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詹姆斯·席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特·詹姆斯·席勒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羅伯特·詹姆斯·席勒(Robert James Shiller,1946年3月26日-),出生於底特律,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美國經濟學家、學者、作家,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國際中心成員,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他擅長於行為金融學、財務經濟學的研究,曾獲得經濟學薩繆森獎、德意志銀行獎等榮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羅伯特·詹姆斯·席勒

外文名:RobertJamesShiller

別 名:鮑伯

國 籍:美國

出生日期:1946年3月29日

職 業:經濟學家,學者

主要成就:被提名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出生地:美國底特律

人物簡介

席勒教授於1967年獲得密歇根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80年起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年任美國經濟學會副主席。2006-2007年任東部經濟學會主席。他也是MacroMarkets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經濟學家。

現任美國耶魯大學Sterling講座教授(最高級別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計量經濟學會(Econometric Society)會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學術顧問, 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學術機構的客座教授,還擁有着企業主、泡沫預言家、專欄作者和暢銷書作家等多重頭銜。

主要貢獻

席勒教授在經濟學的研究工作遍及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以及市場公眾態度、意見與道德評判等領域。需要特別指出的,希勒教授是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有別於傳統金融學研究中「理性人」假設,行為金融學研究側重於從人們的心理、行為出發,來研究和解釋現實金融市場中的現象。行為金融學已經成為金融學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和部分結論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的認可。

個人榮譽

1996年經濟學薩繆森獎(Paul A. Samuelson Award),

2009年德意志銀行獎(Deutsche Bank Prize),

古根漢研究基金(Guggenheim fellowship),

2011年當選布隆伯格全球金融界50名最有影響力人士,

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個人著作

有諸多著作:《斯夸姆湖的報告:調整金融市場》,《動物精神:人類心理如何驅動經濟以及為什麼它對於全球資本主義的事項》,《次貸解決方案:如何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機發生,該怎麼辦》,《金融新秩序:21世紀中的風險》,《非理性繁榮》,《宏觀市場:建立風險管理機構協會最大的經濟》,《市場波動》,《誰是民鼎商店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