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樓夢中賈元春元妃的歷史原型是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元春的歷史原型是誰揭秘

《紅樓夢》中,「元妃省親」這一故事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麼,曹雪芹在塑造賈元春這一人物時,又以誰作為創作原型呢?《紅樓夢》雖然描寫了封建時期官宦之家的故事,但是卻沒指出當朝皇帝為何人,這為探析賈元春原型之謎留下了重重障礙。

紅樓夢中賈元春元妃的歷史原型是誰

   根據史料記載,曹雪芹的祖父輩曹寅曾有兩名女兒,並且都曾入宮陪伴康熙皇帝。但是曹雪芹祖輩中兩位女兒,只嫁給了王爺,成為了王妃,而非是嫁給皇帝,成為了皇妃。或許曹雪芹處於文學藝術需要,將王妃身份改造為皇妃,於是賈元春便成為了元妃。《紅樓夢》第63回中,眾姐妹為賈寶玉過生日,大家都在怡紅院喝酒玩樂。期間,她們玩了一個名為「抽籤」的遊戲,每一個簽上都有一句詩,抽中此詩者,便暗示了自己後來的命運。隨後,探春抽到了一支簽,上面寫着「日邊紅杏倚雲栽」。於是大家便打鬧探春說:「我們家已經有了一位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嗎?」從這一玩笑話中班可得知,賈元春最初不是一位皇妃,而是一位王妃。

上面也曾提到,曹雪芹祖輩有兩個女兒成為了王妃,有一個便是平郡王妃。平郡王妃是康熙皇帝賜婚,輩分要比賈元春原型要高的多。既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講述了很多平輩女性的故事,那麼據此推測,賈元春原型應該是曹雪芹平輩的一位姐姐。

賈元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紅樓夢》中也寫有賈元春判詞。從賈元春判詞中,可以得知賈元春的結局走向。那麼,我們一起來品鑑一下賈元春判詞吧!首先,賈元春判詞內容為:「畫着一張弓,弓上掛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判詞中用到了一個數詞,即二十年,二十年或許說的是賈元春進入宮廷時年為二十歲,又或者說,賈元春在宮廷生活了二十年之久。當然,這裡的二十隻是一個泛詞,並沒有肯定的表示賈元春入宮時間。其次,「辨是非」三個字,指出了賈元春深明大義,她知道自己在後宮中的價值,也明白了宮廷之中的人情世故。「榴花」是一個指代意象,象徵着元妃去世之前已經懷有身孕。眾所周知,石榴樹結果之前,會開出紅色的石榴花。榴花用在此處,暗指賈元春雖然懷有身孕,但是卻沒將孩子生產下來。照宮闈三字,寫出了賈元春進入皇宮之後,得到了皇帝寵愛,更為賈府勢力錦上添花。

「三春爭及初春景」提及了賈迎春、賈探春和賈惜春三姐妹,暗指三姐妹雖然各有優勢,但從總體上卻比不過賈元春。最後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暗示了賈元春最終結局即為死亡。虎和兕都是一種十分兇猛的野獸,暗指賈元春為了賈府勢力參與到宮廷之爭,隨後,賈元春便去世了。

賈元春省親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故事情節。而賈元春省親一事也成為賈府衰敗的分水嶺。話說,賈元春被皇上封為貴妃之後,皇上允許賈元春在元宵節回家探親。賈府上下得知後,特地修建了一座豪華壯觀的大觀園,來迎接賈元春省親。

元宵節這一天,賈元春坐着金鑾大轎回到了大觀園,賈府上下看見賈元春出轎後,全都跪在地上為賈元春施行叩拜之禮。賈元春在前呼後擁中走進了豪華別致的大觀園。在賈母和王夫人的陪伴下,賈元春為大觀園各處景觀和宅院賜了名,並讓眾多兄弟姐妹各作一首詩歌表示慶賀。賈元春在《紅樓夢》中國出場次數不多,賈元春省親這一章節,應該是賈元春戲份最為多的一場。縱觀賈元春省親這一環節,其中展示了封建禮制的繁瑣,隨後,賈元春在一片哭聲之中完成了省親程序。

賈母和王夫人拉着賈元春的手噓寒問暖,賈元春向賈母哭泣到:「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這句話暗示了賈元春在後宮生活的艱辛。畢竟賈元春身處後宮之中,代表的是賈府的根本利益。在賈元春看來,榮華富貴乃身外之物,她情願和家人團聚生活在一起,也不要虛名的爵位。隨後,在賈母和王夫人的陪伴下,賈元春來到了戲院點戲,從賈元春點戲的目錄中暗示了賈元春不久之後將極盛而衰,也暗示着賈府即將走入末路。

賈元春的人物介紹

賈元春,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長女,賈寶玉的姐姐,賈府通稱娘娘。因生於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第2回便已入宮做女史,第16回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誌着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皇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直到後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後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元春在釵黛之爭中支持寶釵,她曾利用端午節禮單和清虛觀打醮表明自己的立場。

賈元春是賈政的嫡長女,排行老二。生於正月初一故名為元春,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起初充任女史。後來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蒙天子降諭特准鸞輿入其私第。書中用了整回篇幅寫「元妃省親」賈府流金淌銀之盛,然而,元春卻稱自己居住的皇宮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極權的管轄,也無人身自由的難以言狀的辛酸。

賈元春既是賈府的政治靠山,也是「金玉良緣」政治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賞賜禮物給眾人的時候,獨寶玉與寶釵的相同。這就顯示了她在寶玉擇偶問題上的傾向。賈元春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為賈府帶來了轉機,但是賈府的男人們並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賈赦、賈珍、賈璉等人仗着元妃這個靠山,在外有恃無恐,加速了家族的衰落滅亡。

元春在紅塵俗世是非場中活了二十來歲;平生最顯貴的一件喜事就是晉封賢德妃,蒙天恩元宵省親;此等富貴榮華,可惜她這樣的榮華富貴只享受了三年,就在一場宮廷鬥爭之中,大夢歸去,含恨而逝。[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