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玉簪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玉簪根
原圖鏈接紫玉簪

中文學名:紫玉簪

拉丁學名:Hosta albo-marginata (Hook.) Ohw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天門冬目

科:天門冬科

屬:玉簪屬

種:紫玉簪

紫玉簪根,為百合科植物紫萼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Bryocles ventricosa Salisb.;Hosta coerulea Tratt.]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1]

形態特徵

紫玉簪,多年生草本。

葉基生;柄長14-42cm,兩邊具翅;葉片卵形至卵圓形,長10-17cm,寬6.5-7cm,基部心形,具5-9對拱形平行的側脈。

花葶從葉叢中抽出,具1枚膜質的苞片狀葉,後者長卵形,長1.3-4cm(多數長2-2.5cm)。

總狀花序,花梗長6-8mm,基部具膜質卵形苞片,苞片長於花梗,稀稍短於花梗;花紫色或淡紫色;

花被筒下部細,長1-1.5cm,上部膨大成鐘形,與下部近於等長,直徑2-3cm;

花被裂片6,長橢圓形,長1.5-1.8cm,寬8-9mm;

雄蕊着生於花被筒基部,伸出花被筒外。

蒴果圓柱形,長2-4.5cm,先端具細尖;種子黑色。

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林下的陰濕地區。

資源分布:分布於化東、中南、西南、陝西河北。各地多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味

苦;辛;涼[2]

紫玉簪根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血;下骨鯁。

主咽喉腫痛;癰腫瘡瘍;跌打損傷;胃痛;牙痛;吐血;崩漏骨鯁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普濟方》:不可近牙齦。

附方

①治胃痛: 石玉簪根、紅牛膝、牛毛綱辛各二錢。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時各服一次。 (《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各種骨卡喉: 鮮紫玉簪根二至三錢。搗爛,溫開水送服。 (《江西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 紫玉簪根二兩,豬瘦肉二兩。水燉,服湯食肉。 (《江西草藥》)

④治紅崩白帶: 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燉肉吃。 (《陝西草藥》)

各家論述

1.《品匯精要》:患骨鯁,取根搗汁,以葦筒吹入喉內有效。

2.《分類草藥性》:治崩症,牙痛。

3.《貴州民間藥物》:理氣,止痛。

4.《四川中藥志》:治吐血,咽喉腫,牙齦痛,化骨鯁,敷癰疽、瘰癧、乳腫。

5.《重慶草藥》:調氣,和血,補虛。治婦女虛弱,紅白崩帶。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紫玉簪根 ,寶芝林中藥網
  2. 紫玉簪,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