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第十八軍團(拉丁語:Legio XVIII,或XIIX) 是古羅馬軍隊建制名稱。由屋大維於公元前41年建立並存在至公元9年。該軍團曾先後參加羅馬內戰等一系列相關軍事活動,公元9年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遭日耳曼人消滅而被撤銷番號。

對於基督教本身的發展而言,西羅馬帝國滅亡這一事件所具有的意義顯得並不那麼重大[1]。因為蠻族人雖然把羅馬帝國的文明變為一片廢墟,卻唯一把基督教繼承了下來,使它在整個中世紀[2]的文化領域占據統治地位。

目錄

屋大維

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歷史學家通常以他的頭銜「奧古斯都」(神聖、至尊的意思)來稱呼他,這個稱號是他在前27年獲得的,當時他年僅36歲。14年8月,在他去世後,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並將8月稱為「奧古斯都」月,這也是歐洲語言(拉丁語族)中8月的來源。

屋大維是凱撒的甥孫和養子,亦被正式指定為凱撒的繼承人,一般認為屋大維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打敗了刺殺凱撒的元老院共和派貴族。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亞克興戰役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後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前29年獲得「大元帥」(又譯作「皇帝」或「英白拉多」)稱號;前27年獲得「奧古斯都」的稱號,保持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作為一位獨裁者統治羅馬長達43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進入了相當長一段和平、繁榮的輝煌時期,史稱羅馬和平。屋大維大範圍地擴張了帝國,吞併了埃及、達爾馬提亞、潘諾尼亞、諾里庫姆和雷蒂亞,擴大了在非洲領土,完成了對伊斯帕尼亞的征服。儘管如此,他卻在日耳曼尼亞遭受了重大挫折。他改革了羅馬的稅收制度,發展了帶有正規信使系統的道路,建立了一支常備軍,建立了護衛隊,為羅馬建立了警察和消防服務,並在他統治期間重建了大部分城市。屋大維死於公元14年,享年75歲,據推測是自然死亡,但也有傳言聲稱他的妻子利維亞毒死了他。利維亞的兒子——提比略繼承了他的皇位,並將元首制鞏固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君主專制政體——羅馬帝國。

視頻

第十八軍團 相關視頻

西羅馬帝國 最後一位小皇帝意圖復興的復仇之戰
羅馬帝國分為東羅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