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是我國首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深遠海探測與研究能力的綜合科考船,總噸位為4000噸級,續航力15000海里,為我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發提供了先進的海上移動實驗室和試驗平台。2015年4月通過國家驗收,項目法人單位[1]為海洋所,建設地點為山東省青島市。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研究所訂造,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觀測能力,是中國國內綜合性能最先進的科考船。該船於2010年10月28日開工建造,2011年11月30日下水,2012年5月28日進行了傾斜試驗,2012年6月14~20日進行了海上航行試驗。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自2012年9月建造完畢後,至2015年3月已航行逾5萬海里,航次涉及南海成因演化、南海北部冷泉區及沖繩海槽熱液區生態系統調查、西太平洋地質、氣候及海山環境調查。

2021年6月28日,中國「科學」號科考船完成首個高端用戶共享航次,在目標海域獲得大量科學發現,並進行了多台套國產自主研發設備的海試工作,圓滿完成了「在海底做實驗」的任務。

精巧設計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在操控、探測、集成等方面的精巧設計

外觀設計

研究深海,前提是抵達。中國曾因缺少專為深海設計的科考船而「望洋興嘆」,直到「科學」號設計建造成功。它「短寬型」的船體結構、封閉式甲板、360度可環視駕駛台、重力活塞取樣的翻轉結構等設計,都為海上作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採用的吊艙式全迴轉電力推進系統,是國際最先進的推進方式之一。其合為一體的推進器與螺旋槳不僅節省倉容空間,也提高能量轉換效率,可增加船體機動性與靈活性,並減少船舶的震動噪聲,有利於科學考察人員進行海上作業。

動力系統

該推進系統可實現一台發電機組推動一艘5000噸的船舶跑到12節航速(1節等於每小時1海里),顯示其經濟、綠色和環保的特點。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結合國際科考船發展趨勢,重點瞄準發達國家交付不久和正在建造的新型科考船,通過消化吸收國外相關先進技術,成為中國首艘應用「升降鰭板裝置」和「艏側推槽道口封蓋裝置」的科考船。

探測設備

船舶行進中產生的湍流,會隨速度加快而變厚。升降鰭板』可降低湍流噪聲對船底聲學設備的影響,有效減少信號衰減,提高探測精度。側推槽道口受水流影響產生大量氣泡,『科學』號在國內首次設計安裝了側推槽道口舷外封蓋裝置,可減少氣泡對聲學設備發射和接收信號形成噪聲干擾。

而作為中國最先進的科考船,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採用模塊化設計,配備了海洋大氣、水體、海底、深海極端環境和遙感信息現場驗證等五大船載探測系統。

作為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搭載了「十八般兵器」,包括:無人纜控潛水器(rov)、深海拖曳探測系統、重力活塞取樣器、電視抓鬥、岩石鑽機[2]和萬米溫鹽深儀等先進的深海探測和取樣設備。

技術參數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船長99.8米、寬17.8米、深8.9米,排水量約4600噸。在12節航速下,續航力15000海里,最大航速可達15節。

性能

能在海上自給自足可航行60天。船上配有先進的可控被動式減搖水艙系統,能夠抵禦12級大風。裝配的升降鰭板、側推加蓋及翻轉機等設備,均為中國國內首創。

應用領域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將重點用於西太平洋及周邊海域科考,可為中國提供海洋地質、生物與生態、大氣等綜合科學考察信息。這艘先進的科考船,還將成為中國深海遠洋科考探測研究平台。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將成中國綜合性能最先進的科考船,與發達國家已建和將建的科考船處於同等水平。「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將大大提升中國海洋科考觀測能力與研究水平。

它可以完成大洋定點和走航式海洋環境參數連續探測、海面常規氣象連續探測、海氣界面通量探測、海底地形地貌探測、底質採樣、地球物理探測、纜控深潛探測與可視取樣,並可實現數據系統集成、現場印證及與陸基實驗室的傳輸與協同處理。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航次涉及南海成因演化、南海北部冷泉區及沖繩海槽熱液區生態系統調查、西太平洋地質、氣候及海山環境調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