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答友人問(蕭月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答友人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答友人問》中國當代作家蕭月月的散文。

作品欣賞

答友人問

有年輕朋友今天問菜九,周末在家不出門,一般做什麼?

其實很多人都問過菜九這樣的問題。我今天的回答是:有時間就整理舊作,擴大翻新原有成果。雖然這確實一直是菜九在電腦前的基本狀態,但今天這樣的回答是斟酌再三的。

因為這段時間菜九把呂澤問題翻出來做了兩遍,第二遍的也臨近尾聲了。前兩個月以《雜議呂澤》為題,將舊作《略論漢定天下過程中的呂氏武裝》中未涉及到的事情鈎沉出來。做完之後,發現還有做的餘地,於是就以《呂澤問題從頭說》或《打撈呂澤》為題,以前一個雜議為基礎,將相關內容變個順序再捋一遍,相當於把呂澤徹底鈎沉一遍。菜九明確提出呂后的哥哥呂澤是大漢王朝數一數二的開國功臣,應該是歷史上首次對呂氏武裝存在的關注。如果學界對呂氏武裝及呂澤作用有所正視,應該歸功於菜九的引領。

在整理舊作一事上,菜九有特別心得,像這樣成果大的東西不能滿足於做成就行,只要有可能,就要二度甚至三度以上的開掘。千萬不能留下餘地,因為一個單獨論文,不論發現多大,也只是一個點,完全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幾度挖掘,做成幾個課題,就可以形成一個面。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菜九在歪詩《竹》里寫的那樣「你悄悄繁茂成叢林/就在風中/相互傳遞着微笑」的效果。而且早期的東西可以作為階段性成果為後來的進步搭個平台,進行的時候省事省力。進步到後一個階段,回望前面那個平台,可以清楚辨析出自己的進步。

在攢文字方面,菜九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這個運氣不僅是指一個門外漢到學術領域找樂子居然找到了,而且還指相當數量的所謂舊作還真有整理翻新的必要。從田秉鍔老師處學來一句回首前程非常管用,菜九就好個每每回首一下,看一看來路大致可辨的蹤跡,發出若干感慨。

作為底層人士,撫今追昔難免矯情之譏,然人天生平等,這樣的權利與大人物等同。自我感覺一向良好的菜九最喜歡的效果就是讓大家笑,最後個個笑不出來,只余菜九一個人笑。歷史曾經證明,估計還將繼續證明,這就是菜九段感覺超級良好的原因所在。

遙想當年,菜九突然發現可以在早期史料真偽的甄別方面做一些工作,一些比較懂行的同事出於好心告誡我,高校里這種專家多得是,他們的研究條件與資料占有,遠非你這種業餘可比,不要白費勁了。這種勸說當然有道理,只是菜九想,他們是人,菜九也是人,憑什麼就不能跟他們搞一把。漸漸地,菜九還真的在這種地方摸索出了一些門道,搗鼓出一些東西。簡單來說,就是找到有懷疑的問題,然後把所有相關性資料全部找出來排比一番,有時還真能發現一些前人沒有發現的問題。進入互聯網時代後,菜九的所謂成果經過自己無休止的四處發布,某些私貨也漸漸產生一些影響,甚至被一些人當作評判是非及水平如何的標的。到頭來,當年笑菜九的人,一個也笑不起來了。

菜九的辦法說出來一錢不值,就是以經解經之法,加上人之常情是否吻合。兩個或以上不兼容的事件記錄,必然有一個不成立;不符合人情的記錄,必然有詐。這兩個方面要做的事就太多了。菜九發現問題後,剩下的事就是把語言組織好。很多事情需要搞,菜九的水平有限,組織語言的過程相當費事,所以有大量需要弄的事,往往來不及弄。因精力有限,只好挑重要的弄。當下的呂澤問題也是,頭緒早已清楚,真要成文,要擺平的事還真不少。豈止呂澤問題是這樣的,菜九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不斷擺平弄成的。

在組織語言上,菜九有一股子笨氣,就是不惜時間,反覆錘鍊,務必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使之首尾呼應,不留瑕疵。就如孫子兵法所說,不恃敵不來攻,而恃己之不可攻。這樣的笨辦法雖然耗時,但久而久之,會使語言能力提高,水平也有所提高,所得大於付出。正應了老子所說大智若愚。菜九一不小心也與智搭邊了。

說到大智若愚,菜九還有話要說。菜九這麼多年來,作品轉載無數,但都不來錢。攢了幾本書,經菜九不懈傳播,都有名著氣象,也不來錢。看公私人等將拙作收入各自的空間,表明拙作還是有價值的。難道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掙錢。好在菜九攢文字不介意掙錢與否,也絕對不會因為不掙錢而熱情稍減。結果呆人有呆福,出手的貨色成色都不差。曾經呆呆地想過,在寫得像現在這樣不掙錢與寫得爛一點掙錢又掙名之間作選擇的話,寧願不掙錢不要名,也要把質量維繫住。愚以為,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最終界定,還是要靠質量說話。

再遙想一下,當年菜九搞研究時,有同事問,有約稿嗎,回答沒有。同事說,那你為什麼要寫。其實出版社有個潛規則,就是看作者寫過什麼。如果你因為沒有約稿就不寫,就會掉進一個泥淖——因為你不寫,所以沒人約;因為沒人約,所以你不寫;結果永遠出不來。

提到老子,菜九也有體會,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寫文章搞研究也是這樣,一定要有個一,先拿出個東西出來,然後就會裂變成後面的,一二三以致無窮。菜九才不過中人,自忖早已經奉獻上超過上人的成果,原因無他,就是肯下死力氣,然後裂變。此道之謂歟。

[1]

作者簡介

蕭月月,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