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賓遜(1919~83),外文名:Robinson, John Arthur Thomas ,聖公會主教及神學家,作品眾多,內容常引起爭論。
主教是天主教會和東正教[1]的高級神職人員。主教(英文bishop)此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 由上往下」及「skopos 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來源於羅馬天主教。主教職位在神父之上,通常是一個地區教會[2]的首領。新教聖公會等宗派也沿用這個名稱。
簡介
羅賓遜最主要的貢獻是在新約研究、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1139,Systematic Theology)、護教學(Apologetics148,Apologetics)、基督教倫理學(Ethics420,Ethics)及禮儀學(參禮儀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728,Liturgical Theology)。開始的時候,他是劍橋克萊爾書院(Clare College)的院士及教務長(1951~\cs69)。他作薩瑟克(Southwark)副主教,及幫助武利赤(Woolwich)教區時,得了大名聲;後來成為劍橋三一學院的教務長(1969~83)。他寫了《對神誠實》(Honest to God, London, 1963)一書,銷售超過一百萬冊。此書原本想用現代人能明白的方法來解釋基督教信仰,卻掀起厲害的反對浪潮,大多數教會都不能接受它,結果羅賓遜成了英國最出名(也可能是最極端)的神學家。
他最重要的貢獻還是在新約研究;出乎意料之外,在此方面他許多思想都相當保守(以現代批判學的標準來說)。在一連串對約翰福音的研究〔他預備以班普頓講座(Bampton Lectures181,Bampton Lectures)來發表,卻在預備中去世;參The Priority of John, ed. J. A. Coakley, London, 1985〕,他指出此福音書的兩項必須條件︰它有歷史根據和很早成書。在《重訂新約成書日期》(Redating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1976),他說四卷福音書全是在耶路撒冷被毀前(主後70年)成書的;此外,他對其他問題亦表達了同樣保守的看法。
從另一角度而言,《耶穌與祂的來臨》(Jesus and His Coming, London, 1957)也是一本深具影響力的書。他在此書說,耶穌並沒有教導或盼望祂會再來(參末世論,Eschatology415,Eschatology);《末後,神》(In the End, God, London, 1950)提倡一種普救主義(Universalism1198,Universalism)。他的教會論屬於聖禮派(參 The Body: A Study in Pauline Theology, 1952);他的倫理學主張以愛反對律法;而他的基督論(Christology282,Christology)及基本神學則屬於現代派(參The Human Face of God, London, 1973)。
參考文獻
- ↑ 揭秘基督教分支: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千年恩怨,趣歷史,2018-11-23
- ↑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