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花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竹葉花椒 |
中文名稱:竹葉花椒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目:原始花被亞綱、芸香亞目 目科:芸香目、芸香科 亞科亞屬:芸香亞科、花椒亞屬 屬種:花椒屬、竹葉花椒種 |
竹葉花椒(拉丁學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別稱:萬花針、白總管、竹葉總管(江西、湖南),山花椒(廣西),狗椒、野花椒(河南、貴州、雲南),崖椒、秦椒、蜀椒(植物名實圖考)。
竹葉花椒小喬木或灌木。莖枝多銳刺,紅褐色,小葉對生,通常披針形,葉面稍粗皺;花序近腋生或同時生干側枝之頂,有花約30朵以內;果紫紅色,有微凸起少數油點,種子褐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形態
小喬木或灌木。 高3-5米的落葉小喬木;莖枝多銳刺,刺基部寬而扁,紅褐色,小枝上的刺勁直,水平抽出,小葉背面中脈上常有小刺,僅葉背基部中脈兩側有叢狀柔毛,或嫩枝梢及花序軸均被褐銹色短柔毛。
葉有小葉3-9,稀11片,翼葉明顯,稀僅有痕跡;小葉對生,通常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3厘米,兩端尖,有時基部寬楔形,干後葉緣略向背卷,葉面稍粗皺;或為橢圓形,長4-9厘米,寬2-4.5厘米,頂端中央一片最大,基部一對最小;有時為卵形,葉緣有甚小且疏離的裂齒,或近干全緣,僅在齒縫處或沿小葉邊緣有油點;小葉柄甚短或無柄。
花序近腋生或同時生干側枝之頂,長2-5厘米,有花約30朵以內;花被片6-8片,形狀與大小几相同,長約1.5毫米;雄花的雄蕊5-6枚,藥隔頂端有1干後變褐黑色油點;不育雌蕊墊狀凸起,頂端2-3淺裂;雌花有心皮3-2個,背部近頂側各有1油點,花柱斜向背彎,不育雄蕊短線狀。果紫紅色,有微凸起少數油點,單個分果瓣徑4-5毫米;種子徑3-4毫米,褐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中國西藏和雲南部分地區的該植物,其葉通常有小葉9-11片,由此向東北各地,如江蘇、山東等,其小葉通常5-7片,有時3片。[1]
竹葉花椒與花椒區別
一、葉子區別
竹葉花椒葉子有小葉3到9枚,依稀有11片,翼葉明顯,小葉對生,通常呈披針形,長3到12厘米,寬1到3厘米,葉子的兩端尖,有時基部呈寬楔形,干後葉緣略微向背捲曲,葉面稍微粗皺。
花椒的葉子有小葉5到13片,葉軸通常有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無柄,卵形,橢圓狀,基部有時呈圓形,長2到7厘米,寬1到3.5厘米,葉緣有細裂齒。
二、花朵區別
竹葉花椒花序近腋生或於側枝的頂端同時生長,長2到5厘米,花序內有大約30朵小花朵。
花椒花序頂生或側枝的頂端生長,花被片6到8片,呈黃綠色。
三、果實區別
竹葉花椒果實呈紫紅色,有微凸起的少數油點。
花椒果實呈紫紅色,果瓣直徑4到5毫米,散生微凸的油點。[2]
產地生境
產中國山東以南,南至海南,東南至台灣,西南至西藏東南部。見於低丘陵坡地至海拔2200米山地的多類生境,石灰岩山地亦常見。日本,朝鮮,越南、老撾、緬甸、印度、尼泊爾也有。
產中國西藏和雲南部分地區。國內有些地區有栽種。生于山坡,溝谷邊疏林中,林緣,灌叢中。
見於低丘陵坡地至海拔2200米山地的多類生境,石灰岩山地亦常見。 [3]
主要變種
毛竹葉花椒
ZanthoxylumarmatumDC. var.ferrugineum(Rehd. et Wils.) Huang
該種嫩枝梢及花序軸、有時葉軸均有褐銹色短柔毛。花、果期與竹葉花椒相同。
產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生境與竹葉花椒相同。[4]
養殖方法
一、基本介紹
竹葉花椒又叫藤椒,因其藤蔓較長而得名。它的根、莖、葉、果實都可以作為中藥材,有着防風驅寒、止痛行氣等效用,對治療風濕骨痛有着良好的效果。播種時期有春秋兩季,但主要以秋播為主。
二、養殖方法
1.苗地選擇:竹葉花椒的種植地優選不容易積水,可澆灌,通風透光,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方,同時種植地附近的光照條件要較為充足。
2.土壤:竹葉花椒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儘量選擇竹葉花椒種植地是深厚鬆軟、肥力充足的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
3.水分:竹葉花椒是比較喜好濕潤的生長環境,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需求量高,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強降雨天氣時,要及時進行排水,避免出現積水影響其生長和發育。
4.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生物肥為輔,施肥的時候要注意用量,以少量多施為基準。防止施肥過多導致肥害,並且要偶爾通過根外追肥及微肥,滿足其生長的營養需求。
三、養護技巧
1.苗地整理:種植地一定要深翻。讓深層土壤熟化,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能,提高保肥保水能力,為竹葉花椒育苗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鬆土除草:要及時進行鬆土,勤除草。保持苗地良好的通透性,降低水分的蒸發,減少病蟲害發生,也可以避免雜草與苗木爭肥。
3.蟲害:因為竹葉花椒生長環境是相對溫暖潮濕的,病蟲害出現的幾率就很高。最常見的蟲害是鏽病,一般需要農藥潑灑解決蟲害。蟲害程度較輕,可進行人工抓捕;程度較高,就通過噴灑農藥進行集中處理。[5]
主要價值
與花椒相同,但果皮麻味較濃而香味稍差。果實(竹葉椒):辛,溫。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病,濕疹瘙癢。
中國有些地區有栽種。全株有花椒氣味,麻舌,苦及辣味均較花椒濃,果皮的麻辣味最濃。新生嫩枝紫紅色。根祖壯,外皮粗糙,有泥黃色鬆軟的木栓層,內皮硫黃色,甚麻辣。
果亦用作食物的調味料及防腐劑,江蘇、江西、湖南、廣西等有收購作花椒代品。
根、莖、葉、果及種子均用作草藥。祛風散寒,行氣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牙痛、跌打腫痛。又用作驅蟲及醉魚劑。
湖南省長沙市郊馬王堆西漢軟侯(公元前477-前177年)古墓出土文物中有4個繡花香囊都裝有本種的果、種子,果梗和刺。死者手中握着的絹包有多種芳香植物的樹皮(桂皮)、地下莖(商良姜)等,其中也有本植物的果。
本種的果除用作食物調料及藥用外,也是一種芳香性防腐劑,古代用花椒來防腐「癖邪」是有冊籍記載的。馬土堆西漢古墓出土的竹葉花椒很可能就是利用這個特性。從已發掘出來的另外一些古墓中也有多量的花椒可作證明(參考花椒的討論)說明至少在二千一百年前中國人民便利用竹葉花椒了。
(僳僳藥)賊:果實治胃寒吞酸,蛔蟲腹痛,風火牙痛,濕疹《怒江藥》。
(傣藥)哥嘎(西傣):根、果治胃腹冷痛,腸功能紊亂,蛔蟲病腹痛,感冒頭痛,風寒喘咳,風濕性關節炎,毒蛇咬傷;葉治心腹冷痛,咳嗽;外用於濕疹瘙癢《滇省志》。哥嘛嘎:果實用於散寒,止痛,祛蛔《傣醫藥》。哥干(西傣):根、葉治心腹冷痛,止咳,顯疹瘙癢《滇藥錄》、《版納傣藥》、《傣藥錄》。
(藏藥)也爾瑪:果皮治胃病,蟲病,酒病,外治皮膚蟲病《中國藏藥》。果實和莖枝皮功用同花椒《藏本草》。葉爾瑪:果用於殺蟲《青藏藥鑒》。
(哈尼藥)餒左:根、葉治療胃痛,風濕性關節炎《版納哈尼藥》。
(彝藥)野花椒:根功用同花椒《哀牢》。
(土家藥)萬花針(wau hua zhen):全株主治腹冷痛,嘔吐腹瀉,咳嗽痰多,痧症《土家藥》。
(基諾藥)則筆:根治月經不調,胃腹冷痛,感冒頭痛,風濕腰腿痛《基諾藥》。
(畲藥)果殼治風寒感冒,消化不良,腹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