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第一语言)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語,又稱第一語言,為一個人出生以後,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母語一般是自幼即開始接觸、並持續運用到青少年或之後;並且,一個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當部分是通過母語傳授的。一個人同時可以擁有多種母語,並且可以使用雙語或多種語言。相較之下,並非第一語言的稱為第二語言。

定義

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一個有關母語的會議,並對母語作出了如下定義:「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

語言與教育原則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多語世界中的教育》[1](英語: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文件,該份立場文件涉及語言和教育的關鍵問題,提供了指導綱要和原則,試圖釐清語言與教育有關的政策。文件中提及: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以母語作為教學語言是因為可從老師與學習者熟悉的知識與經驗上提高教學的效率。
  • 母語教學是初等教育以及提升讀寫能力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應該儘可能的擴充母語教學的階段。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母語教學。
  • 作為日常生活用語,母語應該優先於官方語言(在官方語言非使用者的母語的前提下)和其他外來語言。

母語是人們生命元素和生活個性的展示

中國母語

漢字是這個星球上最複雜的語言符號之一[2],其語感、節奏、指向,包括音調的高低變化和長短輕重,都代表不同的表達。我們的警句名言、書法掛件,這些精短的文字,以音樂般的節奏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它不僅是美,也是文化,它已經成了人們的生命元素和生活個性的展示。要把握漢字的韻律、節奏、指向,沒有血脈里的基因,沒有數十年的浸潤,根本寫不出漢語言的味道。

有人斷言,中國未來的作家不太可能站得比唐詩更加高遠。因為唐朝詩人們一生都在窮盡文字之美而心無旁騖,今天繁雜的學問,讓作家們失去了對漢字純正而深刻的把握。知識的豐富恰恰讓作家們處於能解讀,卻不會創造的尷尬狀態:能分辨文字的低俗,卻不能使自己的文字範圍寬廣;能看透文章的淺薄,卻不能使自己的文章深厚;能體味到唐詩的美妙,卻寫不出美妙的唐詩。

視頻

母語 相關視頻

老外竟連聽不懂自己的母語,中文卻說的好流利!
中國文化宣傳片漢字?

參考文獻

  1. 聯合國倡導「多語制框架下的母語」,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16-05-17
  2. 堅守母語的尊嚴,搜狐,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