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統計與預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統計與預測》高統計實踐經驗方面,在反映和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方面都發揮了很好的橋樑作用。

概述

《統計與預測》在宣傳「統計是認識社會的最有力武器之一」方面,在推動統計技術和理論交流方面,在總結提

高統計實踐經驗方面,在反映和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方面都發揮了很好的橋樑作用。《統計與預測》已成為廣大統計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熱愛的園地,在全國各省級統計刊物中位居前列。

刊物簡介

《統計與預測》創刊於1982年5月,是全國各省市區中最早創辦的統計期刊之一。當年為試刊(季刊),出了三期。1983~1984年為內部刊物,仍為季刊。1985年改為雙月刊並公開出版至今,1999年辦理了國際標準刊號,對境外公開發行。

刊物榮譽

1、1992年,經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以一套嚴格的期刊文章轉載率評定標準評審,《統計與預測》被選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一版。

核心期刊即通常所說的「重點期刊」,也有的高校將其泛稱為「國家一二級刊物」,不少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和職稱評定部門也以在「核心期刊」上發文作為依據之一。《統計與預測》入選後,學術地位和國內外的影響力大為提高。

1996年,再次被選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二版。

2、1998、1999年度,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研製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被選為來源期刊。該索引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入選期刊必須是社會科學領域內各個學科中學術水平較高、社會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規範,且能體現各學科最新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刊物。

3、1996年以來,《統計與預測》一直是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入選期刊。這是我國第一個連續出版的大規模集成化、多功能學術期刊全文文獻檢索系統,是國內學術期刊的精選集。

刊物改進

1、刊物外觀與編排居統計刊物前列

1982~1998年,均為正16開,除封面外均為黑白印刷。

1999年首次改版,封面及封2、3、4均改為彩頁,用進口銅版紙,內頁也改為進口書寫紙膠印,印刷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

2003年再次改版,篇幅改為國際標準大16開,容量擴大三成,封面仍用進口銅版紙但加厚到200克,內文則進一步改為80克雙面銅版紙,全部膠版印刷,編輯部精心組織彩頁圖片,不但在封2~3,而且在封面採用了彩色照片作裝潢;雜誌的編排方式、出版規格、印刷質量尤其是彩頁的印刷也都有所改進,使內容和形式上既豐富多彩又生動活潑,整體躍上一個新台階,上了一個擋次。

2、與時俱進、改革創新

2003年,採用了先進的WORD文擋轉換方式,排版的差錯率和效率大幅改善,在工作量增加,人員負荷加大的情況下有效地保證了工作效率。

在組稿方式上,根據印刷方式和工作量加大的實際情況,及時轉變工作方式,從以前以文字稿組稿為主改為以電子文擋組稿為主。既適應了工作量加大的情況也跟上了電子化信息化的形勢發展要求。

欄目編排上不斷調整、日臻完善。一是欄目的針對性更強,劃分更明確,二是增加了為統計工作大政方針政策貫徹服務、為基層統計工作服務的相應欄目,三是對過去比較好的欄目予以繼承、完善,使學術性和可讀性得到了較好的融合。如根據多年來雜誌讀者群的變化和要求,及時增加了反映統計改革和基層統計工作的有關欄目,包括「統計實踐與探索」、「企業統計與管理」等,同時也根據國家統計研究的中心課題增加了「小康建設研究」的欄目,使之更適應經濟和統計改革發展的要求。

名詞解釋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 ,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期刊他引率:他引率是指,此期刊被引用次數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數所占的比例。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 參考文獻[1]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率: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2]篇均參考文 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視頻

統計與預測 相關視頻

烏日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
展陳里的新南京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參考文獻的正確選用,搜狐,2017-05-25
  2. 期刊基本常識,你了解多少 ,搜狐,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