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稷峰二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稷峰二中位於稷山縣振興南路,始建於1981年,是稷山縣最早的一所10軌制城鎮初中。現有教學樓兩幢,實驗樓一幢,宿舍樓和餐廳各一處,各種功能教室齊全。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現有在校生1147人,102名專任教師,在職中小學高級教師[1]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學校堅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立足於教師的發展,立足於學校的發展」的辦學理念,以[[素質教育[2]]]為龍頭,以多種活動為載體,以養成教育為主陣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一二二三問題導學」課堂模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校園諮詢

稷峰二中|春風送信花滿徑,教研有期潤無聲——2024年春季稷峰二中教育集團教研活動

教育是孜孜不倦的奔赴

是全力以赴的投入

這個四月

相約在二中

滿載知識的行囊里

收穫有效且實用的技能

最美「研」間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為有效落實雙減,紮實推進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高集團成員校的教育教學質量。4月16日,稷峰二中教育集團開展「雙減背景下,基於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觀摩研討活動,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白紅玉老師、數學教研員文斌老師以及集團校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公開課觀摩

「關於細節的第三單元整合教學」是本次語文教研活動的主題。段翠娟和薛旭霞兩位老師進行了同課異構,她們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向我們呈現了不同的精彩。段老師的細緻、細心、微聲細語讓人回味;薛老師從大處落筆,在細中分析,從生活中抓取,彰顯教學智慧。

數學組馬玉蘭和原睿兩位老師聚焦「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這一主題開展教學。課堂上兩位老師把新課程標準理念滲透到自己的課堂中,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提升學生的素養,兩位老師都展現了自己的獨特教學魅力。

平行時空獲知識

梁茜茜老師的課堂容量大,效率高。以讀促寫,問題導學,學生訓練有素、參與積極、自信陽光、展示精彩。鄭艷芳老師的課堂,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課堂設計層層深入,素養目標、達標分層、作業分層、評價量表做到了精細化。王潔老師的課堂,學案設計簡潔明了,思維導圖條理清晰,用導圖複述課文,重難點清晰。

「雨」中參悟探新知

杜江波、衛保軍、孫琳琳、姬珍珍四位老師分別聚焦「青春自畫像」「權利與義務」,通過對教材內容各具特色的分析、處理,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她們所展示的課,教學設計環環相扣,精彩紛呈,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和老師之間默契互動,激起了思維的火花。

議課交流

議課促交流,琢磨共成長。聽課結束後,授課教師結合課程標準,從核心素養的落實、教學方法的設定和教學效果的體現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說課,聽課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圍繞教研主題各抒己見,積極評議,充分肯定了課堂中的亮點,並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形成了人人聽課、人人反饋的良好教研氛圍,這是一場思想的碰撞,更是智慧的升華。

專題教研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議課交流結束後,各學科組圍繞「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做專題研討。

教研員白紅玉老師提出,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像這兩位老師一樣,創設真實任務情境,進行有效教學;同時,在備課時常思考如何讓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做中考,用中考」;還要引導學生在關注小人物命運的同時,關注家國情懷的滲透,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教研員文斌老師,從中考角度分析了數學課的未來發展方向,強調素養立意、跨學科整合,指出,日常教學要以學習任務單為抓手,推動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常態化實施,外化於行,內化於心,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研」途花開,眾行致遠。集團校教研是城鄉均衡發展的「試驗田」,是課堂探索的「加油站」。我們從教研中出發,一路跋涉,在課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穫教學的精彩和成長。相信在集團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教研氛圍會更加濃厚,教學智慧會更豐富,集團學校會走向更遠的詩和遠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