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綜合布線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綜合布線標準
圖片來自優酷

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

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交換設備與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相連接。它還包括建築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

綜合布線標準有哪些?

1、 綜合布線和傳統布線相比,具有兼容性、開放性、靈活性、可靠性、先進性、經濟性等優點。在進行布線施工工程要遵循布線測試、安裝、管理標準及防火、機房及防雷接地標準等相關標準。

2、 綜合布線工程系統設計規劃的相關要求,工程設計必須選用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品。在進行工程設計時,要根據項目的性質、功能、環境、用戶的要求進行綜合布線系統設施和管線設計。如果網絡使用尚未明確時,可根據情況選擇最低配置、基本配置、綜合配置

3、 比如說基本配置適用於中等配置標準的產品,可用銅芯對絞電纜組網。一般每個工作區安裝2個及以上的信息插座,每個信息插座使用1條對絞電纜為配線,進行幹線電纜配置時,對計算機網絡按照24個信息插座配置2對對絞線。電話的每個信息插座至少配備一對對絞線。

4、 大家在進行布線時,水平線纜管路可使用鋼管,主幹線纜在鋪貼時要採用橋架的方式。大家要做好鋼管和鋼管、鋼管和橋架、橋架和橋架之間的接地跨接。如果電纜到兩個終端有多餘,可按需要進行尖端,電纜的接頭處反纏繞開的線段距離不應超過2厘米。綜合系統接地要和設備間等放置接地系統一起考慮,通常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不大於 4Ω,綜合接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 1Ω。

一、綜合布線的要求有哪些

綜合布線的要求如下:

1、 布線要橫平豎直,儘量走地面。

2、 牆面信息點距地面高度為30cm。

3、 頂柱走線根據客戶需求來布置。

4、 每根pc20管子穿線4-5根,pc25管子穿線6-7根。

5、 信息點線留長度10-20cm,機房端從地面起預留2.5米。

6、 機櫃整線橫平豎直。

7、 信號點和配線架標號清洗準確。

二、綜合布線時需要注意什麼?

1、信息點數量

主臥室一般都有兩個主人,建議安裝兩個信息點,方便同時使用計算機。 其它 臥室和客廳安裝一個就可以,供孩子或者是臨時變更計算機使用地點時。特別是筆記本電腦,更需要考慮在每個臥室和廳內安裝一個信息點。

2、信息插座位置

選擇信息插座位置時,要特別注意,方便使用的同時,要考慮不被 家具 擋住,又要比較隱蔽。在臥室信息插座可以在床頭兩側,在客廳選擇 沙發 靠近窗口的一端,在書房要離寫字檯附近,信息插座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不能少於30cm。

3、遠離干擾源

雙絞線和計算機要遠離洗衣機電冰箱、 空調 、電風扇,避免這些電器對雙絞線中傳輸信號發生干擾。

4、電源分開

計算機、打印機集線設備電源線,要與日光燈、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風扇的電源線分開,確保計算機安全和穩定運行。

布線標準

目的

標準確定了一個可以支持多品種多廠家的商業建築的綜合布線系統,同時也提供了為商業服務的電信產品的設計方向。 即使對隨後安裝的電信產品不甚了解,標準可幫您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安裝。在建築建造和改造過程中進行布線系統的安裝比建築落成後實施要大大節省人力物力財力。 這個標準確定了各種各樣布線系統配置的相關元器件的性能和技術標準。為達到一個多功能的布線系統,已對大多數電信業務的性能要求進行了審核。業務的多樣化及新業務的不斷出現會對所需性能作某些限制。用戶為了了解這些限制應知道所需業務的標準。

標準分類

標準分為強制性和建議性兩種

所謂強制性是指要求是必須的,而建議性要求意味着也許可能或希望。(這兩種概念將在本文中交替出現)。 強制性標準通常適於保護、生產、管理,兼容:它強調了絕對的最小限度可接受的要求,建議性或希望性的標準通常針對最終產品。

在某種程度上在統計範圍內確保全部產品同使用的設施設備相適應體現了這些準則。另一方面,建議性準則是用來在產品的製造中提高生產率,無論是強制性的要求還是建議性的都是為同一標準的技術規範。建議性的標準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就是未來的設計要努力達到特殊的兼容性或實施的先進性。

設計及施工標準

通常來說,作為廠家更多地應遵循布線部件標準和設計標準,布線方案設計應遵循布線系統性能、系統設計標準,布線施工工程應遵循布線測試、安裝、管理標準防火、機房及防雷接地標準。

例如一個典型的辦公網絡的布線系統集成方案中採用標準如下:

GB 50311-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GB 50312-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

CECS 72:97《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及驗收規範

YD/T926.1-2009《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一部分總規範

YD/T926.2-2009《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二部分綜合布線用電纜光纜技術要求

YD/T926.3-2009《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三部分綜合布線用連接硬件技術要求》

ISO/IEC 11801《信息技術--用戶通用布線系統》(第二版)

TIA/ EIA-568A 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準(加拿大採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電信通道和空間的商業大樓標準(CSA T530)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布線標準CSA T525

TIA/ EIA-606 商業大樓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準(CSA T528)

TIA/ EIA-607 商業大樓接地/連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環網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範

IEEE802.3《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CSMA/CD接口方法

而當用戶進行招標就布線產品、部件進行選型時,需要提供產品的詳細技術參數時,就需要生產廠家直接或配合銷售商與集成商提供所遵循布線部件標準的名稱。

系統構成

工作區子系統

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它包括裝配軟線、連接器和連接所需的擴展軟線,並在終端設備和I/O之間搭橋。

配線子系統

實現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統(配線架)之間的連接。一般採用雙絞線,為語音及數據的輸出點。

幹線子系統

實現計算機設備、程控交換機和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常用介質是多芯雙絞線、光纖。

管理間子系統:

實現配線管理,通過使用顏色編碼,使得追蹤和跳線變得很容易。此外, 它的體積小,比傳統的配線箱節省50%的空間。

設備間子系統:

提供主幹與網絡連接的硬件環境與接口,如PBX、大型機、計算機網絡通訊中樞等設備。在該子系統中有大量硬件設備,集中了大量的通訊幹線。

建築群子系統:

實現建築物之間相互連接,包括支持樓群之間通信的傳輸介質及各種支持設備,如電纜、光纜及電氣保護設備;以及微波無線電視等其它通訊手段。

管理子系統

新版國家標準又增加了管理子系統,形成了第七個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對設備間、電信間、進線間和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纜線、信息點燈設施按一定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 [1]

視頻

綜合布線標準2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