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哈伊爾·博格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哈伊爾·博格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Mikhail Bogdanovich Barklay-de-Tolli,西里爾字母: Михаи́л Богда́нович Баркла́й-де-То́лли,1761年-1815年),俄羅斯帝國陸軍元帥、親王,冬宮六十四元帥之一,芬蘭總督(1809—1810),戰爭大臣(1810–1813),及第六、第七次反法同盟中的帝俄皇家陸軍總司令,基督教徒。

基督七大聖事俗稱教七禮或七聖禮,是7種被賦予特殊神聖意涵的儀式[1],是基督教會一切宗教活動的基礎。天主教、東正教等傳統基督教派認為聖事僅此7項,《天主教法典》將其定名為:洗禮聖事、堅振聖事、聖體聖事、懺悔聖事、病人傅油聖事、聖秩聖事、婚姻聖事[2],每項聖事還有若干別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則只承認其中的洗禮以及聖體。

簡介

巴克萊·德托利1761年11月27日出生於立窩尼亞的帕穆希斯,是在Žeimelis(今立陶宛北部)的一家教堂受洗的路德宗教徒,祖先是從17世紀遷來立窩尼亞的說德語的蘇格蘭貴族家庭的後代,他的祖父是里加市長,他的父親博格丹·巴克萊·德托利受承認為俄國貴族。

年輕的巴克萊在1767年5月13日加入了普斯科夫卡賓槍騎兵團,1778年5月成為小號手。1788—1789年巴克萊參加了對土耳其的戰爭,並在奧恰科夫和阿卡曼攻城戰中有傑出的表現。1790年參加了俄國與瑞典的戰爭,四年後,巴克萊跟隨蘇沃洛夫元帥前往波蘭鎮壓柯斯丘什科起義。1794年巴克萊作為一名在近來的幾次重大戰役中擔任多位高級軍官的傑出副官,被晉升為中校。同年,他被任命為艾斯特蘭獵兵軍指揮官,三年後改任第四獵兵團指揮官直到1799年,隨後出於對他在1794年波蘭戰役中的優秀表現,巴克萊獲晉升陸軍少將。

在1806年與拿破崙的戰爭中,巴克萊在東普魯士的普烏圖斯克會戰(1806年11月)中表現傑出,並在之後的艾勞會戰(1807年2月7日)中負傷,兩次會戰中巴克萊的表現使他升為中將。

傷愈後,巴克萊於1808年回到軍隊指揮了對瑞屬芬蘭的軍事行動。1809年巴克萊迅速而勇猛的穿越冰封的波的尼亞灣的行動使他的名聲哄傳歐洲,此舉使得俄軍出敵不意的占領了瑞典的于默奧。對於這一戰術的運用,巴克萊的事跡被俄國著名詩人Baratynsky(曾被普希金稱讚過的某人)寫入其不朽的詩篇中。巴克萊在此戰後晉升陸軍上將,並被任命為芬蘭總督。一年後,巴克萊回到京師擔任戰爭大臣直到1813年。

視頻

米哈伊爾·博格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 相關視頻

世界三大宗教
天主教電影:平民教宗方濟各預告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