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午粽飄香(劉雅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端午粽飄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端午粽飄香》中國當代作家劉雅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端午粽飄香

又到了端午時節。按照習俗,家家戶戶大門口插上一束艾草,艾草的藥香和粽子的清香四處瀰漫,讓人油然而生悠遠的思念和淡淡的哀傷。

這思念和哀傷與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有關。南朝·梁文學家吳鈞《續齊偕記》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屈原投江後,人們怕魚蟹吃掉屈原的遺體,把雞蛋和竹葉、葦葉包裹糯米外纏彩絲投入江中餵飽魚蟹,劃舟打撈屈原的屍骨,用雄黃驅趕蛟龍水獸。這個習俗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演變成了插艾草、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端午習俗。

端午節,人們家家插艾草、吃粽子,祭奠和銘記屈原,弘揚天地間的浩然正氣,表達胸中對正義的不懈追求。習俗也好,精神也罷,當一種精神默化成為這個民族的傳統,對精神信仰的追求通過日常的風俗習慣來點滴呈現的時候,這種精神已經植入這個民族的血脈,深入骨髓。

兩千多年過去了,自2008年起端午節正式列入法定節假日,是國家對「屈原精神」的重視。端午節不能歡度,民族的精神需要傳承,浩然之氣凜然於天地間,通過插艾草、吃粽子、賽龍舟等形式代代薪火相傳。

粽子,不是地域性特產,是整個中華文化圈共同的特定節日食品,無論粽子文化傳播到哪裡,都有着相同的內涵。從《論語》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充分印證了幾千年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年初一的餃子,正月十五的湯圓,立春的春餅,中秋節的月餅,重陽節的菊花酒和重陽糕,臘八節的臘八粥和臘八蒜,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幾乎每到一個節日,人們總是習慣將美食和節日結合起來,用精心烹製的食物來紀念節日,在塵世煙火中維繫着血濃於水的情感。

不過,這些年節特殊的美食很少和粽子一樣,被賦予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增加了民族的氣節;也很少有節日和端午節一樣,寄託了整個民族對同一人的追思祭奠。

端午節的粽子也分好多種,有北方的甜粽子,也有南方的鹹肉粽,雲南的火腿粽子等等不一而足。身居北地,第一次吃到肉粽子是在二十年前的南京夫子廟前。當時奔波了一天,又累又餓,夫子廟周圍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擠到一個小攤前,買了一個粽子,迫不及待地剝開,葦葉的清香和着鮮肉的汁水滲入糯米,那香味刻骨銘心,飄在我的記憶里。五月的秦淮河華燈初上,傍晚的涼風習習吹來,河水緩緩流淌,昔日輝煌的江南貢院,胭脂沾滿了歷史的灰塵,咿咿呀呀的唱段仿佛還在耳邊低吟。

後來,我曾在梅雨季節到過浙江嘉興。嘉興的粽子文化比南京尤甚,街道上隨處可見賣粽子的小店,也有好多裝潢精美,富有現代內涵的老字號。對嘉興人而言,粽子已經不再是端午節的特定食品,而是日常生活的美食。江南的微雨把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的嘉興妝扮的更加溫潤婀娜,操着吳儂軟語的行人款款步入小店,點一個粽子一份粥,細細品讀這生活滋味,幾千年的時光像風中的細雨,淋淋瀝瀝,氤氳飄蕩,春去春又回。

2002年回荊楚老家,見到了屈原故鄉的粽子。這裡的粽子是沒有餡料的,簡簡單單的糯米粽,小小巧巧的正三角形,能夠放在手掌中,包裹在手心裡。所有的粽子大小相同,十幾個系在一起串成風鈴狀,這是藝術品,不是單純的食物。剝開粽子,晶瑩剔透,碧綠的粽葉,純白的糯米,沾上絳紅色的紅糖,色香味俱佳。告別時,故鄉的親人送我一串剛剛包好的小粽子,可惜因為天熱不好保存,走到武漢便壞掉了,遺憾了好久。

2012年,姑姑來山東濟寧看望父親,我便纏着姑姑做老家的粽子。姑姑把糯米和高粱葉浸泡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包粽子,高粱葉在姑姑的手裡跳躍着,打成三角的包裹形狀,糯米裝入包裹,打個捲兒系個結,完美的粽子就呈現眼前。姑姑包的粽子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是我魂牽夢縈的味道。姑姑濃濃的親情包入粽子裡慢慢煮,滿屋的香氣飄到走廊上,聞一聞,便覺得心滿意足了。姑姑小住幾日,讓我過足了粽子癮,也讓母親學會了製作湖北粽子的手藝。現在,即便不是端午節,我也可以隨時品嘗到屈原故里的粽子了。[1]

作者簡介

劉雅囡,濟寧作家協會會員,濟寧散文學會會員。作品受到多個公眾平台推介,散見於《大眾日報》《濟寧日報》《濟寧晚報》《濟寧文藝》《大運河文學》等刊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