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粑的味道(蘇小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粑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米粑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蘇小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米粑的味道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風吹老碧桃花」,從大文豪蘇試筆下走出來的小城,就是我的家鄉——都昌,「米粑」是素有中國牙都、珍珠之鄉、候鳥王國之稱的都昌名吃。

外形似餃子的米粑也叫「孝心粑」,相傳始於東晉名將陶侃為了孝敬病重的母親發明製作了「米粑」,幾日沒有胃口的陶母食之皮薄鮮美的米粑讚不絕口,連食數個。陶母去世後,每年清明陶侃常以「孝心米粑」懷念賢母。

做清明粑的這一習俗一直保留至今,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是全城做粑的日子。張家做好了給李家端過去一碗熱乎乎的米粑嘗嘗,李家的粑出鍋了也會回贈一碗以表謝意,小小的米粑成了增進睦鄰友好情誼使者。

好吃的味道會上癮,智慧的先輩總能找到更多吃米粑的「藉口」。小孩子出生的時候家裡要做「洗三粑」,分給四舍五鄰親朋好友品嘗沾染喜氣。周歲的時候要吃「歲周粑」和十二個「伴娘粑」。傳說寶寶周歲以內每個月都有一位天上的娘娘保佑着。伴娘粑自然是為了「感謝」十二個娘娘的。等到十歲生日那天,全家又熱熱鬧鬧地做粑慶祝了。聽長輩說有「粑」才有「根」,「粑根」的諧音是「巴根」, 猜想一定是祈福孩子能長成一棵根莖緊緊巴住泥土的參天大樹吧。

四十歲生日那年,趕巧我在娘家。姐姐端過來一大碗白白嫩嫩的米粑:「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正好你生日,來不及做粑,我專門去買了些,咱'巴巴根」!長姐如母,小時候寵我,長大了還把當把我當孩子一樣疼愛着!

小時候和哥哥姐姐一起去鄉村外婆家玩,正巧遇上舅舅家剛蓋完樓房,我們還有口福地吃了「上樑粑」,也叫「金錢粑」,從名字都知道小小的粑承載了祖祖輩輩的祈禱和祝福。

米粑既可以當主食也是招待貴賓的特色菜,還是天天吃不厭的早餐。

想吃粑的時候一定是想家的時候,鄉愁是一碗米粑。雖然離開家二十多年了,但是對家鄉美食依然喜歡和偏愛。「買米粑哦!剛出鍋的米粑」, 童年記憶中清晨巷子裡那一聲聲朗朗的吆喝聲仿佛還在耳邊迴蕩。

回鄉的遊子不吃口米粑算不得完整地回了一趟老家。前幾天又看見微信里米粑的誘惑:「最美的風景是你的笑容,最美的味道家鄉味道」。遠在西藏的同學回家探親時感慨着。手機里他發給我看的剛出鍋的米粑熱氣騰騰、氤氳靉靆。想起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那句諺語:「上嬌的女兒出鍋的粑。」可不是嗎?嬌羞美麗的新娘子誰不喜歡誰不愛?!

仿佛潔白如雪的「她」正在召喚着我,隔着屏幕似乎可以觸摸到它的溫熱,聞到它的鮮香。想飛回去躁動的心早已按捺不住,寂寞的胃也在咚咚作響。望之不可求,見之不可得,不禁酸酸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昨晚夢見小時候過小年的那天家人在一起包粑時的其樂融融。

包米粑可是個大工程。「等到水沸騰的時候,把水倒進米粉裡面,用筷子快速攪拌,再用力揉搓,最後的粑粉團要像雞蛋皮那樣光滑才行」,媽媽把揉粑粉的工作交給了哥哥。

餡要提前炒到七八成熟,多油。空氣中瀰漫着鐵鍋熱油里有臘肉的香氣,繫着圍裙的媽媽正熟練地炒着各種粑餡。等粑粉團好了粑餡也炒好了,梅乾菜臘肉餡的薰香撲鼻,豆角豆腐的鮮嫩可口,臘肉蘿蔔絲的讓人垂涎欲滴。

包粑前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四個姐姐們像勤勞的小蜜蜂開始忙碌了。「手指尖尖會繡花,手指團團會做粑」,那一小團粑粉在姐姐們的巧手下捏成了薄如紙,白如玉的粑皮。加上姐姐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技術,粑皮包上餡就變成玲瓏的米粑了,那小小的成就感讓人心生歡喜。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一邊包着粑一邊說說笑笑的溫馨愜意。

灶爐旁的貓咪鼾聲均勻。我用小手指在窗戶上劃開幾道水蒸氣,不遠處有小夥伴們放的煙花五彩斑斕,飄雪的路燈下採買了一堆年貨的爸爸正朝着家的方向走來,我們都爭先恐的搶着給爸爸開門提東西。

粑要趁熱,揭開蒸籠蓋那一瞬間,蒸氣籠罩,香氣四溢, 咬一嘴糍嫩可口。忙碌了一天的一家人圍坐在一桌吃着美味,享受着勞動後輕鬆愉悅的時刻。屋外傳來小年放鞭炮的聲音,屋內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和他們一群孩子的歡聲笑語,只覺那一入口的米粑甜甜蜜蜜。

我無數次夢回和家人在一起的簡單幸福,醒來還會嘴角上揚。可是後來媽媽中風了,導致失語不會咀嚼。家裡有一段時間沒吃過米粑了,那天媽媽拿了一個米粑徑直往嘴巴里送,任憑張開的嘴巴如何努力,卻怎麼也無法咀嚼,媽媽嘗試着幾次,可是嘴裡的米粑仍然紋絲不動,媽媽像個無助的孩子似的嗚嗚的哭起來了。縱有千言萬語卻說不出來話是多麼痛苦的事,一旁的我們心疼地摟着安慰媽媽,不忍心看媽媽滿是委屈、傷心、無奈的眼睛。除了干着急和捨不得媽媽,我卻一點忙都幫不上。那一刻喉嚨里像是有東西堵着,只覺得嘴巴里的米粑「苦澀無比」,淚水滑落了一臉,那是憂傷的味道。以至於媽媽走了之後許多年來,我都很害怕回想到那個傷感殘忍的畫面。

前幾年姐姐姐夫專程不遠千裡帶了粑粉過來。在都昌有名氣的米粑數大港鹽田土塘鎮那邊,姐夫老家也是那邊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姐夫拜師學藝,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上我的勤學苦練,包出的粑竟讓姐姐姐夫連連稱讚。有了老師的認可和鼓勵,徒弟便有底氣現學現賣。專程邀請了好朋友來家裡做客,以娘家招待貴賓最高待遇的米粑奉上。

南北米麵,北方的朋友從未聽說過米粑為何物,猜想吃怪了麵食的北方人定是吃不慣這種在他們看來用米做的「餃子」。好不好吃,吃了才知道。沒想到卻好評如潮。

「口感吃起來和北方蒸餃完全不一樣,米餃有江南的稻香和細膩,還有特有的筋道。」

「軟軟的,糯糯的,像戀人溫柔的唇,人間美味也!」

「小巧精緻白皙得像溫婉的江南女子。」

我被朋友們的點評逗笑了,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聽到他們異口同聲來一句:「如果能像吃餃子一樣蘸上料就更好,要辣的」。

我很慚愧好客之餘忽略了南北文化飲食的差異,忘記了在味覺上的照顧。趕忙調配好一碗蒜蓉澆上紅彤彤的辣油。北方的水配南方的米,南方的粑配北方的蒜,有點意思。朋友們邊吃邊淌汗直呼「得勁,得勁!下次還要來」!

第一次見識這種豪邁直爽潑辣沾料吃粑的場面,一旁的我被那酣暢淋漓的氛圍所感染,也好奇地夾起米粑蘸了蘸料,從小不沾辣的我,那辣子一入口瞬間感覺口腔被火焰充滿,腦門逼出星星點點的汗。連擺手說「辣,辣!」,吐着舌頭急着找水漱口的我也把朋友給逗樂了。

喜愛的食物里藏着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讀初中的東湖學校旁邊那家去過幾次的賣米粑的早餐店,估計早已消失在日新月異的城市里。給我買過愛心粑吃的他們又在哪裡呀?!

人在他鄉,味在家鄉。無論走多遠,念念不忘的那一口米粑,它讓遠方的人不再孤獨。酸甜苦辣皆滋味,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1]

作者簡介

蘇小燕,1977年出生於鄱陽湖畔都昌縣,求學於上海,定居於鄭州,有作品散見各類媒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