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窺基大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窺基大師

 

 

 

窺基

窺基大師一般指窺基 窺基(632年-682年),京兆雍州長安人(今陝西西安),唐代著名高僧,唯識宗創始人。 俗姓尉遲,字洪道,又稱靈基、乘基、大乘基、基師,或單稱基,法名「窺基」,被尊稱為「慈恩法師」。 貌魁偉,稟性聰慧。十七歲出家,奉敕為玄奘弟子,入弘福寺,後移住大慈恩寺,從玄奘習梵文及佛教經論。 或謂窺基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斷世欲,行駕三車相隨,前車載經論,中車自乘,後車載家妓、女僕、食饌,遂有「三車法師」之稱。 窺基與師玄奘參與譯經,玄奘譯唯識論時,與神昉、嘉尚、普光三人共同檢文、纂義,以議不合,玄奘乃遣出三人而獨留窺基,遂參糅十大論師之釋論而成一本,即成唯識論。 後游太行、五台山,宣講大法,及返慈恩寺傳授玄奘之正義,著述甚多,時稱百本疏主,或百本論師; 而以唯識論為宗,故又稱唯識法師。 窺基的著作有《法苑義林章》《瑜伽論略纂》《百法明門解》《因明入正理論疏》、《攝大乘論鈔》、《勝宗十句義章》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窺基是北魏名臣平東將軍尉遲說的後代,高祖尉遲本真,北魏中郎將、冠軍將軍、漁陽郡開國公,贈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曾祖尉遲孟都,齊左兵郎中、金紫光祿大夫、周濟州刺史; 祖父尉遲伽,隋代州西鎮將,皇朝贈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媯、易、平、燕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常寧安公; 伯父尉遲恭,唐涇州道行軍總管,右武侯大將軍,鄂國公; 父親尉遲宗,唐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 窺基於唐朝貞觀六年(632年)出生,出身將門,少習儒經,善於屬文。 母親裴氏夫人因夢見掌中有月輪吞下而懷孕。 據說窺基呱呱墜地時,紅光滿室,全家人都很驚喜,唯有他父親深感不安,不知此子將來會面臨怎樣的人生道路。 窺基九歲喪母,平時常感孤單,漸疏浮俗,早有出家志向。 二十五歲參與譯經,顯慶四年(659),玄奘譯唯識論時,窺基與神昉、嘉尚、普光三師共同檢文、纂義,以議不合,玄奘乃遣出三人而獨留窺基,遂參糅十大論師之釋論而成一本,即成唯識論。 玄奘又為窺基闡說陳那之因明正理門論及瑜伽師地論等,故窺基通達因明之學與五性之宗法。 龍朔元年(661),玄奘主譯辯中邊論、辯中邊論頌、二十唯識論、異部宗輪論、阿毗達磨界身足論,皆由窺基筆受,除阿毗達磨界身足論外,皆作述記。 後游太行、五台山,宣講大法,及返慈恩寺傳授玄奘之正義,著述甚多,時稱百本疏主,或百本論師; 而以唯識論為宗,故又稱唯識法師。 永淳元年窺基寂於慈恩寺翻經院,世壽五十一,葬於樊川北原之玄奘塔側。 窺基之著作另有法苑義林章、瑜伽論略纂、百法明門解、因明入正理論疏、攝大乘論鈔、對法論鈔、勝宗十句義章,及法華經玄贊、阿彌陀經通贊疏、觀彌勒上生經疏、金剛般若經玄記、說無垢稱經贊等。

西行求法 寧向西天一步死,不願東土一步生。 玄奘法師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六○一年)。 河南陳留人,俗姓陳氏,幼年即有過人的智慧,七歲開始讀五經,在十三歲那年,隨其二兄長捷法師到洛陽淨土寺出家,誦習經典。 隋朝制度凡是出家修道之人,必須經過考試合格,頒發證書(度牒),才有資格作為沙彌。 此時,正逢洛陽度僧,玄奘法師年幼,不能參加考試。 他在考場門前徘徊,望之興嘆!而被主考官鄭善果發現,認為是佛教龍象,破例特取度之。 玄奘法師在二十歲,受具足戒之後,到處參訪善知識,發現眾師所說,與經典頗有歧異,令人無所適從。 尤其《十七地論》,見解不同。 乃發願到天竺(即今日印度)研究,以解其惑。 由於赴天竺路途,要經過崇山峻岭、崎嶇不平的山道。 所以玄奘法師在未啟程之前,先練習爬山越嶺的技術,先用桌子、凳子之類物品,堆成假山。從這邊爬到那邊,再從那邊爬到這邊。 一天練習多次,後來自己感覺爬山的技術不錯,又到山上去實地練習,約有一年經驗,技術方臻熟練。 於是上表,申請到天竺取經。 當時(唐朝)的法令,禁止人民出境,所以未獲唐太宗(李世民)批准。 惟玄奘法師拿定主意,無論批准與否,決定赴天竺一行。 所以最後不得不私自出境。

窺基坐像 從長安出發,隻身向西行,經過一山洞,見洞口有蝙蝠糞,當時玄奘法師在想:「這洞中一定無人住,否則不會有這麼樣多的蝙蝠糞。」好奇的心理向洞中走去,在不遠的地方,他發現一個怪物,頭髮都結在一起,小鳥在上面做窩,這怪物臉上的塵土很厚,好像石頭人一般。玄奘法師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位老修行,已經入定。 玄奘法師用引磬給他開靜,令他出定,一會兒,這位老修行開始動彈。 玄奘法師便問他:「老同參!你坐在這裡做什麼啊?」 老修行的嘴巴動了幾次,才發出聲音來:「我等紅陽佛(釋迦牟尼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 玄奘法師說:「老同參!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盤了。」 老修行一聽,很驚訝地問:「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出世?」 玄奘法師說:「在一千多年前,出現於世。 佛滅度已經很久啦!」 老修行又說:「釋迦牟尼佛入涅盤,那麼,我還是入定,等白陽佛(彌勒佛)出世,我再幫他弘揚佛法吧!」 玄奘大師說:「老同參!你不要再入定了,等彌勒佛出世時,你又要錯過機會,不如現在跟我到震旦,將來我取經回來,你好幫我弘揚佛法。」 老修行一想,言之有理,於是答應大師的要求。 玄奘法師對他說:「你的身體太舊了,所以你要換一個新的房子。 你到長安去,看到黃色琉璃瓦的屋子,你就到那裡去投胎,等我從天竺(印度)取經回來,我再來找你。」 老修行辭別玄奘法師,二人分手,一向東走,一向西行,各奔前程。 玄奘法師經過跋山涉水,迭遭災難而不灰心。 曾經誓言:「寧向西天一步死,不願東土一步生。」 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實在偉大! 所以完成他偉大的事業,對中國佛教有所貢獻,創立「唯識宗」。 所謂「見賢思齊」,我們希望成就道業,應以玄奘法師為寶鑑,作為模範,向他看齊,把本有的智慧現出來,為佛教貢獻一份力量。 一日復一日,玄奘法師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向西進行。抱着堅韌不拔的意志,不到目的地(天竺),決不休息。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千辛萬苦,在路上行走三年,終於到達天竺的佛教大學(那爛陀寺),拜戒賢論師為師(當時天竺唯識學權威),專學《十七地論》及《瑜珈論》等經典。 學成歸國,路經曲女城,為戒日王所請,在該城成立辯論大會,參加的有十八國的國王,以及大乘和小乘、婆羅門和外道等,約有六千人,盛況空前。 大師為論主,稱揚大乘,序作論義,寫懸於會場門外,並言:「如改一字,願拜他為師。」經過十八天,無人能改,最後勝利,名揚五天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 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長安,當時僧俗出迎有數十萬人。唐太宗派相國梁國公房玄齡等為代表,歡迎玄奘法師於弘福寺,從事翻譯經典工作。 玄奘法師,在天竺留學十二年(在路上往返耽誤五年),成為中國留學生的祖師。 取回的經典有五百二十篋,計有六百多部。 將全部經典貢獻於國家,特蒙皇帝召見,嘉獎一番。 玄奘法師便向唐太宗賀喜:「恭喜陛下。」唐太宗覺得莫名其妙,就問:「喜從何來?」玄奘法師說:「陛下得一位太子。」唐太宗有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的感覺,說:「沒有啊!」 玄奘法師心想:「明明指示老修行來投胎,怎會沒有呢?」 於是在定中觀察。哎呀!老修行搞不清楚,投錯胎了,跑到尉遲恭家裡去。 玄奘法師將這段因緣,向唐太宗報告。 唐太宗說:「原來如此,你就去度他吧!」 玄奘法師去找尉遲恭,說明來意。 玄奘法師一見尉遲恭的侄子,心生歡喜。因為窺基的身體,非常魁偉,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是載法之器。 所以開門見山地說:「你跟我出家吧!」窺基一聽,莫名其妙,不悅地說:「你說什麼?叫我出家,豈有此理!」轉身就走了。 玄奘法師只好與唐太宗商量,成就這段因緣。 於是乎皇帝下旨,要尉遲恭的侄子出家,尉遲恭一接到聖旨,便叫侄子出家。 窺基嚴辭拒絕地說:「豈有此理!皇帝怎麼可以叫我出家?我還沒玩夠哪!我要去和皇帝講道理。」 第二天尉遲恭帶着侄子來見皇帝。 窺基一來便說:「陛下要我出家,可以!可是我有三個條件。」 唐太宗一聽就說:「你要多少個條件都可以。」 窺基就說了:「我最歡喜喝酒,我不能沒有酒,無論我到什麼地方,都有一車的酒跟着。」 唐太宗心想:「出家人是戒酒,可是玄奘法師告訴我,不管什麼條件都答應。」 於是就說了:「好!我答應你。第二個條件呢?」 窺基說:「我知道出家人不可以吃肉,可是我歡喜吃肉,無論我到什麼地方,後面都有一車新鮮的肉跟着。」 唐太宗說:「我答應你。第三個條件呢?」 窺基沒想到皇帝會答應他的條件,所以就說:「出家人不可以有太太,可是我離不開女人,無論我到什麼地方,必須有一車的女人跟着。」 他心想:「這個條件,皇帝無論如何一定不會答應的。」 唐太宗心想:「哎呀!這怎麼能答應呢?可是玄奘法師已經囑咐我,不管什麼條件一定都要答應。」 所以就說了:「好!我完全答應你,你現在可以出家了吧!」 窺基沒辦法,就很勉強出家了。 所以在出家那天,後面有一車的酒、一車新鮮的肉、一車美女,陪着他一起到大興善寺出家(編按:大興善寺是玄奘法師的譯經場),廟裡知道窺基要來出家,所以敲鐘擊鼓來迎接他,窺基一聽到鐘鼓的聲音,豁然大悟:「啊!原來我就是那個老修行,來幫助玄奘法師弘揚佛法,」於是乎把後面的三車遣回去,什麼都不要了。 所以後人,稱窺基為三車祖師。 玄奘法師取回的《唯識三十頌論》有十家,玄奘法師皆譯為華文,按照論中的意思,一字不減,一字不添,照原意譯出。 此時窺基擔任整理論文,玄奘法師將十家之論譯完之後,窺基要求玄奘法師:「這十家的論,各有其長,各有其異,若不統一,令今後學者,有歧路亡羊之苦惱,不如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合成一本,令今後研究唯識的人,獲得統一的結論。 不用浪費時間,而得到法要。」 玄奘法師同意他的見解是正確的,所以產生一本唯識論,即是現在《三十頌唯識論》。 後來玄奘法師又傳授他「因明學」,成為唯識專家,宣揚唯識思想為宗旨,成為當代大德,為「唯識宗」第二祖。

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游印歸來,回到長安,從事於傳譯事業,並很注意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便有意度他為弟子,親自去和他的父親商量,得其允許。 但因為窺基出身貴族,出家須經手續,直到貞觀二十二年(648)十七歲時,才正式舍家受度為玄奘弟子。 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 高宗永徽五年(654),復有朝命度窺基為大僧,並應選學習五印語文,這時他年二十三歲。 二年以後,即應詔參預譯經。 從此,他一直跟着玄奘參加慈恩、西明、玉華等的譯場,隨從受業。 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華宮譯場逝世,譯經事業中止。窺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專事撰述。 以後曾有一段時間,在他的祖籍附近遊歷,沿途仍講經造疏,從事弘化。 他還曾在五台山造玉石文殊像,寫金字《般若經》。 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在慈恩寺翻經院圓寂,年五十一歲。 十二月四日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後於文宗太和三年(829)七月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 潛心譯經 玄奘譯籍中標明窺基筆受的,有《成唯識論》十卷、《大般若經》六百卷、《辨中邊論頌》一卷、《辨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異部宗輪論》一卷、《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成唯識論》的翻譯。這是一部解釋世親所造《唯識三十論》而屬於集注性質的論書,是中國傳譯瑜伽學一本十支中的主要一支。世親造《三十頌》時,沒有造釋就去世了,後經親勝、火辨等諸論師相繼作釋。

玄奘在印度,將著名的十大家的注釋都搜集了回來。 開始翻譯時,擬將十家注釋各別分譯。 但不久,窺基就向玄奘建議:將十家的注釋糅合起來,成為一部,作出定解,以免後人無所適從。 玄奘同意他的建議。窺基自己說這一部譯典是「商榷華梵,甄權重輕,陶甄諸義之差,有葉一師之制」。 對於十家疏義,採取了護法的注釋為主,加以抉擇組織。 這種糅譯的體裁是窺基獨創的,他在《唯識樞要序》里說:「雖複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尤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 可見他對於本論的譯成,是有創造性的貢獻的。 《唯識二十論》,原有後魏瞿曇般若流支和陳真諦的兩種譯本。 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自序》說:「今我和上三藏法師玄奘佼諸梵本,睹先再譯,知其不閒奧理,難具陳述……基受旨執筆……刪整增訛,綴補紕闕,既睹新本,方類世親」。 這段話是他對於佛典新、舊譯本優劣的總評,也說明了新譯是從那些方面來校正舊譯的。 玄奘在譯經期間每「黃昏二時講新經論」,「譯僚僧伍競造文疏,筆記玄章並行於世」; 玄奘在印度所學的微言大義,就通過這種方式流傳。 窺基隨侍受業,多聞第一,他又是當時造疏最多的一人,稱為百部疏主。 他的註疏,很多是在玄奘親自指導之下寫成的,如《成唯識論述記自序》說:「凡茲纂敘,備受指麾」。《唯識二十論述記自序》說:「我師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隨翻受旨,編頭述記」。 他在撰述中遇有疑難,隨時向玄奘請示,惜《二十論》疏尚未完成,玄奘就去世了。 一部分著作是在玄奘去世後才着手寫的,如《雜集述記·歸敬頌》說:「微言咸絕杳無依,隨昔所聞今述記」。 這些述記,大體上包羅了玄奘學說的主要內容。 共四十三種,計現存三十一種。 其所註疏的經典,除《金剛般若》、《法華》、《彌陀》、《彌勒》、《勝鬘》等經外,其餘所釋諸經論本文,都用玄奘譯本。 窺基的著作,善於提綱挈領,建立體系,如《法苑義林章》七卷,把瑜伽一本十支和各宗不同的法義都歸納起來,抉擇貫通,細至一字之微,也有專章分析,如《法華為為章》把《法華經》中所有「為」字歸納起來,得出平聲「為」有九訓,去聲「為」有三訓,表現出他所提出的「示紀綱之旨,陳幽隱之宗」的特徵。 他不但通達聲明,並且精熟因明,「大善三支,縱橫立破」,他的著述內也常常表現運用因明以立說的傾向。 要了解玄奘的學說,現在所可依據的,最主要的就是窺基這些著作。 玄奘去印之前,曾在國內到洛陽、長安、成都等處參訪研求,對《攝論》、《雜心》、《成實》、《俱舍》都深有造詣,覺得好多問題還不能解決,才發願往印度求法,以極大的努力,他回國以後所譯《般若》、《瑜伽》、《婆沙》、《俱舍》、《雜集》、《因明》等重要教典,包羅很廣。 其學說要點折中於總賅三乘教學的《瑜伽師地論》,而以之貫通一切,這是依據部派佛教、大乘中觀學說的發展而得出來的結論。 玄奘在印度就學於那爛陀寺戒賢三藏,對繼續發揚龍樹提婆學說的無著世親,及其後繼者陳那、護法之學,均親所稟受,回國以授門下,各有專弘。 窺基組織師說,廣制諸疏,加以發揚,對於法相唯識之學,尤其精闢獨到。 玄奘逝世後,學人多認窺基為玄奘的繼承者,講習取為準據,成為奘門的權威,為國內外同所景仰,後遂成為慈恩一宗。

天饌不至 釋窺基。 字洪道。 姓尉遲氏。 京兆長安人也。 初基之生母裴氏。 夢掌月輪吞之。 寤而有孕。 及乎盈月彌。 與群兒弗類。 數方誦習神晤精爽。 至年十七遂預緇林。 及乎入法奉敕為奘弟子。 始住廣福寺。 尋奉敕選聰慧穎脫者。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師學諸佛法。 後游五台山登太行。 至西河古佛宇中宿。 夢身在半山岩下有無量人唱苦聲。 冥昧之間初不忍聞。 徒步陟彼層峰。 皆琉璃色。 盡見諸國土仰望一城。 城中有聲曰。 住住咄。 基公未合到此。 斯須二天童自城出。 問曰。 汝見山下罪苦眾生否。 答曰。 我聞聲而不見形。 童子遂投與一劍曰。 剖腹當見矣。 基自剖之。 腹開有光兩道暉映山下。 見無數人受苦。 時童子入城持紙二及筆投捧而去。 基極驚異。 明日於寺中得彌勒上生經。 以為彌勒化現。 欲開廣之。 遂援毫而授。 筆端舍利累累而下。 嘗造玉文殊像及金寫大般若經。 皆獲瑞應。 初宣律師以弘律感天廚供饌。 每薄基三車之玩不甚為禮。 基嘗訪宣。 其日過午。 而天饌不至。 及基辭去天神乃降。 宣責以後時。 天神曰。 適見大乘菩薩在此。 翊衛嚴甚。 故無自而入。 宣聞之大驚。 於是遐邇增敬焉。 先是奘公親搜西域戒賢瑜伽師地論惟識宗。 而師盡領其妙。 世謂之慈恩教。 以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卒於慈恩寺翻經院。 春秋五十一。

宋高僧傳曰:「唐窺基,字洪道,姓尉遲氏。 關輔語曰三車和尚。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師。 後得彌勒上生經,造疏通暢厥理。 援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如吳含桃許大,色紅可愛,次零然而下者,狀如黃梁粟粒。」

個人成就

主要學說

窺基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和師父玄奘法師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占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 玄奘譯籍中標明窺基筆受的,有《成唯識論》十卷、《辨中邊論頌》一卷、《辨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異部宗輪論》一卷、《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成唯識論》的翻譯。 這是一部解釋世親所造《唯識三十論》而屬於集注性質的論書,是中國傳譯瑜伽學一本十支中的主要一支。世親造《三十頌》時,沒有造釋就去世了,後經親勝、火辨等諸論師相繼作釋。 他的學說思想異常豐富。 然而,由於學術界一直以為唯識宗是以移植印度瑜伽行派為特色的,加之對於印度瑜伽行派的真實面目,特別是流派發展並未完全搞清楚,因此,現存於窺基著作中的那些內容是承襲印度佛教的,哪些又帶有若干獨創性的,都無法進行清晰界定。 另外,玄奘大師沒有專門著述論述自己的思想,其許多思想創造也有賴於窺基著述得以保存。 窺基在唯識宗教義體系化、系統化方面的貢獻,截止目前在漢傳佛教系統中仍然是後無來者的。 換言之,如果沒有窺基的著書立說,如果沒有窺基的不懈努力,印度的瑜伽行派思想是不可能發展為中土的慈恩宗的。

四重二諦 「二諦」在佛學中一般指真諦和俗諦,前者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或空諦後者又名世諦、世欲諦或有諦二諦理論,印度大乘佛教都講,但諸派所言略有不同。 窺基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中說過,唯識性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一、依三性;二、依二諦。」依「三性」解釋「識性」,容下再述。 在此首先以窺基的「四重二諦」說來透析唯識宗獨特的理體觀。 「四重二諦」的名目,三論宗吉藏用過,天台宗也用過。 但窺基卻是依自宗之經典為理據論證己說的。 窺基綜合《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顯揚聖教論》卷六所言的「四種世俗」義及《成唯識論》卷九所說的「四種勝義」為一體而將二諦開為四重,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唯識「四重二諦」說。 窺基先將世俗諦與勝義諦各自開列為四重,再依照「二諦有無體異、事理義殊、淺深不同、詮旨各別故」,將二諦開為四重:名事二諦、事理二諦、淺深二諦、詮旨二諦。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則分三類將其組合成三十九句,「如是二諦合有三十九句唯識性。」 這樣的組合極其繁瑣,恐冗長而姑略之,在此僅就窺基在論說「四重二諦」時所貫穿的「真理」之相對性原則和真如「分立」說作些分析。 世俗諦,據窺基看應作「隱顯諦」,隱是「隱覆空理」,顯是「有相顯現」,如同把手巾結束扎作兔子等物,本來的手巾相被掩覆而兔子的相狀顯現。 從世俗的角度看,「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虛,名之為諦。」 世俗諦有四重:

第一,世間世俗諦。 「世間世俗者,隱覆真理,當世情有,墮虛偽中,名曰世間。凡流皆謂有,依情名假說,名為世俗。」此等假法,只是眾生迷情所生的妄相,墮虛偽之中,所以叫作世間; 世人都說其為實有,因此依俗情安立名字,姑且稱之為世俗諦。 而實際上,只有假名而並無實體,所以應準確稱其為有名無實諦。

第二,道理世俗諦。 「道理世俗者,隨彼彼義,立蘊等法,名為道理。事相顯現,差別易知,名為世俗。」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依主觀、客觀諸法的義理將其匯總分類而區別為蘊、處、界等,因之叫作道理; 事相差別易知,因之叫作世俗諦。

第三,證得世俗諦。 「證得世俗者,施設染淨因果差別,令其趣入,名為證得。 有相可知,名為世俗。」 這裡是說,佛以方便安立知、斷、證、修的苦、集、滅、道四聖諦,闡明迷情、染淨的因果差別,令行人依此趣入而證得聖果,因此叫作證得; 有因果的相狀可知,所以叫作世俗諦,準確言之則為方便安立諦。

第四,勝義世俗諦。 「勝義世俗者,妙出世法,聖者所知,名為勝義,假相安立,非體離言,名說世俗。」 此重世俗諦是說二空所顯之真如是聖者之智慧所內證,為欲隨順引發這種智解,依世俗安立名言,因之而稱其為勝義世俗諦; 因為真如並非方便施設,而言說真如之名言實為假名,所以此亦稱之為假名安立諦。 在詮釋了四重世俗諦後,窺基大有深義地說道:「第一俗諦,假名安立,後三俗諦,有相安立。」 將評破的矛頭主要指向了「假名安立」之第一俗諦,而對其餘三重「有相安立」之世俗諦的評破稍作收斂。 窺基將真如之理列入勝義世俗諦,顯然軟化了真如離言之立場。 窺基認為,勝義諦有境界、道理兩種意義。 四重勝義諦,「第四勝義,多分依於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 前三勝義,境界名義。」

窺基所開的四重勝義諦是: 第一,世間勝義諦。「世間勝義者,事相粗顯,猶可破壞,名曰世間;亦聖所知,過第一俗,名為勝義。」 這一勝義諦是聖者超越第一重俗諦而證得的境界,有體有用,不同於只有名而無體無用的假法,所以叫作勝義諦,也叫作體用顯現諦。 第二,道理勝義諦。「道理勝義者,知、斷、證、修因果差別,名為道理;無漏智境,過前二俗,名為勝義。」 此重勝義諦乃聖者超越前二俗諦,是依知、斷、證、修的因果差別而安立的,所以名之為「道理」; 是殊勝無漏智的境界,所以叫作勝義諦,也叫作因果差別諦。 第三,證得勝義諦。 「證得勝義者,聖智依詮,空門顯理,名為證得;凡愚不測,過前三俗,名為勝義。」 此重勝義諦是聖者超越前三俗諦,依言詮而顯現二空真如之理而證得的凡愚難測的理體,所以稱其為證得勝義諦,亦叫依門顯實諦。 第四,勝義勝義諦。 「勝義勝義者,體妙離言,回超眾法,名為勝義;聖智內證,過前四俗,復名勝義。」 前述的二空所顯之真如還是由言詮來說明的,這裡的勝義勝義諦即指真如、一真法界。 真如理體是超絕言詮的不可安立法,是聖者無分別智自內所證,超越了前四重世俗諦,所以叫勝義勝義諦,也叫作廢詮談旨諦。 在詮釋完四重勝義諦後,窺基總結說:「前三勝義,有相故安立。第四勝義,無相非安立。 初之一俗,心外境無,依情立名,名為世俗。 第二俗諦,心所變事; 後之二俗,心所變理。 施設差別,即前三真; 其第四真,唯內智證,非心變理; 隨其所應,即是三性。」

在此,窺基說明了標立「四重二諦」的理論原則。 第一俗諦是依「情」(即妄執)立名的,實際上,外境本來就是「無」; 第二俗諦是指由「心」所變現出來的「事」,當然此「事」僅具「假有」地位; 第三、四兩種俗諦則是由「心」所變現出來的「理」。 勝義諦中,前三真諦是「施設差別」,即以「名言」形式存在的「相對真理」,第四真諦則唯有聖者內心所獨知,不是心所變現的理,而是「廢詮談旨」、不可言詮的究極真理。 在這一整然有序的排列中,窺基對第一世俗諦評破最力:「第一世俗,有名無體,俗中極劣,無可過勝,假名安立,唯俗非真。」 同時,窺基對第四勝義諦則讚美有加:「第四勝義,體妙難言,不可施設,真中極勝,超過一切,唯真非俗。」 至於其餘三俗諦和三勝義諦則處於上述「兩極」之間而具「相對真理」地位。 窺基說: 第四,勝義不能自勝,待於四俗故名勝義。 故前三真,亦名為俗。第一世俗不能自俗,待於四真名為世俗,故後三俗,亦名為真。

第一勝義,待一俗名勝。 第二勝義,待二俗名勝。 第三勝義,待三俗名勝。 第四勝義,待四俗名勝。 第一世俗,待四真名俗。 第二世俗,待三真名俗。 第三世俗,待二真名俗。 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

在窺基所設定的邏輯層次中,處於低層次的「諦」相對於高層次的「諦」則為「俗」,相對於更低層次的「諦」則亦可為「真」。 比如「後三俗」相對於勝義諦為「俗」,但相對於第一世俗諦則「亦名為真」。 窺基在此闡釋的「真理的相對性」原理與中觀學所言之二諦是大相徑庭的,與吉藏所言「四重二諦」意欲以「絕於四句」詮釋真如理體以及將二諦歸結為第三諦——非真非俗的中道的說法也是有區別的,窺基有明顯偏於「真諦」的傾向。 窺基說:「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故,若有俗時,亦必有真。 若有真時,亦必有俗。 俗是真家俗,真是俗家真。 有俗亦有真,無真亦無俗故。 非遣依他而證圓成實,非無俗諦可得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 可見,如果用中觀學派所言的「四句」衡量,唯識宗之二諦確實是落於第三句「亦實亦非實」和第四句「非實非非實」上了。 窺基在設定「四重二諦」時還貫穿了「有相」、「無相」與「安立」、「非安立」兩種考慮。 所謂「安立」即方便施設之義,僅具相對之存在價值,「非安立」指最究極的、實際存在的真理。窺基以為「四種俗諦,皆是安立」;「第四勝義是非安立。 故前三真,亦是安立。」既然四俗三勝義諦均是「安立」,當然是可以言詮的; 既然可用語言言說,當然是有相狀可尋的。這樣一來,窺基實際上將中觀學所堅持的真如不可言詮的立場作了大幅度的修正。 可言詮之「理」是證得「離言真如」的必要階梯。 這一階梯便是從「後之二俗,心所變理」始,直至勝義勝義諦,總共有六級。 與這一「分位」說相近,唯識宗亦將「無為法」分為六種,即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這也是漸進式、階梯式的「分位」系列。此外,「七真如」說也堪稱典型。

《成唯識論》卷八說: 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 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 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識實性; 四、安立真如,謂苦實性; 五、邪行真如,謂集實性; 六、清淨真如,謂滅實性; 七、正行真如,謂道實性。 此七實性圓成實攝,根本、後得二智境故。隨相攝者,流轉、苦、集三,前二性攝,妄執雜染故。 餘四皆是圓成實攝。 從「實性」即本質來看,七真如都屬於圓成實攝,真如是佛、菩薩根本智和後得智的境界。 從性相來看,因其妄執煩惱的緣故,流轉、安立、邪行三真如屬於遍計所執性和依他起性攝;實相真如、唯識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都是圓成實性攝,屬於「離言真如」範疇。

五種唯識 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論述「唯識體」時說:「然總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這一理論被稱之為「五唯識」,實際上是對經論中宣說的唯識學體系的一種歸納。

第一,「境唯識」。 窺基引用《阿毗達磨經》說:「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窺基總結說,經典中的這些說法,都是說「唯識所觀境者,皆境唯識。」 也就是,六道眾生「所觀」之「境」都是「唯識」。 窺基又說「諸教中就義隨機,於境唯識種種異說。」

窺基將經典對於「境唯識」的教說歸納為六類。 第一類「依所執以辨唯識」。此以《楞伽經》所說為代表,窺基總結說:「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現。以彼境非有,是故說唯心,但依執心虛妄現故。」 第二類「依有漏以明唯識」。窺基以《華嚴經》為例來說明:「《華嚴經》說三界唯心,就於世間說唯識故。」 第三類「依所執及隨有為以辨唯識」。窺基舉《唯識三十頌》來說明:「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依識自體起見、相分,二執生故。」 第四類「依有情以辨唯識」。窺基以《維摩詰經》來說明:「《無垢稱經》雲,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心雜染故有情雜染。」 第五類「依一切有無諸法以辨唯識」。窺基舉《解深密經》的「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來說明。 第六類「隨指事以辨唯識」。窺基舉《阿毗達磨契經》的「頌」來說明:「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隨指一事,辨唯識故。」 上述六類是從六個不同角度來說明「境唯識」的內容的。

第二「教唯識」。 窺基說:「由自心執著等頌,《華嚴》、《深密》等說唯識教者,皆教唯識。」這是說,《華嚴經》、《解深密經》等經典都屬於「教唯識」。 第三,「理唯識」。 窺基舉《三十頌》中的一頌來說明:「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窺基說:「如是成立唯識道理皆理唯識。」 第四,「行唯識」。 窺基說:「菩薩於定位等頌,四種尋思如實智等,皆行唯識。」這是說,《三十頌》中有關菩薩修行階位的內容以及菩薩修行中的「智慧」等都是「行唯識」。

第五,「果唯識」。 窺基舉聖言量來說明 。如《佛地經》說:「大圓鏡智,諸處、境、識皆於中現。」 又《如來功德莊嚴經》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唯識三十頌》也說:「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窺基說:「如是諸說唯識得果,皆果唯識。」 窺基總結說:「此中所說五種唯識,總攝一切唯識皆盡。」 不過,「理義盡者,唯第五教,總說一切為唯識故。」 這是說,儘管從上述五方面可以將唯識的道理歸納殆盡,但唯有第五「果唯識」才是「理義」圓滿的。

境行果 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在揭示了「五種唯識」之後,窺基又說:「或束為三:謂境、行、果。如《心經贊》具廣分別。」 而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一中,窺基說:「復有三:一境。二行。 三所得果。猶昔不知真妄境界,起煩惱等因,受眾苦。 今正翻彼故,亦有三:由此最初應審觀境,既知善惡修斷行成,因、行既圓,果德便證。 諸佛聖教雖復無邊,說修行門不過三種,故修行者應依此學。」 依據此說,如果存在一個唯識學的體系的話,其只能歸結為「修行門」「修行門」,而諸佛所言聖教,歸根到底不出「境」、「行」、「果」三種。 因此,以「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三方面概括唯識宗教義,也是窺基很看重的。 下文就依據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一所論述對於窺基的概括作些分析論說。 對於「唯識」的所觀境界,窺基解釋說:「謂初觀察:從緣所生一切色心、諸心所等,似空花相,誑惑愚夫,名依他起。 愚夫不了於斯妄執為我,為法,喻實空花,性相都無,名計所執。 依他起上我法本空,由觀此空所顯真理,譬若虛空,名圓成實。諸所知法,不越有無,無法體無,但可總說名計所執,橫遍計心之所執故,有法體有理,應分別。諸有為法名依他起,緣生事故。 一切無為,名圓成實,法本理故。或有漏法名依他起,性顛倒故;諸無漏法名圓成實,非顛倒故。」 ——此處是從「三性」入手去「觀」的,屬於此引文前所提示的「略說」部分,須以窺基在其它著述中的歸納補充理解才是。 關於「唯識行」,窺基說:「知境界已應修正行:一因聞所成。二因思所成。三因修所成。 此三雖通福慧二種一切功德。 然行根本甚深綱要,勝義易入,應時無等。 離諸過者,遍觀詳審,唯識為最。 漸悟頓悟小乘大乘,無不依說此深理。 故華嚴經說,……《智度論》說: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 以隨心所念,皆悉得見。 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 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若取心相,悉皆無智。 心亦虛妄,皆從無明出。 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 故唯識觀最為第一:識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畫為主,獨立唯名,攝所余法。 唯言為遮所執我法離心而有,識言為表因緣法性皆不離心。 顯法離心,決定非有,名為唯識。 非謂一切,唯一識心,更無餘物。 善友惡友諸果諸因,理事真俗,皆不無故。計所執性,唯虛妄識。 依他起性唯世俗識,圓成實性唯勝義識。是故諸法皆不離心。」 ——這一段話是從「中觀」之「觀」諸法實相說到《華嚴經》的「心佛及眾生,此三無差別」以及「一切從心轉,心造諸如來」等,最後引申出最為殊勝的「唯識觀」。 窺基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一敘述「唯識行」時說:「今詳聖教所說唯識,雖無量種,不過五重」,即「遣虛存實」、「舍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遣相證性」。 ——此即一般所說的「五重唯識觀」,此後當論說,此從略。 關於「修行果相」,窺基說:「有漏修者,能感世間一切妙果。 無漏修者,永滅諸障,得大菩提,窮盡未來廣生饒益。 此說別得,若互相資,容得一切。」 應該注意的是,窺基在此強調說,修行唯識觀所帶的「國」,可從有漏和無漏角度兩層面去說明。 以上是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對於「唯識境行果」的簡略說明。

此書還從「廣修」去說明唯識修行,「此亦有三: 一、所學處。 二、修學法。 三、能修學。 最初應知所學之處,次應依彼如是而學,然後方成能修學者,故三皆是菩薩行攝。

」總觀此著所說,窺基實際上將大乘菩薩行的幾乎所有內容以瑜伽行派學說作了重新組織。 文繁,姑且略之。 然其在此內容論說完畢之後總結時又說:「如上所說若所學處,若所學法,若能修學,皆菩薩行。勇猛熾然,依前修學,不見行相,是名為行。」此後的文字中有三點內容屬於窺基的創新。 窺基所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貫穿始終的一個介紹方法是,處處以「勝義空者」和「如應者」的對照來解釋此經。 前者大概是指中觀學者或中土三論宗學者對此經的解釋,後者則是窺基自己所持的觀念。 在敘述「此所行法云何名深」時,窺基做了對照: 勝空者言,妙理玄邈,不可思議,二乘不能曉,凡夫所不測,故名為深。 如應者言,真諦智境,超言議道,非喻所喻,微妙難知。 備三無上,具七大性。 體業利樂一切殊勝,白法溟海妙寶泉池,非大菩提為法界主,無由相稱,故所修學皆名為深,應勤趣證。 此後又有文說:「或此一切諸菩薩行,真如實相,難可圓證,智慧觀照,難可獲得。 詮教文字,難可悟說。 萬行眷屬,難可成就。 有空境界,難可通達。以慧為首,余性或資,皆名般若,故併名深。」 此中鑲入了窺基所極力主張的「五般若」思想。

關於「五般若」,《心經幽贊》卷上有一解釋:「般若慧義,古釋有三: 一、實相謂真理。 二、觀照謂真慧。 三、文字謂真教。 今釋有五, 第四眷屬,謂萬行; 第五境界,謂諸法。 福智俱修,有空齊照,尋詮會旨,究理解生,慧性慧資,皆名般若。 能除障習,證法真理,眾德之首,萬行之導。雖獨名慧,攝一切法。」 這一思想,雖說不是窺基最先提煉出來的,但是,他在幾部著作中都以此解釋般若,並且以此將自宗的般若思想與三論學區別開來。 更值得注意的是,窺基對於修行唯識觀的「時」的解釋。 「勝空者」說:「若依世俗,信學修證,求照達空。若依勝義,悟法體空,修行般若。事緒究竟,總名為時。」 而「如應者」則認為:「無上菩提,廣大深遠,非少積因,可能證獲。 於前所說十二住中,若日夜等時分算數,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證方滿。若以大劫超過一切算數之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證滿。 經初無數大劫於一行中修一行,故證極喜住。 經第二無數大劫於一行中修一切行,證無功用無相住,以意樂淨決定勇猛,後經第三無數大劫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證如來住。 此常精進非不爾者,若上勇猛如翹足等。 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多大劫,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故知因位決定經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方證菩提,五種彼岸皆能到故。」 依據此中所說,「如應者」是以「修五般若三劫分位」來說明《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十三住果位」的。對此,窺基總結說:「或隨自心變作,分限事緒,究竟總立時名。 若達空時,唯正智證。既修學位,通攝所余,獨覺利根,尚經百劫,況求作佛無多劫因?」 由此可見,唯識宗所說的修行成佛,需要累劫方才可以完成。

傳承弟子 窺基之弟子慧沼,少即警慧,十五歲出家,如法修身不違戒律,時人以『沼闍梨』稱之。 初從玄奘受學,後轉依窺基習學唯識,能深入堂奧,得其真傳。 窺基示寂後,圓測着唯識論疏反駁窺基之說,師乃撰成唯識論了義燈破斥其說,以顯法相之實義。 曾先後參與義淨、菩提流志之譯場,並任證義,多所刊正。 又著有能顯中邊慧日論四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一卷,論述法相教義,使該宗達於最盛時期; 另著有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六卷、法華玄贊義決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義斷一卷等。 與窺基、智周合稱為唯識三祖。 開元二年示寂,世壽六十四。

著述作品

在玄奘門下,窺基勤於記述,長於疏釋。參譯之際,凡玄奘有所宣講,均詳作記錄,並加疏釋,撰為述記。 史載玄奘每於黃昏二時講新譯經論,譯寮僧伍竟造文疏、筆記、玄章並行於世。 而窺基記述釋文最勤,功亦最著。 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稱:「我師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隨翻受旨,編為《述記》。 每至盤根錯節之義,敘宗回復之文,旨義拾釋,以備提訓,更俟他辰。」 因此,窺基之作大多親受於玄奘,玄奘的意旨多保存於他的著作中,後來玄奘圓寂後,時人多以他的記釋為依據和標準。 儘管有些記釋後出,他也是以當初聽講記錄為根據的。 如窺基《雜集論述記》「歸敬頌」中說:「微言咸絕杳無依,隨昔所聞今述記。」 關於窺基的著述,湯用彤考證出能知其名的著作四十八部,現存二十八部。

現根據湯用彤的考證,作分類排列: 佛經註疏 《無垢稱經疏》六卷,現存四卷。 《法華經略記》一卷。 《妙法蓮花經玄贊》十卷,現存。 《法華音訓》一卷。 《法華為為章》一卷,現存。 《法華經文科》一卷。 《般若心經幽贊》二卷,現存。 《般若心經略贊》一卷。 《大般若理趣分述贊》三卷,現存。 《金剛般若述贊》二卷,現存。 《金剛般若玄記》一卷。 《金剛般若經論會釋》三卷,現存。 《藥師經疏》一卷。 《十手經疏》三卷(或二卷)。 《六門陀羅尼經疏》一卷。 《觀無量壽經疏》一卷。 《阿彌陀經疏》一卷,現存。 《阿彌陀經通贊》三卷,現存。 《勝鬘經述記》二卷,現存。 《彌勒上生經疏》(亦名《瑞應疏》)二卷,現存。 《彌勒下生成佛經疏》一卷。 《天請問經疏》一卷,現存敦煌本。 論典註疏 《攝大乘論抄》十卷。 《辯中邊論述記》三卷,現存。 《百法論玄贊》一卷,現存。 《百法明門論決頌》一卷。 《觀所緣緣論疏》一卷。 《雜集論述記》(亦名《對法鈔》)十卷,現存。 《瑜伽略纂》十六卷,現存。 《瑜伽論劫章頌》一卷,現存。 《二十唯識論述記》二卷,現存。 《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現存。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四卷,現存。 《成唯識論料簡》(亦名《唯識開發》)二卷,現存。 《成唯識論別抄》十卷,現存一、五、九、十共四卷。 《因明入正理論疏》六卷,現存。 《因明正理門論述類記》一卷。 《婆沙論鈔》,卷數不明。 《俱舍論疏》十卷。 《異部宗輪論述記》一卷,現存。 個人著述 《大乘法苑義林章》七卷,現存。 《二十七賢聖章》一卷。 《見道章》一卷。 《西方要訣釋疑通規》一卷,現存。 《彌陀通贊示西方要義》一卷,現存。 《西方正法藏受菩薩戒法》一卷。 《勝論十句義章》一卷。 《出家箴》一卷,現存。

窺基著述頗多,涉及面很廣,單仍以唯識學為重點,舉凡玄奘所譯的有關經論都有注釋,並且對照真諦舊譯經論加以解釋評判。 在這些著述中,窺基以護法一系學說為重心解釋印度瑜伽行派經典。 他不僅提議編譯了以護法注釋為主的《成唯識論》,而且再三注釋此論,有關《成唯識論》的注釋就有四種,部頭多達三十六卷。 另外,其著作《因明入正理論疏》是漢傳因明著述中影響極大的一部著作,奠定了漢傳以及日本等因明釋論的基礎。其中《述記》二十卷,為所有釋著中卷數最多者。 《別抄》也有十卷之多,《掌中樞要》四卷,《料簡》二卷。

歷史記載

史書記載 《大唐大慈恩寺法師基公碑》 《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並序》 宋,贊寧《宋高僧傳》卷四 明,憨山德清《八十八祖道影傳贊》 方志記載 《西安市志·(第七卷) 人物誌》

家族成員

高祖:尉遲本真,北魏中郎將、冠軍將軍、漁陽郡開國公,贈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曾祖:尉遲孟都,齊左兵郎中、金紫光祿大夫、周濟州刺史。 祖父:尉遲伽,隋代州西鎮將,皇朝贈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媯、易、平、燕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常寧安公。 伯父:尉遲恭,唐涇州道行軍總管,右武侯大將軍,鄂國公。 父親:尉遲宗,唐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 母親:河東裴氏。

後世紀念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東歸長安,專注傳譯事業,並着意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 偶然在路上遇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便有意度他為弟子。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十七歲時,窺基正式舍家受度為玄奘弟子。一直跟隨玄奘參加慈恩、西明、玉華等的譯場,隨從受業。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在慈恩寺翻經院圓寂,年五十一歲。 同年十二月四日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 後於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七月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位於玄奘舍利塔的西側。    [1]

參考文獻

  1. 窺基大師,搜狗百科, 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