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四宇宙速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第四宇宙速度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所謂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約為110km/s~120km/s,這個數據是指在銀河系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航行速度。但如充分利用太陽系的線速度以及地球的線速度,最低航行速度可減小為82km/s。

由於人類對銀河系所知甚少,對於銀河系的質量以及半徑等也無法取值,120km/s的數值為在銀河系內的絕對脫離速度,用作代表第四宇宙速度。第四宇宙速度的準確值無法確認。

宇宙速度是指物體達到11.2千米/秒的運動速度時能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的一種速度。在擺脫地球束縛的過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並不是直線飛離地球,而是按拋物線飛行。脫離地球引力後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太陽運行。若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出太陽系,物體的運動速度必須達到16.7千米/秒。那時將按雙曲線軌跡飛離地球,而相對太陽來說它將沿拋物線飛離太陽。

宇宙速度是物體從地球出發,在天體的重力場中運動,四個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統稱。 航天器按其任務的不同,需要達到這四個宇宙速度的其中一個。

也可應用於在其他天體發射航天器的情況。例如計算火星的環繞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地球的質量M、半徑R、重力加速度g換成火星的M'、R'、g'即可(其環繞速度計算公式為v1=(GM/R)1/2,逃逸速度計算公式為v2=﹙G' M' / R'﹚1/2。

認識

人類發明空間航天器後,開始提高速度,提出達到的三種宇宙速度已經完成。於1948年達到第一宇宙速度,1955年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969年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其中,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分別為7.9Km/s,11.2km/s,16.7km/s。人類還沒能實現第四宇宙速度。但已經在努力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