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砂
粉砂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粉砂是一種粒徑在0.0625至0.0039毫米之間的礦物或岩石碎粒,粒度介於砂和粘土顆粒之間。由暴露在地表的各種岩石經風化破碎而成。粉砂的成分與砂相似,但岩屑含量減少。粉砂分布于海濱、河流及湖泊沉積物中,其粘性差,具有透水性。
標準規定
《土的分類標準》(GBJ145--90)規定,細粒含量在15%~50%之間,且細粒為粉土的土,稱為粉土質砂。
《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 50021--2001(2009版))規定,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50%的土,應定名為粉砂。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02)規定,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的土,稱為粉砂。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 D63-2007)3.1.9規定,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總質量的50%的土,稱為粉砂。 [1-2]
鑑別方法
1、觀察顆粒粗細:大部分顆粒與小米粉(<0.1mm)近似
2、乾燥時狀態:顆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膠結(稍加壓即能分散)
3、濕潤時手拍後的狀態:表面有顯著翻漿現象,及表面有水滲出
4、粘着程度:有輕微粘着感
5、不可搓條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