與上年持平;全縣有中小型水庫80座,總庫容7482.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9%,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6568萬立方米,比上年減少19.4%。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71%,比上年提高1.71個百分點。全年全縣降雨量734.6毫米,比上年偏少76.5毫米,年平均氣溫15.60C,比上年偏高0.9℃,年日照2464.5小時,比上年偏多178.7小時。

2019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8.2平方公里,縣城綠化面積258.9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8.5%。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為39.0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為20.12%,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安全生產

2019年,全年納入統計範圍內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發生3起,死亡3人,受傷1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1.61萬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40.61萬元;水利建設項目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81萬元。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35人,比上年增加0.025人。[4]

交通概況

綜述

2019年,年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2790.856公里。年末全縣貨運車輛2787輛(個體車輛2201輛,企業車輛586輛),其中:危化品運輸車輛314輛,普通貨物運輸車輛2473輛。年末各種載客車輛218輛,其中:班線客車56輛、出租車115輛、公共交通車47輛。全縣共有駕校4戶,教練車114輛,教練員110名。全年完成客運周轉量6538.9萬人公里,比上年減少9.37%;完成貨運周轉量114047.0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5.65%。

公路

截至2012年,南華縣公路通車裡程2703.95公里。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鄉(村)公路通車裡程分別達45.1公里、21公里、61公里、862.61公里、約1005公里。經過境內的主要公路有: 杭瑞高速公路、320國道、省道217線(南永二級公路)等。其中杭瑞公路及320國道連接緬旬,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通道;南永二級公路是雲南省北上入川的通道。

鐵路

截至2012年,經過南華縣境內的鐵路為 廣大鐵路,在境內設有南華站。[5]

民俗風情

彝族服飾

彝族服飾,彝族崇尚黑色和藍色,衣着以黑色和藍色為基調色。領口、袖口等處繡着紅白相間的彩色圖案,多以花瓣為主。穿繡花鞋。

白族服飾

白族服飾,男子成人一般頭上包着大白繞巾,穿白衣,套上一件領褂。姑娘多將頭分成三至四股,編成一條大辮,婚後又將頭髮綰結起來懸在腦後,套上用毛線紮成的圓形花圈和網兜,然後用紗帕或黑布疊成約一寸寬的「紗帕箍」戴在頭上。

彝族訂婚儀式

彝族青年經戀愛確立關係後,在正式結婚前,要舉行一個「訂婚」儀式,告知親朋好友及鄰里鄉親。在儀式上,男方要給女方的「內親」一人買一套衣服,拿上一個豬腿子,拿上20公斤白酒和一些瓜子、糖果、煙茶等放在家堂上。在家裡準備「訂婚」宴席。[6]

景區景點

毛板橋風景區

毛板橋風景區位於南華縣西部,在 毛板橋水庫庫區,集湖光、山色、古寺、食宿於一體。

咪依嚕風情谷

咪依嚕風情谷位於南華縣龍川鎮岔河村,長6.5公里,在南(華)永(仁)二級公路兩側,是一個彝族文化底蘊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大中山自然保護區

大中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南華縣城西,是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份,面積25237公頃,其中核心區11223公頃。主要景點有觀音洞、法空大洞、大澗洞、仙人洞等;[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