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花針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花針茅(學名:Stipa purpurea Griseb.)是禾本科、針茅屬多年生密叢草本植物。鬚根較細而堅韌。稈細瘦,高可達45厘米,基部宿存枯葉鞘。葉鞘平滑無毛,長於節間;基生葉舌端鈍,稈生葉舌披針形,葉片縱卷如針狀,下面微粗糙,圓錐花序較簡單,基部常包藏於葉鞘內,長可達15厘米,分枝單生或孿生;小穗呈紫色;穎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外稃背部遍生細毛,頂端與芒相接處具關節,基盤尖銳,密毛柔毛,芒兩回膝曲扭轉,第一芒柱遍生長柔毛;內稃背面亦具短毛。7-10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甘肅、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帕米爾東部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 多生於海拔1900-5150米的山坡草甸、山前洪積扇或河谷階地上。

草質較硬,但牲畜喜食,由於耐牧性強,產草量高,可收貯青乾草,是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區優良牧草之一。

紫花針茅形態特徵

紫花針茅多年生密叢草本。 鬚根較細而堅韌。稈細瘦,高20-45厘米,具1-2節,基部宿存枯葉鞘。葉鞘平滑無毛,長於節間;基生葉舌端鈍,長約1毫米,稈生葉舌披針形,長3-6毫米,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結合,均具有極短緣毛;葉片縱卷如針狀,下面微粗糙,基生葉長為稈高1/2。

圓錐花序較簡單,基部常包藏於葉鞘內,長可達15厘米,分枝單生或孿生;小穗呈紫色;穎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長1.3-1.8厘米,具3脈(基部或有短小脈紋);外稃長約1厘米,背部遍生細毛,頂端與芒相接處具關節,基盤尖銳,長約2毫米,密毛柔毛,芒兩回膝曲扭轉,第一芒柱長1.5-1.8厘米,遍生長約3毫米的柔毛;內稃背面亦具短毛。穎果長約6毫米。花果期7-10月。[1]

紫花針茅主要變種

大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 Griseb. var. arenosa Tzvel.)與紫花針茅之主要區別為小穗及花均較長大,穎長1.7-2.5厘米,外稃長1.2-1.4厘米。分布於中國西藏。多生於海拔4500-5000米的砂礫地。

紫花針茅生長環境

紫花針茅多生於海拔1900-5150米的山坡草甸、山前洪積扇或河谷階地上。系寒旱生植物。在中國西藏廣泛生長在阿里中部、羌塘高原、雅魯藏布江中上游高山地帶及藏南高原湖盆區,屬寒冷半乾旱的高寒草原,生長地區海拔4500-4800米,氣候寒冷乾燥,為典型大陸性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40℃,≥0℃年積溫不足1500℃,≥10℃年積溫小於650℃,無霜期9-50天,降水量150-300毫米。土壤為高山草原土,pH8.0-8.7。紫花針茅做為建群種組成紫花針茅、紫花針茅一小嵩草、紫花針茅+青藏苔草、紫花針茅一變色錦雞兒+金露梅、紫花針茅一羊茅等草地型。在西藏阿里南部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西段之間的冰川洪積平原和山地,海拔3500-4900米溫涼乾旱的山地荒漠草原,年平均氣溫0-3℃,≥0℃的年積溫在200℃左右,無霜期81-123天,年降水量100-170毫米,在以變色錦雞兒為建群種的群落中,紫花針茅以主要伴生種出現。

在中國新疆,紫花針茅生長天山南坡的亞高山、高山帶和崑崙山、阿爾金山、帕米爾高山帶的乾旱陽坡、半陽坡、丘陵、平緩的高原剝蝕面、微凹的湖盆和寬坦的階地。其伴生種有早熟禾、線葉嵩草、寒生羊茅等。在天山北坡,海拔3100-3600米的高寒草原上,可形成單優勢種的紫花針茅草地型或紫花針茅+寒生羊茅草地型,群落蓋度20%-35%,草層高5-15厘米,產鮮草1200千克/公頃;在崑崙山中段,海拔3500-4000米,紫花針茅與新疆銀穗草、窄果嵩草等組成高寒草原類草地。[2]


紫花針茅分布範圍

紫花針茅分布於中國甘肅、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帕米爾東部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斯坦地區也有分布。

紫花針茅生長習性

紫花針茅在中國新疆,紫花針茅5月中、下旬開始萌髮長葉,7月生長迅速,8月抽穗開花,9月中、下旬地上部全部乾枯。生長期120天左右。

紫花針茅主要價值

紫花針茅抽穗開花之前,莖葉柔軟,適口性好,含粗蛋白質高,粗纖維少,營養價值比較高,各種家畜都喜採食。青鮮時,氂牛最喜食,羊也採食;乾枯後,羊、馬食其乾草。種子成熟後,尖銳的針芒可刺入羊特別是羔羊的皮膚,引起創傷,降低被毛的質量,犢牛食其草籽可引起結膜炎。因此,秋季不宜在紫花針茅為建群種的草場上放牧羔羊和牛犢;對馬無害,故可先牧馬群,踏趟草場後,再放牧其他家畜。

紫花針茅高寒草原在西藏草地類型中面積最大,產鮮草1500-2250千克/公頃,占西藏天然飼草全年總貯量的18%左右,對西藏的畜牧業有較大的影響,是藏系綿羊的主要放牧草場。[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