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糝子湯,冬瓜菜(王晶華)

糝子湯,冬瓜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糝子湯,冬瓜菜》中國當代作家王晶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糝子湯,冬瓜菜

農曆二月十七是姑姑的生日,歲數大了,忘生兒在農村習俗里是個吉利的事。自從姑姑七十三歲生日過了之後,我們做小輩的在潛意識中淡忘姑姑的生日,但在心裡清清楚楚地數着姑姑的歲數,每數一歲心裡悄悄地送上殷殷祝福,同時也隱隱地牽動着絲絲不舍。今年二月十七,從外地回來的表哥表弟,給姑姑辦了八十四歲的生日宴。

宴席很豐盛:珍饈美酒,山珍海味,姑姑坐在擺滿盤盤碟碟的圓桌邊,看着堆滿奶油和祝福的雙層生日蛋糕,熱淚在眼眶裡打着轉兒,她忘我地沉浸在兒孫滿堂,子孝孫賢的幸福里。許久許久不開口,像是沉醉於暫時的團圓,又像是慢品歲月的曾經,最後抬起略顯渾濁的眼,環視了圍坐在圓桌前的我們,激動地說:「日子真是好過了,這一大桌子的菜,還有大蛋糕。想想你們小時候,我只有用糝子湯來招待你們,今兒個我是連糝子湯也熬不動了」。姑姑的話突然間打斷了一大家子的幸福喧鬧,氣氛一下子沉靜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盯着眼前滿頭銀髮的姑。我已無心品嘗盛席美味,打量着祥和的老姑,思緒卻禁不住地飄回到小時候的時光里……

那是我剛記事兒的時候,每年秋忙過後,芝麻、豆子、玉米都收完了,農閒了,天氣也轉涼了。賢惠的媽媽便會安排姐姐、哥哥和我送奶奶上姑姑家走親戚,住上一段時間。只要媽媽一發話,我們兄妹仨人便興高采烈地張羅起來:姐姐拉出架子車,哥哥去找短腿的不長不短的條凳,我也忙前忙後地打雜兒,找繩子把條凳捆在架子車的尾巴上,免得奶奶坐在車上往下滑。捆好條凳後,把車把往下一磕,掂一把掃帚「唰唰」兩下掃去車箱裡的浮塵,然後攤開䈬席墊平,鋪好被子,扶着小腳的奶奶坐上車子。儘管那時年齡小,姐姐最大也不過是十一二歲,但幹這些小活兒竟很是乾淨利落,一小會兒功夫就完成了。

姐姐拉着架子車,我和哥哥一邊一個手扶着車幫推着,車子走在被實心的鐵輪牛車軋得深深的泥路車轍里,發出「咯咯噔噔」的聲音。儘管路不好走,我們也不覺得有多費勁兒,耳邊吹着涼涼爽爽的秋風,路邊兩行小楊樹也像我們一樣高興似的,稀稀疏疏的葉子在秋風中搖曳,還時不時地飄下片片黃葉,四五里的坑坑窪窪的土路眨眼間就到了姑姑村頭。快見到姑姑了,我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就連嘴角兒都掂着笑了。姑姑老遠就迎出來了,「姑--」「姑--」「姑--」看見姑姑了,我們兄妹仨個跟比賽似的,扯開嗓子喊。姑姑爽朗地笑着應和着我們,先接下奶奶,安置到堂屋裡。然後笑着招呼我們:「恁幾個走恁遠了,餓了不?」「不餓」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着話偷眼瞅奶奶。奶奶說:「才從家裡走多遠哪,咋會餓哩」說着話還不太放心地用眼示意我們。其實我們也確實沒有感覺到餓。姑姑嗔笑:「說瞎話哩,小孩們正裝飯,又走恁幾里地了,咱沒好面,還沒有雜麵呀」。姑姑說着就往灶房走,我們仨個像小跟班似的緊跟着姑姑,也不顧及奶奶樂意不樂意了。姑姑從麵缸里舀起半瓢剛打的飄着新鮮香味的玉米糝兒,拿起水瓢往大鍋里添水,一邊幹活一邊說:「剛打好的糝子,咱熬稠點,讓它插筷兒不倒,再炒個冬瓜菜,餾個雜麵饃,好呆也得吃個飽兒呀」。於是姐姐削菜,哥哥燒鍋,我跟在姑姑後面忙上忙下,主要是打嘴沫兒官司,這是奶奶給我的封號,因為我好說話。不一會兒飯就做好了,糝子湯:黃橙橙,黏糊糊;冬瓜菜:脆白透亮,還透出根根青筋兒;雜麵饃是用玉米面摻小麥面做的,金黃金黃的,就是你不餓,看着也想吃點兒。我們把這看着都饞人的飯菜端到院內那棵棗樹下的石頭板兒上,當時家家好像都有那樣的石板飯桌,上面是一塊厚厚的長方形的青石板,下面用四塊同樣長的石頭豎起來撐着,吃飯時,大人小孩都圍着這樣的飯桌吃着喝着。姑姑坐在旁邊看着:我們啃着雜麵饃,喝口糝子湯,夾塊兒冬瓜菜。感覺雜麵饃香中帶點甜頭,玉米粥噴香噴香的,冬瓜菜竟然和肉一樣好吃。心裡也一直犯着嘀咕:平常在家不也常吃嘛,咋就不如姑姑做的香哩。一陣狼吞虎咽之後,用袖子抹抹嘴,抬頭看看姑姑,迎着她慈祥的目光,我們會心地笑了。姑笑盈盈地問:「好喝不?」我們樂呵呵地答:「好喝,咋恁香哩。」奶奶拄着拐扙從堂屋出來,踱着顫顫巍巍的腳步,虎着臉忿忿地說:「都傻笑啥?恨人!死不聽話。」我們全不理會,就是高興嘛,心裡也說不出有多麼的滿足。

在那個缺糧的年代,姑父在外地工作,姑姑在家拉扯四五個孩子,別說頓頓吃白面饃了,就是雜麵饃能讓孩子們吃飽都很難,所以奶奶在來的路上千叮嚀萬囑咐:到恁姑家不到飯食兒誰也不能說餓。我們也正如奶奶所說的那樣剛走幾里路也確實沒覺得餓。但關鍵是我們抵擋不住姑姑的熱情:她那爽朗的笑聲,親切的話語,還有那骨子裡透出的親情,這一切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們,像春風一樣溫暖着我們。姑姑拿不出糖果來招待我們,甚至是白面饃都沒有,但她把她的愛都精心地熬在糝子湯里,香噴噴,黏糊糊,就着冬瓜菜,喝一口是溫暖,吃一塊兒是幸福

今天我端坐盛宴,卻品不出美味,內心只是慢嚼着兒時糝子湯,冬瓜菜的味道……播種陽光,收穫溫暖。姑給我們的愛像和煦陽光播灑在我們心間,歲月在流轉,溫暖在綿延。平常想姑了打個電話,一聽到她那爽朗的聲音,心裡頭的千萬個惦念一下子消散了:姑是健康的,我就是快樂的。

抬眼細細打量着坐在面前的老姑:頭髮白了,眼角疊着一褶一褶的皺紋,年輕時漂亮的雙眼皮也松馳下來蓋住眼瞼,曾經炯炯有神的一雙大眼睛也變得渾濁了,腰彎了,腿腳不靈便了……姑老了,儼然是我小時候奶奶的模樣……驀地一層朦朦朧朧的濕氣模糊了我的雙眼,難以名狀的惋惜和眷戀沉甸甸地覆壓心頭:我們還沒來得及,您怎能這樣匆匆地老得讓人措手不及;我們要怎樣才能挽住您蹣跚的步履……流淌的歲月呀,你輕些吧,別去打擾我的姑。

[1]

作者簡介

王晶華,河南確山人,中學高級教師,確山郎陵詩社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