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莢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莢魚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竹莢魚

拉丁學名 Trachurus japonicus

別 名 巴浪、刺鮁、

山鮐魚、黃占、大目鯖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目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鰺科

竹莢魚屬

種 竹莢魚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保護級別 (IUCN 2017年 ver 3.1)

——無危(LC)

日文名 あ じ (アジ)

英文名 Japanese Jack Mackerel

竹莢魚(學名:Trachurus japonicus)是鰺科竹莢魚屬魚類。體呈亞圓筒形而稍側扁。吻尖。脂性眼瞼發達,前部達眼之前線,後部達瞳孔後緣附近,留下一個半圓的縫隙。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鋤骨、齶骨及舌面皆具齒。胸部完全具鱗。側線由起點至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幾乎呈直線,而後斜下至第二背鰭第7-9鰭條下方起至尾柄又成一直線;側線上全被棱鱗,棱鱗高而強,是本屬重要之特徵。背部另有一副側線,沿着背鰭的基底一直延伸至第二背鰭基部起點之下方。無離鰭。體背藍綠色或黃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後緣上方具一黑斑。背鰭暗色,胸鰭淡色,其餘各鰭黃色。 竹莢魚為暖水性集群潤游魚類,常棲息於中層,有時也接近底層。在長區常與藍圓鰺混粞。仔稚魚期以橈足類、枝角類磷蝦糠蝦類的幼體等小型浮游物為主要餌料,幼魚至成魚期,除磷蝦、糠蝦類、甲殼類幼體、沙丁魚幼體等浮游生物外,還有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僅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及朝鮮半島等西北太平洋區。 [1]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Ⅰ,Ⅷ,Ⅰ-30~33;臀鰭Ⅱ,Ⅰ-26~30;胸鰭20~21;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68~71。體紡錘形,側扁;體長為體高3.6~4.3倍,為頭長3.8~4.2倍。頭中等大。頭長為吻長3.1~3.8倍,為眼徑3.4~4.0倍。

吻錐形。脂眼瞼發達,前部達眼前緣,後部達瞳孔後緣稍前。口大,口裂傾斜。前頜骨能伸縮。上頜後端呈截形,達瞳孔前緣的下方。上下頜有一列細牙,犁骨牙群呈箭頭形,齶骨及舌面中央均有細長形牙帶。鰓孔大。鰓蓋條7。鰓耙13~16+36~40。有假睱鰓。體被圓鱗,易脫落,頭部除吻和眼間隔前部以外均被鱗,身體和胸部都有鱗片。側線自起點至第二背鰭始部下方,幾呈直線狀,以後斜度甚大,斜向下方,但至第二背鰭7~9鰭條下方起至尾基成為直線狀。側線上全被稜鱗,68~71個。稜鱗高而強,在直線部連接呈一明顯的隆起嵴。第一背鰭有一向前平臥棘與8鰭棘,棘間有膜相連。第二背鰭有l鰭棘,30~33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1鰭棘,26~30鰭條,其前方有2短棘。胸鰭鐮刀形,腹鰭短,胸位。尾鰭叉形。幽門盲囊長條狀,約十幾個。脊椎骨10+14。

背部青黃帶綠色,腹部銀色,鰓蓋後上緣有一明顯的黑色斑,各鰭草綠色。

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2.5毫米。體長3.20毫米仔魚卵黃尚末元全消失,肛門形成,頭後至肛門上方背緣有6~7個星狀黑色素,尾部中央背緣有4~5個同樣色素,消化道[緣有數個星狀色素,肛後至尾端下緣有列25~30個星狀色素,肌節5+19對。體長4.35毫米仔魚前鰓蓋骨有6棘,頭較高大,頭後出現枕骨嵴,尾鰭膜土有放射絲,肌節11+13對。體長5.25毫米仔魚兩頜生有細牙,第一背鰭基出現,背、臀和尾鰭相連尾鰭下葉出現少數鰭條,背緣色素集中在背鰭基下,臀鰭基及後緣、尾下骨有許多星狀色素。體長5.40毫米的稚魚胸鰭出現鰭條,胸部和腹緣星狀色素6~7個,肌節8+16對。

棲息環境

竹莢魚為暖水性集群潤游魚類,常棲息於中層,有時也接近底層。在長區常與藍圓鰺混粞。白天梄息水層較深,夜晚有趨光習性。在風平浪靜、潮水緩慢、東南風和南風吹來時,極易在黎明或黃昏時起群,起群最適溫為19~21℃。體長100毫米左右幼魚,多與霞水母、海月水母和海蜇等共棲。

生活習性

洄游 中國東海竹莢魚分為3個種群九州北部群、東海中部群和東海南部群。東海中部群1~3月出現在東海中部,其產卵期為1~5月,盛期為2~3月,部分魚群可能向九州西部海域洄游,也有一部分向黃海方向洄游,產卵後親魚和幼魚在產卵場附近索餌育肥,秋末返回東海中部越冬場。

食性 仔稚魚期以橈足類、枝角類磷蝦糠蝦類的幼體等小型浮游物為主要餌料,幼魚至成魚期,除磷蝦、糠蝦類、甲殼類幼體、沙丁魚幼體等浮游生物外,還有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攝食種類與海區餌料生物的優勢種有關。攝食強度以春、秋最高,夏季中等,冬季最低。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西北太平洋區。

繁殖方式

性成熟最小年齡為1、2+~4+全部成熟。最小成熟叉長雄魚為140~150毫米,雌魚為150~160毫米,大量成熟叉長雌、雄魚均為170~180毫米。中國東海外海區產卵期水溫為19~21.5℃。體長200~300毫米個體,懷卵量為30~68萬粒。卵浮性,卵徑為0.81~0.93毫米,卵黃有龜裂,油球1個、球徑0.19~0.24毫米,在水溫20~26℃時,約40小時孵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竹莢魚是江蘇沿海常見經濟魚類,產量較大,肉質尚佳,鮮銷、醃製鹹魚或製成咸干品。

主要毒素

體內組胺酸含量高,如魚體不夠新鮮,或放置時間過久,魚肉組胺酸分解為組織胺,食後常引起公共食堂集體過敏性食物中毒,少者數十人,多者百餘人。症狀為面和上身潮紅,有時出現蕁麻疹和劇烈頭痛,個別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或出現口、舌、 四肢發麻現象。因此,不要進食不新鮮的竹莢魚。

參考來源

  1. 竹莢魚,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