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絡卻

「洛卻」乃足太陽膀胱經之頭部穴,其別名又有,強陽、腦蓋之稱。其穴在「通天」穴之下1.5寸,即頭頂部,當前髮髻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洛卻之名,自清朝以來一直沿用至今。但清明以來,也有稱之為「洛郄」者,如明代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張介賓《類經》、清代張志聰《靈樞集注》等,今也有一些學者撰文提出其為「絡郄」,到底是「洛卻」還是「絡郄」呢?

殊不知「郄」古字做「郤」,「卻」之古字做「卻」,二者只一筆之差。文字學家王力先生曾經提出:「郄」是「郤」的異體字,「卻」和「郤」音義都不同《廣韻》「卻」在藥韻,「郤」在陌韻,今音區別更大。「郤」本指縣邑,借為間隙,所以從邑;「卻」表後退、退卻,所以從「卩」,「卩」是「人」的變體,簡化做「卻「。楷書阝「」、「卩」形近,後世典籍「郤」、「卻」常互訛,今本尤甚。以此看來確實是古人誤識誤寫,將「郤」為「卻」,即誤「郄」為「卻「,故認作」洛卻「。

北宋天聖年間,即公元1023年到1032年間,官刻《新鑄銅人腧學針灸圖經》,距今已有近千年,此碑現藏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北宋王惟一奉旨造」針灸銅人「時,其足太陽膀胱經之頭部穴,也當多」絡郄「而非」洛卻「。唐代《太素》也當作"絡郄"也非」洛卻「。由此可以認定該穴位」絡郄郤「。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絡卻
  • 別   名:強陽,腦蓋,及行
  • 穴   義: 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
  • 名   解: 強陽

目錄

1 絡卻釋義

2 絡卻定位

3 功能主治

4 絡卻操作

絡卻釋義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胳卻;《醫學入門》作絡郄。別名強陽、腦蓋。屬足太陽膀胱經。

[別名]強陽,腦蓋,及行。

[穴義]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

[名解]

1)絡卻。絡,聯絡也。卻,退卻、拒絕也。絡卻名意指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本穴氣血由於通天穴基本上無物傳來而處於空虛之狀,穴內氣血是由穴外頭部傳入的寒濕之氣而非陽熱之氣,本穴既有聚集頭部氣血的作用但同時又拒絕接受外部的陽熱之氣,故名絡卻。

2)強陽。強,強盛也。陽,陽氣也。強陽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強盛的陽氣。如絡卻之名解,本穴氣血雖為穴外頭部傳入的寒濕之氣,但對於膀胱經原有氣血來說它仍為偏高溫態的天部之氣,比膀胱經氣血的溫度要高要強,故名強陽。

3)腦蓋。腦,頭腦也。蓋,護蓋也。腦蓋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部之氣,如同頭之外衛。

4)及行。及,至、到也。行,行動、運行也。及行名意指本穴要在接受外部氣血後才有氣血循膀胱經傳輸。理同絡卻名解。

絡卻定位

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枕動、靜脈分支。

功能主治

主治眩暈,耳鳴,青盲內障,鼻塞,口?,癲狂等。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由穴外天部匯入穴內後再循膀胱經向下傳輸。

[功能作用]傳輸頭部濁氣。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熱則瀉之。

絡卻操作

沿皮刺0.3-0.5寸(《針灸大成》中禁針)。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1]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