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讀石濤(董恆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夜讀石濤》是中國當代作家董恆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夜讀石濤
淅淅瀝瀝的秋雨驅散了夏日的燥熱,細雨給灼熱的大地披上了層薄紗,仙境般籠罩着每個角落。窗外,梧桐樹下的草叢中傳來絲絲秋鳴,音色悅耳,鏗鏘有力,似現代電子樂般的節奏,動人心弦,令人回味,秋天的觸角就這樣悄然延伸到了我的窗前,召喚着我感受自然的韻意。品着清茶,聽着窗外沙沙的雨聲,在初秋之夜,獨賞這夜的沉靜,順手拿起了沒有讀完的《石濤畫語錄》,仔細品味。
石濤有言:古人寫樹,或三株、五株、九株、十株,令其反正陰陽,各自面目,參差高下,生動有致。吾寫松柏古槐古檜之法,如三五株,其勢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躚排宕。
這就是苦瓜和尚石濤的得道之處,也是其畫語錄深奧難讀之處。記得十幾歲時,初讀《芥子園畫譜》時,其樹篇中說樹是山水之眉目,顯然這是在強調樹在山水畫中的重要性。學生時代的我對這些不明其理,更不用說讀懂石濤的寫樹之法了。
《石濤畫語錄》是清代中國山水畫巨匠石濤所着,又名《苦瓜和尚畫語錄》,共十八章,闡釋山水畫創作與自然的關係、筆墨運用的規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現方法,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強調畫家要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盡奇峰打草稿」,創造自己的藝術意境,主張「借古以開今」,反對「泥古不化」。這些繪畫思想影響重大,直至今日還為人所讚譽。
石濤是中國畫壇上的一位,他自幼出家為僧,對佛學及禪學有極其深厚的研究。在禪學思想的影響下,他的畫風獨樹一幟,筆墨恣肆縱橫,超凡脫俗,不拘一格,意境蒼莽新奇,他提出「一畫之法」旨在獨抒性靈,我手寫我,珍視自己的鬚眉。而在林木章節中為何提到寫樹三、五、九、十株,而不是一、二、四、六、七、八株,顯然,這是尋求陰陽一體、正反和諧的一種方法,是苦瓜和尚的過人之處。由於石濤精通中國傳統文化,並對禪學有着極高的悟性,因此他得以用禪學思想寫出了劃時代的論調,提出精闢的具有指導性的藝術見解。其實每棵樹作為個體,都有其個性特徵,其丰姿應凸顯個性魅力,更重要的是幾棵樹合成一組樹,不是雜亂無章的排列,也不是孤立無援的組合,而是充滿了前呼後應,瞻前顧後的生命聯繫;樹群之間更應是顧盼生情、息息相關,這才是寫樹的關鍵所在吧。石濤畫語錄中的寫樹要旨,也可以與「移情」聯繫起來,當西方人提出「移情」一說時,中國人早已把這東西熟練運用了。石濤雖非海歸,但他的畫論卻遇到了異域的精神知音。石濤將其畫理運用到創作的實踐中,這讓石濤取得了前無古人的藝術成就。
《石濤畫語錄》以禪學思想為主導,通篇貫穿了他對禪的理解與領悟,其文章中充滿了禪的內涵與玄機。若是有了禪學的基礎,再讀《石濤畫語錄》,便會感到其中奇妙,感嘆其確為「千古絕唱之奇文」。借着秋雨清爽,跟着石濤遊走山水間,確是愜事。
作者簡介
董恆波,必讀社簽約作家。