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綦江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綦江區是中國重慶市下轄區,位於重慶市南部,地處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結合部,截至2017年,總面積為2747平方公里,下轄31個街鎮。

綦江區地勢南西高、北東低,邊緣高、腹地低,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其境內有有古劍山白雲觀、古樹化石群、石壕紅軍烈士墓等旅遊景點。[1]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綦江屬巴國。

秦、漢為巴郡江州縣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為牂牁郡母斂縣屬地。西魏、北周屬江陽縣地。隋朝,為江津縣地。

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江津縣地置南州,並置隆陽、扶化、隆巫丹溪零水諸縣。武德三年(620年),改名僰州。武德四年(621年),復名僰州。貞觀五年(632年),置三溪縣,隸屬於南州。貞觀七年(634年),置嵐山、當山、歸德、汶溪四縣,隸屬於南州。貞觀八年(635年),嵐山、當山、歸德、汶溪四縣併入南州。貞觀十一年(638年),扶化、隆巫、零水三縣併入南州。貞觀十六年(643年)撤銷丹溪縣,置溱州溱溪郡,治地在榮懿縣,管轄扶觀、樂安。咸亨初年(670年),撤銷三溪縣。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陽縣為南川縣。天寶初年(742年),改南州為南川郡。乾元初年(758年),復名為南州,隸屬於江南道黔州都督府(今彭水縣)。

宋慶曆八年(1048年),隸屬於渝州。皇佑五年(1053年),撤銷南州為南川縣。熙寧七年(1074年),南川縣併入南平軍,隸屬於夔州路。元豐初年(1078年),復置南川縣。

元朝,置南坪綦江長官司,屬播州宣慰司。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設綦江縣。

明清時期,綦江縣仍置,均屬重慶府。

民國初期,綦江縣先後隸屬重慶蜀軍政府、重慶鎮撫府和川東道(後改為東川道);民國16年(1927年),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的防地;民國24年(1935年),川政統一後,綦江縣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綦江縣先屬川東行政區璧山專區;1951年,璧山專區改為江津專區,綦江縣仍屬江津專區;1953年,撤銷行政區,恢復四川省建置後,綦江縣仍屬江津專區。

1956年,綦江縣2個村劃歸貴州省鰼水縣。1958年11月,綦江縣劃歸重慶市管轄。

1979年,綦江縣5個鄉生產隊劃歸貴州省習水縣,習水縣3個生產隊劃歸綦江縣。

2011年10月,撤銷重慶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綦江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綦江區轄古南、文龍、三江等3個街道,石角、東溪、趕水、打通、石壕、永新、三角、隆盛、郭扶、篆塘、丁山、安穩、扶歡、永城、新盛、中峰、橫山等17個鎮,302個行政村、79個社區居委會,2525個村民小組、539個居民小組。[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綦江區位於東經106°23′-107°03′、北緯28°27′-29°11′之間,在重慶市南部,東鄰南川區,南接貴州省習水、桐梓兩縣,西連江津區,北靠巴南區。區境東西寬71公里,南北長82公里,幅員面積2747.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綦江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介於華鎣山帚狀山脈向南傾沒、大婁山脈向北延伸之間,屬喀斯特地貌。地貌特點是:南西高、北東低,邊緣高、腹地低,以山地為主,遭河流切割,溝深岩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體,少完整山脈,地勢高差大。區境主要有中山、低山、深丘、淺丘和槽谷五大類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山地占綦江區總面積約70%,丘陵約占30%。綦江區境內最高海拔1973米,為黑山鎮獅子槽東側山峰;最低海拔188米,為永新鎮昇平木瓜溪口。綦江城區海拔254.8米。

河流水系

綦江河為綦江區境內第一大河流,為長江一級支流,多年平均流量83.9立方米/秒。綦江河有大小支流30多條,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洋渡河、藻渡河、扶歡河、郭扶河、蒲河、三角河和清溪河。

氣候特徵

綦江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具有副熱帶東亞季風特點。氣候表現為冬暖、春早、夏熱、秋陰,雲多日照少,雨量充沛,溫、光、水地域差異大。年平均氣溫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均無霜期344天。[3]

自然資源

綦江區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硫鐵礦、石灰岩、白雲岩、銅、硫磺、石英、礬、天然氣、頁岩等,其中煤礦地質儲量20億噸以上,可開採量約14億噸,是重慶市主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生物資源

綦江區植物種類有2000多種,其中,珍貴林木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潤楠、銀杏、楠木等。

綦江區動物有200多種,其中,獸類20多種、鳥類40餘種、蛇蟲類50多種、水生動物及魚類70多種。重點保護動物有黑葉猴、雲豹、林麝、獼猴、穿山甲、豺、青鼴、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斑羚、黑耳蔦、蒼鷹、雀鷹、普通鵟、紅隼、紅腹錦雞、領角鴞、雕鴞、斑頭鵂鶹、鷹鴞等。

水能資源

綦江區水能資源總量為11.6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0.89億立方米,利用過境水0.74億立方米。[4]

人口民族

人口

2020年末戶籍總戶數352748戶,減少10269戶;戶籍人口920971人,減少5749人,其中城鎮人口419573人,鄉村人口501398人,總人口中18歲以下的150609人,18至34歲的202933人,35至59歲的356551人,60歲及以上的210878人,100歲以上的60人。當年遷入人口11242人,其中省內遷入10094人;遷出人口15248人,其中遷往省內13524人。全年出生人口7142人,死亡人口8985人。

2020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7.8%,出生人口性別比105.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

2020年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年末常住總戶數310607戶,其中家庭戶300472戶,集體戶10135戶;常住人口775509人,其中城鎮人口500510人,鄉村人口274999人;城鎮化率64.54%。

民族

綦江區是重慶市雜散居少數民族分布重點地區之一。至2011年底,綦江區有苗、彝、回、滿、壯、白、藏、侗、傣、蒙古、納西、土家、布依、高山、仡佬等3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8800餘人。苗族、彝族為世居民族,人口近6000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68%。[5]

經濟

2020年綦江轄區內地區生產總值71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8.33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5.17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310.77億元、增長1.7%。地區生產總值近五年年均增長7.5%。

第一產業

2020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農業68.32億元,增長14%;林業4.13億元,增長8.8%;牧業22.82億元,增長24%;漁業1.93億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1.12億元,增長5.4%。農業增加值67.15億元,比上年增長4.4%。

2020年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6.6萬畝,比上年增長0.1%。其中,小春面積12.86萬畝,減少0.1%;大春面積73.74萬畝,增長0.1%。蔬菜種植面積35.37萬畝,增長2.5%。油菜種植面積9.55萬畝,增長2.1%。

2020年全年糧食總產量35.53萬噸,比上年增產0.1%。其中,小麥產量1206噸,減產2.7%;水稻產量15.63萬噸,增產0.1%;玉米產量8.04萬噸,減產0.2%;馬鈴薯產量2.94萬噸,增產0.02%;甘薯產量6.92萬噸,增長0.5%。經濟作物中蔬菜產量58.77萬噸,增產5.5%;油菜產量1.12萬噸,增產2.1%。

2020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05萬噸,比上年下降8.8%。其中,豬肉產量3.04萬噸,下降9.3%;牛肉產量0.12萬噸,增長4.5%;羊肉產量0.21萬噸,下降2.3%;禽肉產量0.69萬噸,減少4.6%。禽蛋產量1.28萬噸,增長1.9%。牛奶產量0.16萬噸,下降0.7%。年末生豬存欄29.66萬頭,增長29.1%;生豬出欄40.04萬頭,下降9.5%。

第二產業

2020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5戶,實現工業總產值4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工業增加值163.41億元,增長3.2%,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2.7%。工業實現稅收6.81億元,下降20.6%。

2020年從園區看,橋河、通惠、北渡工業園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家,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鋁產業園增長4.2%、橋河工業園增長16.7%、食品園區增長22.0%。

2020年從三大支柱產業看,鋁銅材料比上年增長3.5%,建築產業現代化增長13.0%,汽摩整車及零部件增長14.6%,支柱產業產值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2.2%。

2020年從主要產品產量看,原煤684.05萬噸,比上年下降18.5%;發電量87.08億千瓦時,下降16.7%;鋁合金12.52萬噸,下降13.3%;鋁材44.71萬噸,增長11.1%;十種有色金屬31.14萬噸,下降1.6%。

2020年從稅收看,採礦業比上年下降68.0%,製造業增長2.8%,水電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8.0%。

2020年全年建築業增加值58.15億元,比上年增長4.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1.6%。全區納入統計的建築企業136家,其中,一級企業2家,二級企業35家,三級和未評級企業99家。

2020年全年完成註冊地建築業總產值106.47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建築業實現稅收3.53億元,下降9.4%。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0年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8.6%;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2.40億元,下降0.9%,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2.5%。年末限額以上單位548家。其中,企業253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22億元,比上年增長3.0%。

2020年批發業銷售額147.71億元,增長8.3%;零售業銷售額106.37億元,增長8.5%;住宿業營業額12.41億元,增長5.4%;餐飲業營業額33.35億元,增長5.6%。

2020年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8.1%,飲料類增長20.4%,煙酒類增長2.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化妝品類增長15%,金銀珠寶類增長6.9%,日用品類增長10.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7.2%,中西藥品類增長59.6%,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13.8%,家具類增長8.3%,通訊器材類增長171%,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5.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9.6%,汽車類增長3.2%。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2020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區和農戶投資)比上年增長10.0%。其中500萬元以上投資增長17.5%;建安投資增長30.9%;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農業投資增長64.1%;工業投資增長30.1%;交通運輸業投資增長36.8%;水利及公共管理投資增長11.1%。區內投資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4.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7.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5%。

2020年末納入統計的資質以上房地產開發企業61家,房地產開發項目54個。

對外開放

2020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6.47億元,增長33.3%,實際利用外資1172萬美元,下降82.6%。

財政、金融和保險

2020年綦江轄區內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11億元,增長0.9%,其中稅收收入19.48億元,下降9.0%。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分別下降15.8%、15.5%、7.2%,個人所得稅增長8.5%;非稅收入11.63億元,增長23.5%;政府性基金收入31.78億元,增長43.2%。

2020年綦江轄區內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3.72億元,增長6.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42億元,下降1.9%;國防支出0.1億元,增長27.3%;公共安全支出4.88億元,增長7.4%;教育支出19.14億元,增長2.6%;科學技術支出0.99億元,增長5.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35億元,增長12.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13億元,增長61.9%;醫療衛生支出12.52億元,增長4.0%;城鄉社會事務支出7.55億元,下降3.7%;農林水事務支出13億元,增長9.0%;交通運輸支出6.7億元,下降20.7%;住房保障支出5.89億元,增長7.9%;政府性基金支出37.09億元,增長195.9%。

2020年綦江轄區內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7.55億元,比上年下降1.3%,占地區生產總值3.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83.26億元、增長6.9%,其中住戶存款528.74億元、增長11.7%;人民幣貸款餘額536.95億元、增長5.2%,存貸比78.59%,比上年降低0.48個百分點。

2020年綦江轄區內全年保費收入11.45億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人身險7.88億元,下降14.7%,財產險3.54億元,增長4.4%。理賠支出2.47億元,下降5.5%。其中,人身險賠付0.55億元,下降6.6%,財產險賠付1.9億元,下降5.7%。[6]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20年末實有鋪裝道路面積400.3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8%。供水管道長度750.12公里,增長15.9%。全年供水總量2417.25萬噸,增長11.7%,其中生活用水1464.97萬噸,用水戶數16.81萬戶,用水人口31.01萬人。天然氣供氣量5555萬立方米,增長4.1%,其中,生活用氣3254萬立方米,增長8.2%。天然氣用戶13.26萬戶,增長3.4%。液化氣供應量647.5噸,下降29.0%,其中,生活用氣481.36噸,下降41.4%;液化氣用戶7832戶,下降15.4%。

2020年末累計建成公租房5886套,面積30.94萬平方米,已配租5266套,面積25.5萬平方米。

2020年末城區市政道路長度67.4公里,道路面積189.3萬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積78.26萬平方米,橋樑25座,全區園林綠地面積1229公頃,比上年增長3.7%,其中,公園綠地面積539.89公頃、增長0.3%;公園10個,面積295.6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78%,比上年提高0.21個百分點;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2平方米。城市路燈年末總數19921盞,比上年增加55盞。年末擁有環衛專用車49輛,其中灑水車16輛,洗掃車3輛。擁有城區公共廁所86座,其中公園內公共廁所10座。公共垃圾站55座,其中街鎮壓縮式垃圾中轉站30座。城市生活垃圾糞便處理量14.61萬噸,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

教育科技

2020年全區高考上線5120人,比上年減少774人,下降13.1%,上線率99.92%,比上年提高1.33個百分點。

2020年全區小學52所,普通中學52所,中等專業學校2所,職業中學2所,大學1所。小學招生7081人,在校44399人,畢業8598人,教師2729人;普通中學招生13010人,在校37999人,畢業11796人,教師4193人;中等專業學校招生626人,在校2169人,畢業937人,教師92人;職業中學招生1986人,在校5311人,畢業1715人,教師302人;大學招生2891人,在校生5527人,教師196人;幼兒園91所,幼兒園教師1996人,在園兒童20304人,幼兒園招生460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0.02%。小學六年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初中階段入學率99.92%,鞏固率99.91%,畢業率99.7%;高中階段入學率96.8%;三殘兒童入學率95.0%;脫盲兒童入學率100%;義務、中職教育生均辦學條件標準達標率93.96%。

2020年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9家、科技型企業595家。組織申報市級科研項目61個,立項27個,獲得經費支持500萬元;獲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三等獎各1項。新申報公共大數據安全技術等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高端研發平台實現零的突破;新培育賽康和等新型研發機構8家,申報市級新型研發機構5家。指導陸海傳綦智慧數據谷等3家申報市級孵化器,認定小蜻蜓等15家區級眾創空間、孵化器。為72戶企業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1.6億元,撬動銀行商業貸款2.2億元;獲評市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家。推進29個農業科技基地建設,實施區級農業科技項目10個,新培育中華蜜蜂養殖等8個區級科普基地,1個區級專家大院(丁山花椒),1個區級星創天地(牟坪園),組織申報4個市級科普基地。引導實施4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建7個市級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西部信息安全谷「四梁八柱」 加快構建,金美科技、開拓衛星等新興產業建成投產。新增11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博士後工作站,市級研發機構累計52家。新增授權發明專利58件,累計有效發明專利209件。

文化旅遊

2020年末擁有文化事業機構26個,其中影劇院1個,檔案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1個,美術館1個,電視台1個,文化服務中心20個,四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一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累計完成381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群眾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4.44萬平方米。三館全年免費開放接待50萬人次,年末圖書館藏書23萬冊,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1400場,全市免費開放年度績效評價均為二等。全年電影放映28879場,開播公共頻道電視節目88套,專業頻道電視節目54套,高清數字電視節目54套,年末有線電視聯網用戶在冊12.42萬戶,其中開通數字電視用戶在冊5.48萬戶,村村通喇叭900隻。全年播出廣播電視新聞4500條。其中,央視上稿播出62條,重慶衛視上稿播出323條。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72.58%。全年電影放映28879場,觀眾48萬人次,年末圖書館藏書23萬冊,群眾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4.44萬平方米,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1400場。

2020年末已有掛牌四星級旅遊(酒)飯店1家,具有三星級以上農家樂55家,星級旅遊飯店床位356張。旅行社2家,重慶在綦江設立旅行門市部25家,旅遊從業人員1.43萬人。共建成旅遊廁所182個,電子地圖標註率100%。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27.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59.3%。其中,國內遊客627.3萬人次,下降59.1%,旅遊業總收入31.26億元,下降57.8%。

衛生體育

2020年末全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5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0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1個,結核病防治所1個,血液透析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村衛生室35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4959張。其中,醫院、衛生院4493張。衛生機構實有在職人員6431人,執業醫師、助理醫師2243人,註冊護師、護士3346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24‰,孕產婦死亡率0,嬰兒死亡率為2.84‰,嬰兒出生缺陷率為7.8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8.0%。

2020年全區擁有各種體育場地1664個。其中,體育場(館)28個,游泳館(池)23個,體育人口40.5萬人,成功舉辦運動會或比賽次數33次。組織參加市級以上比賽獲獎188枚,其中金牌23枚,銀牌21枚。全區等級運動員249人,等級裁判員435人。

郵電事業

2020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46億元,增長15.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0億元,增長29.2%;電信業務總量5.45億元,增長10.9%。

民生保障

2020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42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工資性收入15353元,比上年增長6.5%;經營性收入4080元,增長2.4%;財產性收入1431元,增長8.8%;轉移性收入7677元,增長9.4%。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102元,比上年增長5.5%。居民恩格爾係數33.96%,比上年上升0.55個百分點。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4.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6平方米。

2020年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10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工資性收入21885元,比上年增長4.0%;經營性收入3311元,增長3.3%;財產性收入2214元,增長6.0%;轉移性收入9199元,增長7.0%。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703元,比上年增長3.7%。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2.66%,比上年上升0.7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92平方米,比上年減少0.05平方米。

2020年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5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6392元,增長7.5%;人均家庭經營收入5136元,增長3.2%;人均財產性收入357元,增長9.5%;人均轉移性收入5590元,增長12.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790元,增長6.5%。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7.15%,比上年上升0.1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2.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3平方米。近五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7.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8.7%。

2020年全區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單位4500個。在職參保41.03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含征地和超齡)20.24萬人,城鄉居民19.16萬人,機關事業1.63萬人。養老保險退休23.25萬人,其中城鎮職工10.88萬人,城鄉居民11.34萬人,機關事業1.02萬人。基金全年收入13.85億元,其中城鎮職工8.47億元、城鄉居民0.45億元、機關事業4.92億元。基金全年支出34.84億元,其中城鎮職工26.87億元、城鄉居民1.97億元、機關事業5.99億元。

2020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單位26.81萬個,增長0.03%,其中職工醫保參保戶數(參保單位戶數)為0.31萬戶,居民醫保參保戶數(參保家庭戶數)為26.5萬戶。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2.52萬人,比上年下降1.3%;應徵收醫療保險金8.08億元,增長6.5%;實際徵收醫療保險金7.97億元,增長6.6%;發放醫療保險金9.82億元,增長8.7%。

2020年失業保險參保單位2568個,參保職工8.94萬人。徵收失業保險金2942萬元。基金全年支出15506萬元(其中工傷保險待遇支出11664萬元),領取人數7396人。

2020年工傷保險參保單位3483個,參保職工16.24萬人,徵收工傷保險金3762萬元,基金全年支出11664萬元。

2020年全年8799人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3948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資金支出13352萬元(含臨時價格補貼1138萬元),比上年增長6.6%。特困供養人員6856人,支出7281萬元(含臨時價格補貼394萬元)。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620元/月和496元/月,比上年分別增長6.9%和12.7%。社會福利收養單位31個,年末床位數3646張,收養人數1240人,下降23.7%。

環境安全

2020年全年水資源總量18.99億立方米。年末大中型水庫2座,蓄水總量2525萬立方米。全年平均氣溫17.5度,最高氣溫(8月)39.5度,最低氣溫(12月)0.4度。全年降雨量1516.5毫米,無霜期366天。

2020年全年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339天,達標率92.9%,比上年增加15天。森林覆蓋率48.8%,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2020年全年工礦商貿企業(含在綦央企和市屬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煤礦企業安全事故1起,死亡16人;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7起,死亡7人。[7]

交通

綜述

2020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4.89億元,比上年增長3.6%,占地區生產總值7%。全年公路客運量1108萬人次,下降38.9%;公路貨運量1.14億噸,增長9.5%;實現客運周轉量4.66億人公里,下降42.0%;貨運周轉量152.06億噸公里,增長9.7%。全區公路里程(不含高速)5425公里。其中,等級公路5423公里,增加256公里;高速公路124公里。全區擁有客運汽車(不含公交車)377輛,城市公交車189輛,出租汽車260輛,民用貨車39958輛。水路里程181公里,擁有船舶13艘,水運碼頭27個。年末機動車保有量26.06萬輛,比上年增長6.3%。其中,摩托車10.92萬輛,增長6.6%;汽車15.14萬輛,增長6.0%,其中小型汽車10.84萬輛,增長6.7%。

公路

截至2012年底,綦江區公路通車裡程361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877公里,高速公路98公里。

公路(含過境公路)主要有G75蘭海高速公路、210國道、渝湘303省道、綦萬高速公路等。

鐵路

截至2012年底,綦江區境內鐵路里程168公里,設有綦江北站、綦江站、轉關口站、三江站等火車站。

過境鐵路主要有川黔鐵路、渝黔高速鐵路等。

水路

截至2012年底,綦江區水上通航河道長214公里,河道可直通長江口岸。

著名人物

王良

王良(1905-1932),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初期著名將領。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3月,任紅4軍軍長。1932年6月,到前沿陣地偵察敵情時壯烈犧牲,年僅27歲。

霍錕鏞

霍錕鏞(1905-1931),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任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長。1931年,在安慶被捕後遭殺害。

霍步青

霍步青(1902-1933),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接待處主任。1932年,任中共寧清歸特委書記,兼福建軍區第三分區政委。1933年在在福建寧化犧牲。

劉子如

劉子如(1870-1949),企業家、慈善家和愛國人士。1949年1月病逝,終年79歲。

景區景點

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綦江區北部,由木化石、老瀛山、古劍山三個景區組成,總面積為108平方公里。2009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

丁山湖

丁山湖位於綦江區丁山鎮,是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高山湖泊型風景旅遊區。主要景點有金山寺、白鶴林、渝貴界碑等。

東溪古鎮

東溪古鎮位於綦江區南部,原名萬壽場,始建於唐代。2005年,東溪古鎮被命名為重慶歷史文化名鎮。[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