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精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精度

精度,是測量值真值的接近程度。包含精密度準確度精確度三個方面。

每一種物理量要用數值表示時,必須先要制定一種標準,並選定一種單位 (unit)。標準及單位的制定,是為了溝通人與人之間對於物理現象的認識。這種標準的制定,通常是根據人們對於所要測量的物理量的認識與了解,並且要考慮這標準是否容易複製,或測量的過程是否容易操作等實際問題。

由於各種物理量的標準的制定是人為的,因此需要經過一個社會或團體的公認,才會逐漸為人們普遍採用。

等級

精度的等級是以它的允許誤差占錶盤刻度值的百分數來劃分的,其精度等級數越大允許誤差占錶盤刻度極限值越大。量程越大,同樣精度等級的,它測得壓力值的絕對值允許誤差越大。

經常使用的的精度為 2.5 、1.5 級,如果是1.0和0.5級的屬於高精度,現在有的數字已經達到0.25級。

表徵方式

精度常使用三種方式來表徵。1)最大誤差占真實值的百分比,如測量誤差3%;2)最大誤差,如測量精度±0.02mm;3)誤差正態分布,如誤差0%~10%占比例65%,誤差10%~20%占比例20%,誤差20%~30%占10%,誤差30%以上占5%。[1]

比較以上三種表徵方式,可以看出:

1.最大誤差百分比方式簡單直觀。由於基於真實值,不具體。在不知道真實值的情況下,無法判讀誤差的具體大小。

2.最大誤差方式簡單直觀,反應了誤差的具體值,但是有片面性。

3.誤差正態分布方式科學、全面、系統,但是表述較為複雜,所以反而不如前兩種應用廣泛。

相關資訊

世界性的測量標準起源於歐洲工業革命之後;法國科學院首先在 1791 年決定用地球的大小來制定長度單位,定義一米為沿子午線由北極經巴黎至赤道的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於 1889 年並按此規格鑄造一白金米尺作為標準原器。[2]

正式的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簡稱 ISO ) 於 1960 年成立,目前在國際間推行的度量衡標準稱為國際標準單位 ( Systeme International d'Unit'es 簡稱公制單位,英文名稱為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它是在 1960 年國際度量衡大會 (General Conference of Weights Measures, 簡稱 CGPM ) 中決定採用並推行的。

在這套單位制度中,將物理量的單位分為基本單位、輔助單位、導出單位等三種。而基本單位細分成七種,分別是:長度、質量、時間、電流、溫度、物量 (amount of substance)、亮度

基本單位

量 基本單位 名稱 符號 長度 米 metre m 質量 千克 kilogram kg 時間 秒 second s 電流 安培 Ampere A 溫度 開爾文 kelvin K 物質的量 摩爾 mole mol 發光強度 坎德拉 candela cd

地質學

"精度"指野外地質現象能夠在圖上表示出來的詳細程度和準確度。詳細程度指對地質現象反映的詳細程度,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質現象的尺寸界限愈小。建築地段的各種地質界限點在圖上的誤差不得超過3mm其它地段不應超過5mm實際允許誤差為上值乘比例尺分母。

精密測量最常用為尺寸,即長度單位,而長度方面在 1960 年採用氪原子 (Kr 86) 光波作為標準。在 1983 年的第 17 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就將光速在真空中定義為一常數,即 299 , 792 , 458 公尺 / 秒,而 1 公尺就是光在 299 , 792 , 458 分之 1 秒內於真空中所走過的距離。長度單位可區分成公制與英制等兩種。

儀表的精度:

精度 是反映儀表誤差大小的術語。

δ=(△max)/(Аmax)×100% (δ為精度等級;△max為最大測量誤差;Аmax為儀表量程。)

儀表的等級有:0.05,0.1,0.2,0.5,1.0,1.5,2.5,5。

發展歷史

根據JJF1001-1998《通用計量名詞及定義》,精度一詞不再使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