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針對紅小豆生產管理水平較低、費時費工、效益不明顯的問題,項目組在選用高產優質、直立抗倒、適宜機械化生產品種的基礎上,進行了紅小豆[1]需肥耗水規律、減肥增密技術、關鍵期澆水技術、化學除草技術、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及農機農藝融合、適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進而集成了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

一、技術名稱

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針對紅小豆生產管理水平較低、費時費工、效益不明顯的問題,項目組在選用高產優質、直立抗倒、適宜機械化生產品種的基礎上,進行了紅小豆需肥耗水規律、減肥增密技術、關鍵期澆水技術、化學除草技術、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及農機農藝融合、適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進而集成了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該項技術:

1、探明了紅小豆需肥需水規律,提出紅小豆「減肥增密」技術措施,實現了節本增效。

各生育時期紅小豆乾物質積累速率、養分吸收強度及淨階段淨積累量呈「雙峰曲線」趨勢,第一高峰為苗期至始花期,第二高峰為鼓粒至成熟期。N、P、K養分在各器官上的分配,在生育前期以葉片為中心,生育後期以莢中心。紅小豆生育階段的耗水量呈先增後減的趨勢,始花期~鼓粒期的耗水量達到峰值,始花期~鼓粒期為紅小豆需水關鍵期。肥料施入量為常規用量的一半、密度增加至12000/株時,紅小豆的產量最大、效益最高。

2、探明了紅小豆田間豇豆莢螟[2]的發生規律,提出了高效防治藥劑

在紅小豆整個生育期間,豇豆莢螟幼蟲有兩個高峰期,即8月24日、9月14日,8月下旬和9月中旬是防治莢豆莢螟幼蟲發生的高峰期,氯蟲.噻蟲嗪是豇豆莢螟的高效防控藥劑。

3、研究集成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1套,明確了種植密度與紅小豆底莢高度呈顯著正相關,為農機農藝融合、實現紅小豆機械化生產提供理論論據。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選用冀紅17、冀紅18、冀紅19、冀紅20、冀紅21等直立抗倒、集中成熟、高產優質的紅小豆品種,播種前用62.5g/L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70%噻蟲嗪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及地下害蟲、苗期蚜蟲。適期機械播種,底施三元素複合肥(N∶P2O5∶K2O=15∶15∶15)10 kg/畝,播種量2.5kg/畝,留畝密度11000-12000株/畝。紅小豆第3片複葉展開後,雜草2-5葉期噴施「氟磺胺草醚+高效氟吡甲禾靈」複合除草劑。始花期遇旱,澆一次水,噴5%烯效唑100g/畝進行化控;花莢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10-15kg/畝。用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1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噴霧,防治蚜蟲;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棉鈴蟲;用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防治薊馬;用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豆莢螟。100%的豆莢成熟時一次性機械收割,普通小麥收割機滾筒轉速調到300轉以下。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自2018年開始,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本增效栽培技術於在唐山、廊坊承德、秦皇島等冀東地區示範推廣,截止2020年底,示範面積累計26.7萬畝,總產4347.1萬公斤,平均畝增產16.6公斤,按市場紅小豆批發價格8.0元/公斤計算,新增社會總產值2233.83萬元,節約勞動成本240.30萬元,新增社會純收益2128.93萬元。

該成果探明了紅小豆的需肥需水規律,提出紅小豆「減肥增密」技術措施,實現了節本增效;探明了小豆田間豇豆莢螟的發生規律,提出了高效防治藥劑;明確了種植密度與小豆底莢高度呈顯著正相關,為農機農藝融合、實現紅小豆機械化生產提供理論論據。研究集成的紅小豆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技術,經專家組田間測產,畝產185.9kg,比對照增產15.46%。該項技術的示範應用,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施用,節約了勞動成本,起到了綠色、節本、增效的作用,這將對紅小豆「雙減」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具有較好的社會生態效益。

三、適宜區域

該項技術適宜於紅小豆夏播種植區。

四、注意事項

始花期要及時噴施生長調節劑,控旺防倒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