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紫山鎮位於福建省泉州惠安縣境西北部東靠縣城,西倚洛江,南臨黃塘,北接泉港。總面積84.2平方公里,人口35038人(2003年末)。轄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翁後。境內有邱二娘起義遺址,建於明代的天然石洞室古寺宇--一片瓦寺。[1]
地理環境
紫山鎮地處福建省惠安縣西部,東靠縣城,西倚洛江,南 臨黃塘,北接泉港。1999年7月經省民政廳批准,從原黃塘鎮分出15個行政村設立。總面積84.2平方公里,總人口3.4多萬人,鎮區位於油園村,現居縣城9公里,隨着城西大道的即將開工建設,鎮區距縣城僅6公里。
自然資源
擁有山地26000多畝,耕地2000多畝,林果園12000多畝,其中余甘9000多畝,龍眼2000多畝,柿、桃、李等雜果1000多畝,經濟林油茶300多畝。[2]
經濟發展
有5個村集體林果場:烏石林果場約1780畝,以杉木、余甘、油茶等為主;前沈林果場約870畝,以巨尾桉、楊梅、李、桃、龍眼等果樹為主,以及養殖業(豬、羊、魚、雞、鴨等);尾田林果場約600畝,以余甘、黃花梨為主;村小組林果場、陳兜林果場各約150多畝,以黃花梨、余甘等為主;尾嶺柑桔場約300多畝,以飼養牛、羊及放養蜜蜂為主。村委會引導群眾發展養殖業致富,全村以養豬為主養殖戶100多戶,並建造沼氣池90多座。重點扶持發展初具規模的種植、養殖專業戶。籌建水泥路2公里多長,修建防火林帶20多公里,有效地防止山林火災發生。為防止水土流失,引導村民在山地余甘果園進行坡改梯改造1000多畝。2005年,被泉州市列為果、豬、沼三位一體治理示範村和先進單位。
自紫山建鎮以來,鎮黨委政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40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53億元,增長13.3%,完成工商稅收入庫3970萬元, 比2005年增長44.7%億元,增幅連續4年位居全縣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65元,全鎮15個村實現了小康村目標。工業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斷提升,"達利"食品在惠安民營企業中首獲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紅泥巴"鞋業被認定為市級知名商標,泉州億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億盛·金色新城】項目將建設成惠西新城區的標杆商住區,進一步提高全鎮人民的生活質量,全鎮共引進企業36家,完成投資12.5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家。[3]
交通條件
紫山鎮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福廈高速公路和正在興建的福廈高速鐵路橫穿全境,擬建的惠安鐵路西站緊鄰鎮區。泉州市區刺桐路北拓至紫山鎮,全長約20公里,採用半封閉式快速通道,將於2013年1月1日開工建設,建成通車後紫山鎮區至泉州市區只要10多分鐘,鎮區距福廈高速公路惠安出口不足5公里,距惠安火車站僅7公里,較近的石碼村和林口村距縣城僅4公里。惠黃公路及通鎮址公路是該鎮的兩條大動脈,隨着城西公路的建設,鎮區至縣城形成一個10分鐘車程的交通圈。該鎮的15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縣城的公交車能直通其中的13個行政村。
基礎設施
紫山鎮地理環境優越,自建鎮來,共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用於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完成了惠黃景觀大道紫山段改造拓寬工程、紫山大橋、翁後公路危橋改造任務,鋪砌通行政村道路27.6公里、通自然村道路141條,實現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100%。鎮區內學校、電信、移動通信、銀行、超市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鎮區規模不斷擴大,首個高檔商住區【億盛·金色新城】 現代化商業貿易日趨繁榮,中心集鎮初具規模。鎮區水、電充足,有礦泉水企業4家。通信網絡覆蓋全鎮,廣電實現村村通工程。現有3個工業小區,工業用地總面積3500畝,福建達利集團的總部位於紫山的林口工業區,該企業是全國食品工業的龍頭,企業競爭力不斷上升,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隨着第二期、第三期相繼投產,一個現代化食品工業區正悄悄崛起。
旅遊資源
該鎮山清水秀,素有"縣城後花園"美譽,轄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星羅棋布,這裡有"小華山"之譽的筆架山,有歷史文化名人戴卓峰的隱居處--一片瓦寺,有東晉時期的千年古剎--筆架仙公寺,有清末農民起義領袖邱二娘祭旗起義遺址,有碩大無比、渾圓如球的"寶珠月石",有半嶺森林公園的天然氧吧,還有依山傍水、集旅遊、休閒、商住、農業觀光為一體的聚龍養生園等等。該鎮文化旅遊區規劃正在逐步推進,鎮區首個生態居住高檔小區【億盛·金色新城】已基本完工,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是一片集投資、娛樂、旅遊、休閒的熱土,紫山將以其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風景吸引四方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