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薇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薇樹
long yan jiang

中文學名:紫薇樹

拉丁學名:Crape myrtus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桃金娘目

科:千屈菜科

屬:紫薇屬

紫薇樹[1]是中國珍貴的環境保護植物。人們稱之為百日紅、痒痒樹,因為只要輕輕一動它的樹皮,它就會顫抖不止。這是因為這種的樹幹對振動十分敏感。它是千屈菜科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圓錐花序着生於當年生枝條的頂端,花序甚大,長30~50厘米,上面有花數十朵或更多;花直徑約 3厘米,白色、堇色、紅色和紫色;每年夏秋季開花,每花序可開放50天左右,全株花期長達4個月之久。是優良的園林觀賞花木,亦是良好的樹樁盆景種類之一。

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種小喬木,原產中國,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因其樹型不高,所以非常適宜作為庭院觀賞樹和街道綠化樹。紫薇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史,唐朝時就盛植於長安宮廷之中。近幾個世紀被引種到世界各地,西方人從印度發現這種樹,因此法語稱其為"印度丁香"(lilas des Indes)。

紫薇的拉丁種名來源於瑞典商人Magnus von Lagerström,因為他向創造雙名法的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供了這種植物的樣本。

形態特徵

紫薇樹,別名痒痒樹、百日紅。屬千屈菜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幹屈曲光滑,樹皮秋冬塊狀脫落。小枝略呈四棱形。葉對生或近於對生,橢圓形,全緣,先端尖,基部闊圓,葉表平滑無毛,葉背沿中肋有毛。花圓錐狀叢生於枝頂,花被皺縮,鮮紅。粉紅或白色。

新生樹皮後舊皮脫落,故樹幹光滑,夏季滿樹開花,頂生圓錐花序,每朵花有六瓣,花瓣皺縮如同皺紋紗,英語稱其為「皺紋紗桃金娘」(Crape myrtle 或 Crepe myrtle),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淡藕荷色等多種顏色,邊緣有不規則缺刻,基部具有長爪,非常美觀。花期可長達2—3個月。

生長環境編

紫薇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較強。耐乾旱和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種植在肥沃、深厚、疏鬆呈微酸性、酸性的土壤中生長健壯,花期長;怕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喜光,生長和開花都需充足的陽光,亦略耐蔭;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旺盛。花期7一9月。朔果廣橢圓形,11-12月成熟。 原產於我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諸省。性喜陽光和石灰性肥沃土壤,耐旱怕澇。 紫薇是一種很有趣的花樹,它有個特性:「紫薇花開百日紅,輕撫枝幹全樹動。」故紫薇又被稱為痒痒樹。紫薇樹姿優美,枝幹屈曲,花色鮮艷,且於夏秋少花季節開花,為園林中夏秋季重要觀花樹種,由於種植戶們不斷的培育選育,現熱門品種有:速生玫紅紫薇、溫江二紅紫薇、速生艷紅紫薇、日本紅葉喬木紫薇、紅火箭紫薇、紅火球紫薇、美國天鵝絨紫薇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東南亞至大洋洲,全屬約50種,中國有16種,早在1000年前已有栽培。通常用扦插和播種法繁殖。在北京以南的廣大地區可以露地種植。耐寒和抗乾旱能力較強;喜生於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質壤土上。喜溫暖、濕潤和充足的陽光。忌根部積水和排水不良。樹齡甚長,可達500~1000年。

主要分布地區: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北京天津等省市,經過多年的引種,許多地方地都可以栽培紫薇。

混交林

例如紫薇與泓森槐、楊樹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面積,能較好地發揮防護效益,可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條件,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混交林的原理和混交林的優勢:

混交林的原理: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據作物喜光與耐蔭,樹根紮根的深度,作物生長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進行不同樹種間的混合搭配,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分配不同層的光照,水分和養分。

混交林的優勢:1、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2、混合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林內光照減弱,水分蒸發減少,可以形成林內的小氣候 3、混合林的根系更加發達,在保持水分和防風固沙的效果會更加;4、混合林葉冠層厚,枯落物比較多,單位面積落葉更多,比單純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5、混合林品種多,生境比較好,病蟲害的天敵比較多,從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蟲害的繁殖和傳播;6、由於混交林溫度低、濕度大、風速小,火災的危險係數更低;6、混交林的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的輔助下,主幹可以長的更加通值、圓滿,乾材質量更好。

栽培技術

栽植

1、地栽:在11月落葉後至第二年3月栽植。栽植時留主幹高100~130厘米,剪去上部。待新的春梢生長後選留角度適宜的3~4個主枝,讓其開花。

2、盆栽:用當年老枝插活的成苗進行盆栽是快速培養盆景的好方法。由於紫薇枝條柔軟,盆栽的紫薇可適當進行攀扎。一般在春梢生長停止,枝條趨半木質化時進行盤扎和造形,用細棕繩牽引製成各種姿態的盆景。

施肥與病蟲防治

一般紫薇管理比較粗放。3月上旬應施抽梢肥,氮磷鉀結合: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一次磷鉀肥,以壯枝和催花;7月下旬和9月上旬各施一次花期肥,肥料為餅肥水等,使花開得艷麗。發現病害,用波爾多液或600倍的多菌靈液防治。

修剪

紫薇的花是生長在當年萌發的春梢頂部,萌發力強,樹冠不整齊,因此需要進行修剪。1、冬季修剪:為保證正常開花,且形成大花序,冬季修剪很重要。地栽的應在主枝定干(拳)高度處剪去當年生的枝條,使翌年抽出壯枝開花;盆栽的首先剪去所有的萌櫱枝、病枯枝、交叉重疊枝,為了美化造型,對其他枝條的飽滿頂芽的上方`1厘米處短截,一般只保留5厘米左右。2、花後修剪:在夏季開花後應剪去一部分殘花,不讓其結籽,以減少養分損耗,促進萌發新枝和開花。生長期修剪切忌對春季萌發的新枝進行修剪或短截,否則易造成只長枝不開花,以上為栽培管理技術資料。

主要價值

栽種位置

低級公路或庭園行道用樹

紫薇樹用做行道樹的樹種在綠化功能方面比較單一,像紫薇這樣既符合行道樹的遮陽、滯塵、減小噪音、吸收有毒氣體的基本要求,又具有優美樹姿、艷麗花色的特色樹種就更少。因而,對紫薇進行用作行道樹的技術開發與推廣必將會有廣闊的市場(在美國已經有作小型行道樹用的成功案例)。不過由於行道樹對主幹高度有一定要求(一般最低分枝要求離地面高2.0m以上),而通常紫薇的分枝點低,側芽萌發力強,主幹極性相對較弱,所以紫薇作行道用樹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是培養主幹。筆者推薦如下三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a.短截留壯芽或換頭;b.截干法養干;c.反覆短截側枝,促發中心干。

園林孤植用樹

孤植用樹主要是為了表現樹木的形體美,可以獨立成景供觀賞用。用作獨賞的樹種一般要求樹形優美,干形高大或奇特,且壽命要長。紫薇用作觀賞樹種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其樹姿舒展,干枝飄逸,花枝繁茂;但主要存在的問題也是如何實現「喬化」,要求在干形、冠形方面下工夫,充分體現其觀賞價值。

園林造景用樹

我們這兒所說的造景用樹,具有廣義的含義:是指所有在園林中應用於路旁、池邊、土丘、廊廳、房前屋後或與山石建築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區三、五成組散植,從而形成有自然之趣布置的園林樹種。它們大多在枝幹、花朵、果實、葉色或葉形等方面存在比較獨到的觀賞特性,在園林應用中能夠很好的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創造美好的景致。紫薇作園林造景用樹時就需要充分考慮到應用場地的差異,以便選用不同樣式的造型與之相匹配。這裡推薦幾種,如杯狀,開心形,叢球形,組合群栽以及亭、花瓶、花籃、牌坊、動物甚至幾何體等象形式造型。

盆景造型用樹

盆景已經不僅僅是局限於室內觀賞的一種盆栽,它甚至已經應用到公園、植物園、廣場乃至居民區作各種小品布置;而紫薇自古至今都是非常好的盆景樹材,為樁景「十八學士」之一;在傳統八大樁景流派中的徽派、川派里應用很多,其造型總結起來有掉拐、對拐、曲乾式、枯乾式、扭旋式、屏風式以及游龍式等多種。所以紫薇的另一個重要的園林景觀用途還可以是以各種樁景造型配置於適宜的環境當中,以起到一種遒勁、古樸、高雅、點睛的功效。

園林功能

紫薇具有較強的抗污染的能力,能抗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有毒氣體,故又是工礦區、住宅區美化環境的理想花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記載,紫薇樹的皮、木、花、種子、葉都可做藥。紫薇的根、葉、皮入藥,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之效。

視頻

千年紫薇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