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上虞人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紹興市上虞人民醫院創建於1941年,經過7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全區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現代化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屬紹興文理學院附屬上虞醫院、浙醫二院上虞分院,系上海瑞金醫院和浙江省兒童醫院協作醫院,是杭州醫學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學醫院,曾獲得全國敬老文明號,浙江省文明單位、文明醫院、綠色醫院等榮譽稱號。醫院占地面積150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170張,日門診流量5000人次。現設有27個病區、46個專科、14個醫技科室。在職職工1556人,其中高級職稱264人,中級職稱420人。上虞區急救中心、中心血庫、衛生信息中心、醫學共享中心均附設於院內。
醫技設施
經過多年的發展,醫院形成了以心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腫瘤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感染料、中醫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甲乳科、血管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重症醫學科、放療科等專科體系。其中,消化內科為紹興市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心內科、骨科、泌尿外科為浙江省縣級醫學龍頭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骨科、泌尿腎病中心、內分泌科、放射科、檢驗科、護理學科為上虞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
醫院擁有西門子1.5T超導磁共振儀(MRI)、Varian 23EX直線加速器、西門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GE64排螺旋CT、GE數字乳腺鉬靶機、數字口腔全景機、數字腸胃機、體外碎石機、飛利浦等品牌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等一大批高、精、尖先進醫療儀器。
近年來,醫院不斷推出新技術、新項目用於臨床醫療,先後開展了經內鏡各種疾病(肝膽、胃腸、心胸、泌尿外科,骨科及婦科等)微創診治術,經皮穿刺球囊擴張椎體成形(PKP),人工髖、膝、肩三大關節的置換術,脊柱椎間減壓融合內固定術,顱腦損傷、腦腫瘤及腦出血手術,種植牙技術[1],胃腸道腫瘤及膽胰疾病的超聲內鏡診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ICD置入術,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溶栓治療,腹膜透析技術,胰島素泵治療技術及放射、超聲、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等各類介入治療術。
中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2]。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3]」,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