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穿越皖南川藏線(曾福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穿越皖南川藏線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穿越皖南川藏線》中國當代作家曾福來的散文。

作品欣賞

穿越皖南川藏線

川藏線,顧名思義是四川成都與西藏拉薩之間汽車通行的第一條公路,在此路沒有修通前,這裡是早期的茶馬古道,道路十分的險峻。近些年來,隨着旅遊業的興起和炒作,人們的探險、走險意識越來越強,皖南川藏線從藏在「深閨」到「橫空出世」,再到今天成為「爆款」。2021年11月17日,在朋友驅車下,我們一行穿越了皖南川藏線。

初冬的皖南,紅楓似火,銀杏金黃。山巒、彎道、溝壑、粉牆、黛瓦、炊煙......無不讓人領略皖南的萬種風情和無限新鮮。

留戀紅杉林

寧國紅杉林是我們穿越皖南川藏線經過、停留的第一道風景線,它位於寧國市方塘鄉內。時值「立冬」,紅杉正當時節,有些是明艷的紅,有些略呈金黃,它們以「傘」狀的樹型筆直地矗立在水中,身姿挺拔英偉,養眼卻不媚俗。

據當地人介紹,每年這個季節,紅杉身姿俊美矗立在水中央,水面是柔柔的綠色,澄碧清澈,鏡子般倒映着紅杉的身影,讓人感到美不勝收。遊客可以乘坐竹筏駛到近處,從中徜徉、放鬆,微風輕輕吹過耳畔,給人帶來陣陣愜意,水面上飄零着的紅杉落葉,星星點點,讓人感覺充滿了詩意。若遇天氣晴好時,風煙俱淨,藍藍的天空,悠悠的白雲,碧綠的山巒,映襯着紅杉林更加明麗,更加讓人心醉。

我們探究紅杉林的來歷,竟引出這樣一段美麗的故事。

早在2004年時,有一家公司看中了青龍灣水系資源優勢,投資在此種植了千畝「紅豆杉」。紅豆杉是珍稀樹種,有極高的藥用、食用價值,尤其對癌症有突出療效,為我國特有的樹種。紅豆杉性喜陰涼濕潤,因此在邊上又種植了「落羽杉」為其幼苗遮陰,以保護紅豆杉的生長,紅豆杉和落羽杉一共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成為皖東南最大的紅杉種植基地。誰知,紅豆杉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它所紮根的這片土地,在青龍灣水庫的水位逐年上漲後,喜陰怕「澇」的紅豆杉幾乎 「全軍覆沒」了,用來給紅豆杉遮陰地「落羽杉」卻「很耐水淹」,頑強的活了下來。原本打造成為商業和藥材產品的紅杉林,竟然因為落羽杉林而成了一片獨特火爆的旅遊盛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到了秋季,橙紅色的落羽杉林就像是大自然神手調出的一幅絕美畫卷,它們儀態萬方,雄偉秀麗,優雅地屹立在碧波清澈的水面上,被譽為堪比「喀納斯」的賞秋之地。因此這裡又叫「落羽紅杉林」。

我們到達的這天,由於天氣原因,庫內水位下跌,無法乘坐木筏從中暢遊,只好沿山路上盤旋,來到紅杉林「最佳位置觀景點」,從高處遙望俯瞰,「視覺衝擊」的震撼更為強烈,整片紅杉林盡收眼底,大面積密集的黃紅色艷麗奪目,湖水如藍色的綢帶從林中蜿蜒而過,起伏的群山鬱鬱蔥蔥的環繞在旁,藍天白雲下展示的一幅美麗山水畫,美得讓人驚艷,讓人流連忘返......

探險六道彎

皖南川藏線,既有318川藏線之險峻,又獨具皖南山水之幽美。

這是一條險峻秀奇的江南天路,也是一條風光旖旎的山水畫廊。穿越皖南川藏線,怪石嶙峋,竹海連綿,其中,有「江南天路,水墨畫廊」之稱的涇縣境內,藏着這樣一段雲端「天路」——桃嶺公路,它既有桂林山水之美,又有雲南石林之奇,集北疆喀納斯之貌。一路上原始森林、飛瀑流雲、斷層崖壁、鬼斧神工……

桃嶺公路又被稱為「六道彎」,是涇縣境內海拔最高的盤山公路,也是皖南川藏線最精華最驚險之處,全長20公里。在一處觀景台俯瞰,只見山路以「S」型順山勢而上,蜿蜒曲折,狹窄的公路盤山而建,絕壁千仞,空谷幽深,每盤旋上升一次,180度急彎此消彼長,似玉帶盤山環繞,最高海拔800米以上,沿線風光旖旎,森林覆蓋不見天日,遠遠望去,這十八彎的山路好比怒江72道拐,驚險萬分,險趣共生。公路的一側是陡峭高山,一側是萬丈懸崖,若是趕上了山霧瀰漫,更是猶如行駛於天路之上,不由得讓人感到心跳加速,驚險有加......

夜宿翠羽山莊

蜿蜒川藏線,有數不清的山莊、民宿農家樂,在熟人的安排下,我們住進了翠羽山莊。

翠羽山莊位於寧國市方塘鄉紅杉林景點碼頭位置,距離馬路大約200米左右,避開了馬路車流的喧囂,坐落於風景優美恬靜的村莊,駕車或步行從碼頭停車場隨着鄉間小道蜿蜒而進。這裡雞犬之聲相聞,群山與小河環繞,植被茂盛,遊客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帶來的清新感,更有農家自種的各種應季蔬果、餵養的土雞家禽、味道鮮美的當地水庫魚等鄉間特色供給來客品嘗。

山莊的老闆娘姓葉,將近50歲,樸實地道的農婦打扮,她既好客又健談,告訴我們說,自己原來因生活窘迫,為了生計,不得不在寧國市擺了多年的水果攤,生活十分艱辛,四、五年前,有兩位愛攝影的退休老師遊玩到這裡,發現紅杉林的美景,就拍下照片在網上發布後,一時間引來許多外地人來觀賞、拍照、遊玩。以後來這裡的人越來越多,成群結隊,數以萬計,因當時的食宿條件有限,好多遊客自帶乾糧、打着地攤留在這裡過夜。看着如此火爆的旅遊隊伍,她回來了,貸款在老家翻蓋了三層樓房,接待遊客們吃飯和住宿,現在的翠羽山莊有標準雙人間15間,標準大床房5間,食宿一體,可同時接待40人左右的旅遊團或車隊遊客。

見到如此的商機,有好多背井離鄉的打工人也紛紛陸續回到家鄉,搞起了餐飲、住宿等一條龍服務。老闆娘越說越興奮,她告訴我們說,每年的這個時候遊客都爆滿,賓館裡住不下,就在樓上和樓下空間打地攤,吃喝消費收入不算,就光打地攤每人每夜就能收費100元......

山風陣陣,寒意襲人。然而我周身的血液卻在熱烈地沸騰......

川藏線,是皖南的風景線,更是皖南人的生活線、幸福線。 [1]

作者簡介

曾福來,中共黨員,安徽省廬江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機關幹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