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樓夢襲人是個怎樣的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樓夢襲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襲人簡介:襲人,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女兒,寶玉房裡四個大丫鬟之首。襲人原名珍珠(程乙本作「蕊珠」),從小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原系賈母之婢,後又服侍史湘雲幾年。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將她與了寶玉,王夫人將她作為姨娘的後備人選,後逐漸成為寶玉丫頭中的領頭人。寶玉因見她姓花,故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紅樓夢》將「驟」改為"晝")之意為其改名為「襲人」。作為《紅樓夢》中舉足輕重的丫頭,襲人一直是全書中爭議最大的女性人物。她最後的結局是嫁與戲子蔣玉菡。

性格: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富有心機,在大觀園裡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心中亦有些痴處,她服侍誰,心裡便唯有誰。她與寶玉有情,是《紅樓夢》中唯一與寶玉發生性關係的丫鬟。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寶玉挨打後,她向王夫人進言好好管教寶玉,並建議為防不測而搬出園子來。王夫人認為襲人深明大理,對其信任有加,不僅賞了她兩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資,而且準備將其提升為「准姨娘」。

紅樓夢襲人是個怎樣的人物分析評價

襲人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伏侍寶玉細心周到,恪盡職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她一心為寶玉前途憂慮,「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着實憂鬱」(第3回);她雖身為奴婢,卻能事事為賈府大局着想,寧可自己委屈些;她討好王夫人,雖有私心,但確實對寶玉和賈府一片赤誠。

襲人也有女兒情真、天真小性的一面。63回群芳開夜宴,她和眾姐妹們一塊玩樂,喜得「連臊也忘了」。58回那乾娘來吵,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兩句。」59回春燕挨打,襲人生氣道:「三日兩頭兒,打了乾的打親的,還是賣弄你女孩兒多?還是認真不知王法?」堅決站在丫頭們一邊,反抗邪婆子。77回寫芳官等女伶被攆後,「這些乾娘皆感恩趁願不盡,都約齊與王夫人磕頭領去」,可見晴雯、芳官被攆,非襲人告密,而是那些邪婆子進讒構陷。

如何評價襲人?

在《紅樓夢》中的眾多少女中,對於襲人的評價,貶低、批評者最多。《紅樓夢三家評本》之姚燮(大某山民)總評說:「花襲人者,為花賤人也。命名之意,在在有因。偶標一二,余俟解人自解。」又認為「寶玉之婢,陰險莫若襲人」。塗瀛之《紅樓夢讀花人論贊·襲人贊》說:「蘇老泉辨王安石奸,全在不近人情。嗟乎,奸而不近人情,此不難辨也,所難辨者近人情耳!襲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讒人,人忘其讒。待計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間秋紋、麝月,其虐肆矣。而王夫人且視之為顧命,寶釵倚之為元臣。若非寶玉出家,或及身先寶玉死,豈不以賢名相終始哉!惜乎天之後其死也。詠史詩曰:『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襲人有焉。」梅閣又評此贊:「絕大見識,絕大議論,不作襲人贊讀通,即作襲人贊讀快。」塗瀛《紅樓夢問答》認為「寶釵深心,在交歡襲人」,此則「古來奸人干進,未有不納交左右者。」更且「君子與君子為朋,小人與小人為朋,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又比較襲人與晴雯之優劣:「襲人善柔,晴雯善剛;襲人用屈,晴雯用直;襲人徇情,晴雯任性;襲人做面子,晴雯絕塵埃;襲人收人心,晴雯信天命,不知其他。」

20世紀名聲最大的紅學權威俞平伯,也認為襲人「引誘、包圍、挾制寶玉,排擠、陷害同伴,附和、討好家庭的統治者王夫人」。她的「性格最突出一點是的新忘舊,甚而至於負心薄倖」。(《關於十二釵的描寫》)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王崑崙又據舊作改寫並發表了著名的《花襲人論》,具體分析和論證了花襲人這個人物作為封建奴才的思想性格特徵。他的這個觀點,成為學術界認識襲人的基調。後來的不少論者還更進一步批判她,將她看作是十惡不赦的人物,給予全面、徹底的否定。

近年雖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她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奴隸,而不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實奴才」(金實秋《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對襲人評論的異議》),但多數論者仍持嚴厲批判態度,如吳穎《論花襲人性格》認為襲人的性格是一種背叛了奴隸出身的典型的奴才性格,還主動、秘密地幹了害人的壞事;她的一生,「似痴而實黠」;對寶玉又籠絡又限制,是個封建衛道士;在怡紅院裡拉攏麝月秋紋,搞小宗派,用告密手段叛賣階級姐妹。又認為襲人有當奴才之志,又有當奴才之才,是一個正在走向成功的例子,起了統治者惡劣走狗的作用;全書深刻、形象地寫出這樣一個蘊含深厚的歷史內容的奴才典型,中國文學史上是未有先例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

總之,襲人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藝術形象,對她的評價爭議很多、分歧很大是很自然的。

襲人的判詞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

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注釋

1.枉自溫柔和順:襲人白白地用「溫柔和順」的態度對待寶玉,最後卻與寶玉無緣。

2.空雲似桂如蘭:暗點其名。蘭桂最香,襲人的名字又因為「花氣襲人知晝暖」而來,所以舉此,點明這首判詞是說襲人的。「空雲」二字則是對襲人命運的嘆息,白白的似桂如蘭,這樣一位好女子卻和寶玉沒有走到一起。

3.堪羨優伶有福:值得羨慕。優伶,舊稱戲劇藝人為優伶,這裡指蔣玉菡。「堪羨」「有福」四字表現了作者對襲人才幹的讚許。

4.誰知公子無緣:「公子」指賈寶玉。無論從主觀心態還是客觀形勢上看,襲人最終還是沒有成為賈寶玉的姨娘。

鑑賞

襲人原來出身貧苦,幼小時因為家裡沒飯吃,老子娘要餓死,為了換得幾兩銀子才賣給賈府當了丫頭。她性情中的「溫柔和順」頗與薛寶釵的「隨分從時」相似,這樣的女子,當然稱得上「似桂如蘭」。襲人服侍寶玉細心周到,恪盡職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她一心為寶玉前途憂慮,「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着實憂鬱」(第3回);她雖身為奴婢,卻能事事為賈府大局着想,寧可自己委屈些。判詞中「枉自」、「空雲」、「堪羨」、「誰知」等語暗示她將來的結局與初願相違,表達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在《紅樓夢》眾多的女性形象中,襲人是受非議比較多的一位。有論者以為襲人老於世故,機心深重,是一個奴性化的人物,甚至認為晴雯之死乃至大觀園被查抄均應歸罪到襲人頭上。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細讀《紅樓夢》中的第七十四回,就會發現,在王善保家的告倒晴雯之前,王夫人根本不認識晴雯,甚至連晴雯這個名字都沒聽說過,對晴雯的唯一印象也只是「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的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完全是晴雯自己的原因,試問,如果是襲人害了晴雯,怎麼王夫人之前會對晴雯一點印象也沒有?

另外關於襲人的章節,曹雪芹在描寫襲人這個人物時借書中人物特別是寶玉之口,時常對她流露出一種親近欣賞之意,如第20回寶玉問麝月,你怎不同他們玩去?麝月說:「都玩去了,這屋裡交給誰呢?",寶玉便感嘆「公然又是一個襲人」,足見作者對襲人的好感。如果襲人真是站在封建衛道士的立場上,成為曹雪芹精心營造的這個紅樓夢的破壞者之一的話,作者對襲人的這種親熱的情感如何解釋?[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