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月出江頭半掩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竹枝詞月出江頭半掩門》是一首明朝古詩,中國是詩詞的國度,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精髓。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詩詞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時期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明朝的詩詞風格多樣,既有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也有描繪自然美景的山水詩作,還有反映社會現實的諷喻詩詞。明朝的詩詞不僅在數量上超過了前代,而且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也有不少創新和發展。
“ |
月出江頭半掩門,待郎不至又黃昏。 夜深忽聽巴渝曲,起剔殘燈酒尚溫。 |
” |
— [明代]王叔承 |
明朝詩詞
創作背景
明朝特定的社會影響了詩詞的創作。一方面,程朱理學[1]的盛行和八股取士制度的確立對詩詞創作構成了束縛;另一方面,小說、戲曲等俗文學的繁盛也對詩詞創作產生了影響。明人的填詞,或者「才為句掩,趣因理埋,體段雖存,鮮能當行」。
代表作品
明朝的詩詞作品中,《石灰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堅持理想的志向。「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謙[2]。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其詩詞創作雖然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和發展限制,但仍然湧現出了一批有才華的詩人和傳世之作。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的情感和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面貌和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 ↑ 【精品】二程理學微探,道客巴巴,2014-07-30
- ↑ 于謙最經典詩作《石灰吟》鑑賞,搜狐,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