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道彎彎傍小河(謝廣森)

紫道彎彎傍小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紫道彎彎傍小河》中國當代作家謝廣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紫道彎彎傍小河

每次回老家,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去村前的小河邊走走。

村前的小河,離我家的百年老屋,只有百來步遠。

它是流在小村綠綠田畈間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起源於村西的馬頭山山腳,匯入村東龍山山下另一條大河的入口處,長約3公里、寬僅10米左右。

村前這條小河小的雖沒有一個正規的名字。但它卻像一條翡翠式的項鍊,串起了我童年時光的所有足跡;串起我在老家擁有過的——最為快樂、最為難忘的一些記憶

因而,在外工作的我,每當回到老家,除了經常到村子的屋後山,到那些小山道上默默地走走爬爬之外,而走得最多的地方,還是這條彎來彎去的小河河邊。

村裡的小河不僅沒有一個正規的名字。這小河旁也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我去走的時光,大部分是繞着一些田埂而行。每每去走一回,不是讓莊稼、雜草上的露水打濕了褲腳,就是踩了一鞋子的爛泥回家。

儘管是這樣,每次回老家,我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到小河邊去走。因為走在這條小河邊;走在小河邊的這些田埂上;小河裡那嘩嘩流淌着的河水聲,在耳畔、在心中,便會浮現出60多年前,在小村我所經歷過的那些童年的往事與圖景;連同那些鄉愁、鄉情,鄉意,便會觸景生情地一一飄來、湧來。

在這條小河的河道里,那些河彎處、水壩里,我小時候捉到過老鱉,鰻魚、鲶魚、鰣魚;那些水頭上撈過整桶、整桶的大水魚;那些河灣里當年和父親勞作回來,在星光月光下我倆一同洗澡、搓背;那些小河旁,我曾和母親一起採過豬草、摘過野菜;那些地方我放過牛羊…每走一回,這些與父母同在的日子與童年的記憶,便會讓老家的小河一一點亮。

如今的老家,太陽還在;星星和月亮還在;村子還在;村裡的屋後山還在;村前的小河也都還在。但我老家的老屋不在了;我那最親、最愛、最為慈祥的父母卻也一個都不在了!20年前,我的老家,就成了沒了父親母親的老家。

儘管老家已沒了老屋也沒了老父親老母親,可回老家時,我一樣會到村前的小河邊走來走去地走。走在老家的小河邊,就像我小時候走在父母的身邊一樣。

去年侄兒結婚,一年多沒去過老家的我,又一次去了我們那個名叫前山排的小村。

這次回老家也一樣,當屋後山的太陽,還沒爬上山崗的時候,我迎着老家的晨風、踏着老家的晨露,一人便又到老家的小河邊去走了起來。

僅一年沒來老家,想不到村前這條名不見經傳、彎彎曲曲小河邊,居然也鋪出了一條漂亮的紫道來了!紫道兩旁還栽着行行桂花樹和刺柏。讓我頓覺驚奇無比、感慨不已。

紫道。是用細碎的石子與柏油及紫紅色的染料一併構成,既防滑、又護腳、養腳,而色彩又極為醒目、亮眼、美觀。

這紫道。最早我是在電視的銀屏上見過。那是奧運會、亞運會跑道上專用的建材。後來一些學校里的操場上也有了;再後來一些城裡的公園裡、綠道、江堤、游步道也相繼採用了。

每當我步行、或騎着自行車在紫道上的時候,人都有着一種輕舞飛揚的愜意;一種文明進步的擁有與行走奢侈的爽朗。

錢塘江畔的「七彩綠道」、珠海的「情侶大道」、武漢的「風情大道「 ,包括我女兒家小區公園裡,新鋪的一條環河的紫色游步道,都讓我過步不忘、愛念在懷。

可怎麼也想不到,如今在我們這么小的小山村里;在我原老屋的家門口;在這彎彎曲曲的小河旁,居然也鋪起了這種紫色的游步道來!讓小村裡的村民們,在早晨、在晚飯後,也可以像城裡、鎮上的居民們一樣,在紫色的游步道上悠閒地散起步、健起身來。

我走在老家村前小河邊,走在這條紫色游步道上的時候,撫今追昔地轉過身子,朝小村望望。望望掩映在綠樹、翠竹叢中的小村村落;望望村民們那次鱗櫛比、錯落有致的一幢幢西洋式的別墅;我在感慨萬千的同時,一種想回老家過晚年,過田園生活的嚮往之意、羨慕之情便也油然而生。

記得8年前的一次回老家,我走在老家的小河邊,面對家鄉當時的環境,曾生髮出不少的感慨。回到杭州,在鍵盤上還敲出篇《家鄉不可愛》的散文貼至網上。可時過8年後的今天,家鄉在「五水共治」「美麗鄉村」的建設下;在防塵、防污、防霾的一一管控下,還真是有了新模樣、有了新氣象了。

如今老家的河裡、塘里的水不但一一變清了;原已沒有魚蝦的小河,山塘,那魚蝦們又回來了!那鬱鬱蔥蔥的屋後山山上,已有成群結隊的野豬,來偷吃村民們種在地里的番薯、玉米了!村子變乾淨、整潔了;不少村民們在房前屋後和院子裡,也像日本的村民們一樣,流行種植一些珍貴的樹木和養護花卉了;而小村裡的空氣,也更加清新了起來…如今我老家的小村的確變了,已變成了一個秀氣、清純、文靜的大姑娘、大美女了![1]

作者簡介

謝廣森 建德市林業局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