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五次結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五次集結

圖片來自tibetanbuddhistencyclopedia

第五次集結(Fifth Buddhist Council)是佛教的一次集結,於公元1871年在緬甸曼德勒,在貢榜王朝敏東王的支持下舉行。

介紹

這次集結距第四次集結已經過去了1800年左右,此時,緬甸大部分處於英軍的管理之下,敏東王希望可以通過這次集結保留緬甸的佛國特質。這次集結的主要目的是記誦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聖典》上記載的釋迦牟尼的所有教義,並仔細檢查其中是否有被改變、曲解或遺失。

此次集結由三位年長的比丘主持,他們是:大伽羅伽羅萬薩,納林達比丘伽羅,和大伽羅蘇曼加拉薩米。有2400名僧侶參與其中。他們共同誦念佛法,持續了五個月零三天。這次集結的成果被譯爲緬文,傳播至緬甸全國[1]

由於第五次集結是緬甸單方面的行為,大多數其他佛教國家並未參與,緬甸以外的國家普遍不承認第五次集結。[2] 有人認為,由於上座部佛教徒跨國舉行的第六次集結獲得了「第六次集結」的名稱,這就隱含地承認了第五次集結的存在。儘管大多數其他國家沒有參加第五次集結,且第五次集結的結果只限於緬甸版的《巴利聖典》,但在第四次集結和第六次集結之間,在錫蘭暹羅還舉行了一些其他的集結,因此,參與國數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彌補。

參考文獻

  1. 張曼濤.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83 第9輯 3 東南亞佛教研究. 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8.10: 200–201. 
  2. Mendelson, Sangha and State in Burm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NY, 1975, pp. 276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