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束孝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藝術上,王令的詩受到了中唐韓愈、孟郊、盧仝等人的深刻影響,氣概健舉,想象奇特,詞句生硬。詠物寫景、感事議論的長篇古詩尤其如此。仁宗朝以來,詩壇一改宋初三朝之浮靡蕪鄙風習,新一代詩人中頗有一些作詩高揚氣概,風格健舉的,如石延年、蘇舜欽、歐陽修、李覯、郭祥正、徐積等人,或師法「韓孟」,或追摹「李杜」,總歸取法唐之中、盛雄健高遠的作派。在諸多效法「韓孟」的詩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個。他既學韓詩的雄邁勁健、奇古奧衍,又學孟郊的冷僻尖峭與慘澹深摯。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體詩也不乏開闊矯健的表現方式與境界,而近於杜甫律絕[1]的風格。大概由於短命和作詩求奇,人們常把王令與唐代詩人李賀相比,但兩人的風格差異還是較明顯的。王令偏於奇健峭厲、憤嫉冷僻,而不似李賀那般幽幻瑰麗、哀感頑艷。
“ |
純金出熔爐,烜赫掩熾火。 錦成洗春江,眾目炫莫奈。 魚鹽物誠微,誤用幸不涴。 君家兄弟賢,我見始驚夥。 文章露光芒,藏蘊包叢脞, 關門當自足,何暇更待我。 固知仁人心,姑欲恤窮餓。 苟論才不才,自合棄如唾。 憶昨西來初,戚惕侍客坐。 交持駕說口,張闔不可鏁。 間發辨經義,鐵舌莫摩挫。 高文忽下投,白日駭天墮。 眩怖欲前掩,布帛不可裹。 初視固宜驚,獨獲亦堪賀。 又如遇貴人,繡錦飾婀娜。 回眸忽自監,惡面復寠祼。 屈降心已甘,嘆慎志亦頗。 雄高豈復爭,愛恤亦加荷。 大詩又來及,推與太浮過。 自無賢可稱,以是惡甚播。 譬如享尪人,豆食止則可。 苟強擔石負,蹉跌適足禍。 何以論報心,結草效鬼顆。 |
” |
— [北宋]王令 |
作者簡介
令(1032—1059),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五歲父母雙亡,隨叔祖王乙移居廣陵(今江蘇揚州)。十六七歲自立門戶,在天長(今屬安徽)、高郵(今屬江蘇)、江陰(今屬江蘇)等地授徒為生。至和元年(1054),在高郵拜識王安石,受其賞識,此後成為至交。由於王安石的稱譽,王令的詩歌始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帶,王令逐漸成了一個頗負盛名的詩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將其妻之堂妹嫁給他,次年他便在常州(今屬江蘇)病逝,年僅二十八歲。王安石《思逢原》一詩有「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對他的才高命短、不為世用表示惋惜。
王令詩文由其外孫吳說編為《廣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業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據嘉業堂該校點,詩賦文21卷。另有《拾遺》《附錄》《年譜》等。王令的詩風,或清新,如《舟次》;或豪放,如《暑旱苦熱》《龍池二絕》等。其古詩,大都格調高古,詩語奇險,深受唐代詩人韓愈、孟郊詩風的影響。《四庫總目提要》評王令的詩道:「磅礴奧衍,大率以韓愈為宗,而出入於盧仝、李賀、孟郊之間,雖得年不永,未能鍛煉以老其材,或不免縱橫太過,而視倨促剽竊者流,則固倜倜乎遠矣。」這可謂一語中的。王令的《張巡》酷似韓詩,而《秋居》等則分明是受了孟詩的影響[2]。
視頻
答束孝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絕句律詩格律【寶典】 ,豆丁網,2016-01-24
- ↑ 王令,詩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