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阿尼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阿尼納

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本名 約阿尼納

外文名 Ioannina(拉丁語),

Ιωάννινα(希臘語)

人口數量 13 萬

城市球隊 約阿尼納

約阿尼納: (Ioánnina) 是希臘西北部地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希臘境內傳遞地之一,是伊庇魯斯地區最大的城市。城市位於約阿尼納湖的西岸,海拔約483米,距離雅典450公里。 [1]

區域介紹

約阿尼納擁有13萬人口,當地銀製品非常有名,享有地中海美食的希臘沙拉中使用的菲達奶酪也產自該地區。約阿尼納大學是希臘西北部唯一定居者的一所綜合性大學,是希臘規模第五大的大學。

約阿尼納是希臘現任總統卡羅洛斯·帕普利亞斯的家鄉。

城市的正式名稱「約阿尼納(Ioannina)」,可能是Agioannina的一個變體,即「聖約翰的地方」的意思。據說這跟一個紀念施洗者聖約翰的修道院有關。希臘人的鄉間口語更喜歡用「雅尼納(Yannina)」來稱呼它。類似的通俗叫法也存在於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中。

地理位置

北緯39.7 度,東經20.8 度,海拔483米。

發展歷史

表明約阿尼納盆地存在人類活動的史前遺蹟,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但約阿尼納城市建立的確切時間是未知的。據歷史學家普洛科皮烏斯記載,約阿尼納是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這種觀點不受支持,因為沒有任何考古證據。二十一世紀初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其防禦工事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公元前三四世紀)。而今天能看到這些防禦工事,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拜占庭時期的重建。

拜占庭帝國的米海爾一世時期,城市規模得到擴大。在他在位時期,安置了三個落難的貴族家庭到約阿尼納。後者取得了在當地的政治統治權。1342年,趁着拜占庭帝國內戰的時機,約阿尼納被塞爾維亞統治者斯提芬·杜尚占領。1382年,奧斯曼勢力開始染指伊庇魯斯地區。1430年,城市被迫向奧斯曼軍隊投降。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約阿尼納一直是個行政中心,並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因一次發生於1611年的農民起義,城市遭受了很大破壞。之後奧斯曼統治者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城內信基督教的居民全部趕出,而從外移入一批猶太人定居。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1913年),約阿尼納併入希臘。

火炬傳遞

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5點30分,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到當天的終點站約阿尼納市。雅典奧運會舉重第四名馬古拉斯點燃了市中心的聖火台。

參考來源

  1. 約阿尼納,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