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善治之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善治之道》,夏楠 編,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截至2020年,中國金融出版社累計出版圖書[1]超過10000種,目前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已形成理論類、實務類、教材類、引進類等多種類別、特色鮮明的圖書體系[2]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7年度成都市委黨校重點學科研究項目的成果,以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手段,以善治理論為研究的理論基礎,從網絡輿情生態系統進行分析開始,觀察網絡輿情對社會變革的影響所在,構建網絡輿情綜合治理的框架,並運用善治理論作指導,重點關注了政府網絡輿情治理應遵行的原則,以理念創新、制度設計、機制建構為主要內容,從政府、網絡傳媒、網民三個層面提出我國網絡政治輿情治理的應對措施。全書不僅有豐富的理論作支撐,還列舉了翔實的案例進行補充說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目錄

第1章 緒論001

1.1 選題背景和價值001

1.1.1 選題背景001

1.1.2 選題價值005

1.2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研究現狀及趨勢009

1.2.1 網絡社會研究009

1.2.2 國內研究現狀012

1.2.3 國外研究現狀017

1.3 本書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019

1.3.1 本書的研究方法019

1.3.2 本書的基本框架020

第2章 網絡輿情基本理論研究023

2.1 社會衝突理論023

2.1.1 馬克思社會衝突理論的基本內涵023

2.1.2 馬克思社會衝突理論的作用025

2.2 生態學理論026

2.2.1 生態理論的內涵026

2.2.2 生態理論的發展方向027

2.2.3 生態理論的現實意義028

2.3 蝴蝶效應理論030

2.3.1 蝴蝶效應理論的內涵031

2.3.2 蝴蝶效應生成的原因033

2.4 生命周期理論035

2.5 沉默螺旋理論038

2.5.1 沉默螺旋理論的內涵038

2.5.2 沉默螺旋理論的演變039

2.6 公共危機管理理論044

2.6.1 危機定義044

2.6.2 危機管理的定義046

2.6.3 危機管理特徵048

2.6.4 危機治理理論050

2.6.5 網絡環境下的公共危機治理054

2.7 議程設置理論056

2.7.1 議程設置理論的內涵057

2.7.2 議程設置理論的特點058

2.7.3 議程設置理論的爭議059

2.7.4 議程設置理論的發展060

2.8 群體極化理論063

2.8.1 群體極化理論的內涵063

2.8.2 群體極化理論的特徵064

2.8.3 群體極化的演變065

2.8.4 群體極化的效應067

第3章 網絡輿情069

3.1 核心概念069

3.1.1 輿論與網絡輿論069

3.1.2 網絡輿論概念的定義070

3.1.3 輿情及相關概念072

3.1.4 網絡輿論的特徵075

3.1.5 網絡輿情的概念界定079

3.2 網絡輿情的要素特徵081

3.2.1 網絡輿情場域085

3.2.2 網絡輿情的要素特徵088

3.2.3 網絡輿情功能091

3.3 新媒體網絡輿情095

3.3.1 新媒體通信網絡096

3.3.2 新媒體互聯網應用097

3.3.3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的研究成果099

3.3.4 新媒體網絡輿情的要素特徵102

3.3.5 新媒體網絡輿情治理對大數據能力的現實需求104

3.3.6 新媒體網絡輿情治理大數據建設思路107

第4章 網絡輿情與社會風險111

4.1 網絡輿情的周期111

4.1.1 潛伏期111

4.1.2 醞釀期112

4.1.3 爆發期112

4.1.4 成熟期112

4.1.5 消退期112

4.2 網絡輿情對社會管理的影響113

4.2.1 網絡輿情增強了公眾話語權113

4.2.2 網絡輿情是公眾表達利益訴求的窗口114

4.2.3 網絡輿情促進公眾意識的變化114

4.3 網絡輿情對公共政策的影響機制115

4.3.1 發現政策問題115

4.3.2 促成政策方案形成116

4.3.3 影響政府決策偏好116

4.3.4 監督政府政策實施116

4.3.5 評估政府公共政策效果117

4.3.6 網絡輿情影響公共政策的機制117

4.4 網絡輿情是社會風險的重要變量118

4.4.1 網絡社會動員過程119

4.4.2 網絡輿情加劇社會風險的多向度觀察121

4.5 中國的網絡輿情和社會風險125

4.5.1 網絡輿情的中國式生態126

4.5.2 中國網絡輿情的現狀132

4.5.3 中國網絡輿情的現實背景132

4.5.4 中國網絡輿情的畸形繁榮135

4.6 中國對網絡輿情的管理138

4.7 中國社會風險性質143

4.7.1 網絡輿情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143

4.7.2 網絡輿情會推高中國社會風險144

第5章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147

5.1 信息生態環境與信息生態鏈147

5.1.1 信息生態環境的定義與構成147

5.1.2 信息生態鏈的構成與流動方向149

5.1.3 信息生態鏈的流動方向150

5.2 我國信息生態環境中的各要素151

5.2.1 我國的信息法律151

5.2.2 我國的信息受眾155

5.2.3 信息生態鏈總體趨勢156

5.2.4 我國信息生態環境整體分析158

5.3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基本理論159

5.3.1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內涵與類型160

5.3.2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162

5.3.3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徵164

5.3.4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構成166

5.4 我國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動態性特徵168

5.4.1 網絡輿情事件的迸發169

5.4.2 網絡輿情主體能力不斷提升170

5.4.3 網絡輿情環境的變化171

5.4.4 傳播動力推動網絡輿情的擴散升級171

5.4.5 消費動力拉動網絡輿情的集中爆發173

5.4.6 分解動力催動網絡輿情的消退轉化175

5.5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現狀176

5.5.1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失衡176

5.5.2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的失衡及成因分析177

5.5.3 Web2.0對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影響179

5.5.4 突發事件微信輿情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失衡183

5.6 網絡輿論生態系統的新常態186

第6章 案例分析191

6.1 發霉烏龍——溫江七中實驗學校食堂事件191

6.2 安全底線——江蘇響水爆炸事件215

6.3 信任危機——長生製藥假疫苗事件後,國產疫苗還能信嗎241

6.4 范冰冰「逃稅門」事件263

第7章 網絡輿情生態系統善治模式278

7.1 善治理論基礎278

7.2 加強頂層設計282

7.2.1 健全完善我國互聯網輿情管控法律體系282

7.2.2 政府治理能力提升285

7.2.3 加強網絡治理,由「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轉變286

7.2.4 規範網絡生態秩序,由「倒逼」向「自覺」轉變287

7.3 重視中間環節289

7.3.1 互聯網輿情引導策略290

7.3.2 媒體應加快結構化轉型,以增強公信力來提升影響力291

7.3.3 公眾須提升信息素養,以言論自律形成人人把關的和諧輿情生態293

7.3.4 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對網絡輿情的治理能力294

7.4 夯實末端治理296

後 記300

參考文獻

  1.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
  2. 中國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簡介,中國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