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訪杜甫草堂(汪麗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訪杜甫草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秋訪杜甫草堂》中國當代作家汪麗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訪杜甫草堂

第33次全國教育內刊協作交流會結束之後,我便迫不及待地從德陽搭最早的一趟高鐵趕往成都

一路上,田野里栽種着毛茸茸的綠油油的作物,因為離得較遠,我看不清那些小苗是什麼,從它們的外觀看我猜是新種的韭菜或者是冬小麥。

車到成都站之後,乘地鐵到寬窄巷子站下車,到下榻的酒店放好行李,我便打車直奔杜甫草堂了。

從車窗往外看,因為是陰天且有輕霧,舉目望去,整個城市輕紗繚繞,頗具仙境。路邊兩側樹木茂密,蓊蓊鬱郁的。時值深秋,但大多數銀杏樹的葉子都還沒黃透,黃中泛出綠光,很清新的一種色彩,像油畫,煞是好看。一路上看到的建築,青灰主打的條紋磚是主色調,建築不高,或青瓦灰牆,或青瓦紅牆,或白牆紅瓦,或青磚黛瓦,古色古香,在銀杏黃色的映襯下,濃濃的秋意撲面而來。

成都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有着古樸風格的「古風」城市。它沒有其他一線大城市那種塵囂喧鬧,卻有歲月沉澱下來的清冽和安然。這,就是我神往的成都!

想去杜甫草堂是因為杜甫的詩情和他的經歷。最早知道杜甫居住草堂是上學時候從教科書學到的他那首《江畔獨步尋花》的創作背景。因為愛花,所以想去看看一千多年前杜甫居住的環境,是什麼給了他創作的靈感源泉。來之前,我曾搜索了他在成都寫的詩,他在草堂居住將近四年時間,寫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詩歌,其中著名的《蜀相》《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著名篇章都創作於此。

一路上,我和司機聊了一下成都的旅遊,司機是個熱情開朗的年輕小伙子,他告訴我成都市區好玩的景點還有——寬窄巷子、錦里古街、武侯祠、文殊坊、春熙路、太古里,叫我一定要去打卡,閒聊間杜甫草堂就到了。

杜甫草堂從外圍看綠樹掩映,走進去是一座很清雅的園子。一院樹木,一池殘荷,幾叢修篁,小橋流水,花草點綴,尤其喜歡園子裡那兩株千年古銀杏,黃色的葉子把秋意渲染得更加濃郁。

自己一個人在草堂里隨意地轉悠,因為是周末,遊人甚眾,大多是親子游,也有一些是好友或情侶攜手同游的,如我這般形單隻影的甚少。

在杜甫居住的「草堂」,我邂逅了一個長相清秀個子小巧的姑娘,十八九歲模樣年紀,拿着一個小相機邊行邊攝。我請她給我拍一張照留念,她很熱心地幫我從不同角度照了好幾張。我和她攀談起來,她說自己是從美國回來的,自己一個人出來旅遊。我問她為何不找個伴同行,她說已經習慣了,很享受一個人到處行走。這讓我一下子對她刮目相看,沒想到小姑娘看似柔柔弱弱的,卻那麼獨立特行。

我向小姑娘道了謝,轉到了千詩碑。

在這條詩歌長廊,帶着小朋友的遊客最多。而且很多小朋友都會開聲朗讀那些詩歌,遇到學過的詩還會驚喜地跟父母說出是哪一冊書出現過,就像遇到了好朋友一樣高興。

包括我也是,看到喜歡的詩就好像與久未謀面的老朋友重逢一樣親切。

杜甫一直是我崇敬的詩人。他的胸懷及詩風的清苦內斂,讓我感慨萬千。

在千詩碑,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展現在眼前。我在最喜歡的詩歌——《春望》前駐足良久,重溫這首經典之作,我的內心澎湃不已:國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寥寥四十字,家國社稷與百姓貧苦焦灼情狀躍然紙上。「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何嘗不是現實中年窘態的寫照?

杜甫一生鬱郁不得志,過得貧困潦倒,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有機會看到了人間更多的實相,經歷過更多的人間疾苦,體會到更多的人情冷暖。正是因為他被現實無情地拷打過,所以他筆下才有最真實的記錄,他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譽為詩史,而他也被後人稱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是歲月蕩滌去虛浮遺留下來的是最清本的內核。

這個偉大的詩人一生寫下一千五百多首詩篇,歲月留住了那些熠熠生輝的詩篇,後人記住了這位與日月同輝的詩人。杜甫的詩與歲月並行,無論何時都散發着光芒。「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這裡潛藏着怎樣的憂患情懷啊,當捷報傳來,那種喜極而泣的情感躍然紙上。

資料介紹杜甫是在四十歲的時候去成都花溪畔住下的。那時候他為了躲避安史之亂而來到蜀地,起初他們一家寄居在古寺廟裡。安頓下來以後,杜甫便着手營建新家。在親朋的幫助下,在第二年的春天,草堂才建成。當年,草堂周圍幽靜怡人,靜謐的時空讓杜甫的才思奔涌。可見草堂是一個多麼有靈性多麼滋養人的所在。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置身草堂那段日子應該是他一生中過得最安適的吧。因為內心的安寧,才有奔涌的情思 ,才有創作的閒情雅致。

當年的杜甫草堂是異常簡陋的,在《茅屋被秋風所破歌》中,杜甫的安居之所被風吹破,屋頂被刮跑,他想到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自己身處深淵,卻胸懷民生疾苦。

我覺得杜甫骨子裡深藏有一份浪漫與狂放,只是他沒有表露出來罷了,不然他也不會那麼欣賞李白。他對李白的那種欣賞簡直已經到了仰慕的境地。眾所周知,李白活得瀟灑不羈,一生仗劍縱酒走天涯。他的詩歌也盡顯浪漫豪邁,一個現實主義者和一個浪漫主義者,本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但是杜甫卻對李白青眼相看。「安史之亂」之後,李白受牽連被流放。李白也由皇親貴胄的座上賓淪為人人唾棄之輩。世人都說杜甫愛李白之才,因為有詩為證:「吾意獨憐才」。他還常常夢見李白,於是有了《見夢李白二首》,愛才不假,惺惺相惜也是真。顯然李白對他並沒有同等的熱忱,僅有寥寥的回覆和唱和,杜甫卻不覺得自己被冷落被輕視,依然是一腔真情待之。對欣賞的朋友沒有半點的計較,這需要寬廣的胸襟氣度。我喜歡你不需要你的回應,可見杜甫對待朋友的赤誠可見一斑......

下午18點,草堂閉園的時間到了,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一陣風吹來,銀杏樹的葉子紛紛飄落。走出草堂門外,我感到了一絲絲的冷意,畢竟是晚秋了,我不禁扣上了大衣的扣子。

在草堂盤桓了大半天時光,我看見了杜甫,感受了那份千年的詩意,感受了杜甫那份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1]

作者簡介

汪麗燕,筆名:曬月亮,教育工作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茂名市作家協會會員,茂名市教育作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