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名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穆勒名學》,邏輯學著作。英國邏輯學家約·穆勒著《邏輯學體系:演繹與歸納》中譯本,嚴復譯,1902年譯出原書的主要部分,命名為《穆勒名學》,1905年由金陵金粟齋木刻出版。1959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收入《邏輯叢書》重新標點出版。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譯本約27萬字,分為4部分:緒論、名稱和命題、演繹推理、歸納法。嚴復在翻譯過程中,加了40餘條按語。如認為邏輯學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學之學」,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雖然重要,但最根本要學習西方研究科學探求真理的方法。他強調要用歸納法來破除舊的似是而非的學說,一個三段語是否合乎其推理規則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大前提普遍性的命題是否可靠,「舊學之所以多無補者,其外籀非不為也,為之又未嘗不如法也,第其所本考大抵心成之說,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嬡姝者以古訓而嚴之,初何嘗取其公例而一考其所推概者之誠妄乎?此學術之所以多誣,而國計民生之所以病也」。同樣要用歸納法來發現新的科學知識。嚴復的翻譯過程,實為創造性地探索中國邏輯思想的過程。他不是簡單地將一些西方邏輯術語直譯成中文,而是找出中國歷史上與之相應的概念,這樣也就發掘了中國邏輯思想,如將邏輯譯成名學,過去「曰『探』,曰『辨』,皆不足與本學之深廣相別。欲求其近,姑以『名學』譯之。蓋中文惟『名』字所涵,其奧衍精博,與邏各斯字差相若;而學向思辯,皆所以求誠、正名之事,不得舍其全而用其偏也」。可以說這是中西邏輯學比較研究的開端。但譯文古奧,限制了讀者範圍,削弱了譯著的影響與作用。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聯繫和區別、適應社會和讀者的需要、為了檢索和閱讀方便,分為自然和技術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不含藝術作品) 3冊。各冊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
4.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穆勒名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 ↑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