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糜穰 | |
---|---|
圖片來源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糜穰 漢語拼音:Mí Ránɡ |
糜穰,中藥材名。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稷的莖。功能主治為:治腳氣衝心、悶。糜穰一石,多煮取濃汁,去滓,納椒目一斗,更煎十餘沸。漬腳三兩度,如冷,溫漬洗,瘥止。無所忌。[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糜穰
拼音名:Mí Ránɡ
出處
《廣濟方》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稷的莖。
性味
《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能主治
《廣濟方》:"治腳氣衝心、悶。糜穰一石,多煮取濃汁,去滓,納椒目一斗,更煎十餘沸。漬腳三兩度,如冷,溫漬洗,瘥止。無所忌。"[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形態特徵
稷一年生栽培草本。稈粗壯,直立,高40-120厘米,單生或少數叢生,有時有分枝,節密被髭毛,節下被疣基毛。葉鞘鬆弛,被疣基毛;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頂端具長約2毫米的睫毛;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5-20毫米,兩面具疣基的長柔毛或無毛,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常粗糙。圓錐花序開展或較緊密,成熟時下垂,長10-30厘米,分枝粗或纖細,具棱槽,邊緣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與小穗;小穗卵狀橢圓形,長4-5毫米;穎紙質,無毛,第一穎正三角形,長約為小穗的1/2-2/3,頂端尖或錐尖,通常具5-7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通常具11脈,其脈頂端漸匯合呈喙狀;第一外稃形似第二穎,具11-13脈;內稃透明膜質,短小,長1.5-2毫米,頂端微凹或深2裂;第二小花長約3毫米,成熟後因品種不同,而有黃、乳白、褐、紅和黑等色;第二外稃背部圓形,平滑,具7脈,內稃具2脈;鱗被較發育,長0.4-0.5毫米,寬約0.7毫米,多脈,並由1級脈分出次級脈。胚乳長為穀粒的1/2,種臍點狀,黑色。染色體2n=36(AB-дулов1931),40(Church.,1929)。花果期7-9月。
分布區域
中國西北、華北、西南、東北、華南以及華東等地山區都有栽培,新疆偶見有野生狀的。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溫暖地區都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