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摩羅短腳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摩羅短腳鵯(學名:Hypsipetes parvirostris):是鵯科、短腳鵯屬的一種鳴禽。 在2011年前,它是黑短腳鵯的亞種。平均體長 25厘米,體重57克。頂冠和頸項有疏鬆且尖銳的羽毛,常抬起形成毛茸茸的形象。 成鳥頭頂、頸背、上體和尾上覆羽深灰色,下體腹部淺灰色。羽毛具藍灰光澤,翅上覆羽與背同色,飛羽和尾羽略深;尾下覆羽暗褐色。虹膜黑褐色,嘴鮮紅色,腳橘紅色。 棲息於亞熱帶或熱帶潮濕的山地森林。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性活潑,常在樹冠上來回不停地飛翔,有時也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站於枝頭。很少到地上活動。善鳴叫。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等,屬雜食性。僅分布於科摩羅群島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該物種相當普遍,在分布的地區相遇速度為小時可見25隻鳥( 2013年),儘管分布在1,000米以上的物種較少。 根據豐富度的描述,並假設僅在有限範圍內有人居住,該物種的數量不超過10,000隻成熟個體。 因此,它位於2,500-9,999隻成熟個體的範圍內。趨勢論證:由於棲息地的不斷破壞,物種數量疑似在減少。 已經提議在卡塔拉山(Mt Karthala)上建立一個保護區(國家公園,生物圈保護區或資源管理區),但尚未出台( 2001年)。擬議的保護行動:進行更多的野外調查,以確定該物種的當前種群,範圍和狀況。 在南部的原生森林邊緣下方延伸的卡塔拉山上建立一個保護區,以涵蓋該物種的大多數已知範圍。 制定該島的土地利用策略。 考慮在中央山脊上重新造林。 在島上制定環境教育計劃。 鼓勵當地組織的生態旅遊作為卡塔拉山地區居民的另一種收入來源(2001年) [1]

形態特徵

科摩羅短腳鵯平均體長25厘米,體重57克。是一種體型較大的橄欖色鳥類,頂冠和頸項有疏鬆且尖銳的羽毛,常抬起形成毛茸茸的形象。 成鳥頭頂、頸背、上體和尾上覆羽深灰色,下體腹部淺灰色。羽毛具藍灰光澤,翅上覆羽與背同色,飛羽和尾羽略深;尾下覆羽暗褐色。虹膜黑褐色,嘴鮮紅色,腳橘紅色。 [2]

生活習性

自然棲息地是亞熱帶或熱帶潮濕的山地森林。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大群。性活潑,常在樹冠上來回不停地飛翔,有時也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站於枝頭。偶爾也見棲立於電線上,很少到地上活動。善鳴叫,有時站在樹頂梢鳴叫,有時成群邊飛邊鳴,鳴聲粗厲,單調而多變,顯得較為嘈雜。 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等,屬雜食性。動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蟲、蝗蟲、螞蟻、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科摩羅群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